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渣打銀行外匯和利率策略師Steven Englander and John Davies稱,美聯儲已經表示,未來幾個月預期的通脹不會飆升,這意味著更長期的壓力。許多投資者持懷疑態度,但沒有一個框架來反駁美聯儲的樂觀看法,即它能夠控制"溫和的通脹過度"。
在這里,我們認為,觀察削減后的平均通脹是評估通脹飆升是廣泛還是狹隘的直接方法。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了一些小跡象,表明這些廣泛的通脹指標正在上升,但尚無定論。這種評估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發生變化。
我們預計,在通脹證據不確鑿的情況下,固定收益投資者不會挑戰美聯儲。如果經濟增長支持在美聯儲2022年開始縮減購債規模,國債收益率可能會小幅上升,但國債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可能需要通脹擔憂大幅上升或對經濟增長的樂觀態度,而這兩者目前都不明顯。
我們還關注未來的通脹盈虧平衡點,看它們是否會超過2.3%,以及從計量經濟學的角度推導出美聯儲的基礎通脹計算。通脹的盈虧平衡是根據CPI計算的;在個人消費支出基礎上,2.3%相當于2%。這對強調維持穩定長期通脹預期的美聯儲來說,有點“盧比孔河”的意味(在西方,“渡過盧比孔河”(英語:Crossing the Rubicon)是一句很流行的成語,意為“破釜沉舟”)。遠期盈虧平衡點已突破2.3%,但不能長期保持在這一水平之上。
考慮削減手段的理由是,通脹通常是一個基礎廣泛的現象。不是一兩個商品價格上漲,而是物價普遍上漲的環境。削減意味著剔除價格急劇上漲和急劇下跌的極端情況,這比只剔除食品和能源、但包括暫時波動的項目的核心通脹指標更可取。價格上漲最快可能反映了重新開放需求的激增或供應鏈的限制。但這些價格壓力應該出現在一小部分活動受到限制的行業,而不是所有行業。美聯儲可以辯稱,價格的全面上漲也可能是暫時的,但當他們的許多研究將通脹的共同因素與潛在的通脹趨勢聯系起來時,這就很難站住腳了。
美聯儲削減的平均數指標中沒有一項表明通脹水平將突破以往的標準(圖1)。這些都遠低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和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水平,更不用說上世紀80年代或70年代的水平,因此沒有通脹飆升的信號。然而,這些削減的手段目前接近于新冠肺炎爆發前的水平,因此進一步的支持可能意味著退出過去10年的超低通脹標準。這些數據可能需要再高0.5-1.0%,才能表明更廣泛的通脹水平有超過2.5%的風險。舊金山聯儲對個人消費支出和物價上漲項目所占比例的計算與過去10年類似,遠低于1970-2000年的水平(圖2)。
第二種方法是使用計量經濟學方法估計常見的通貨膨脹成分,以確定和加權具有最多共同變動的價格。紐約聯儲基于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基礎通脹指標顯示出明顯的加速,并且達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圖3)。這意味著,共同變動幅度最大的CPI組成部分價格上漲相對較快。
相比之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工作人員匯總的一個季度指數顯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通脹預期(大概更具前瞻性)略有上升。該指數綜合了不同時期的通脹預期,最近與5年5年美債通脹盈虧平衡指數(BE)持平。所以它看起來很可能在第二季度加速(圖3)。然而,它的振幅非常低,與10年核心個人消費物價指數或30年美債通脹盈虧平衡指數的平均水平相比,雖然只是溫和的波動,但是也可能比看起來要大得多。
美聯儲副主席克拉里達曾多次將該指數作為通脹預期是否得到錨定的指標,但其結果如此穩定,以至于不清楚應該如何解讀。這個編制的指數開始于1999年,低點是1.93%,高點是2.15%,這個系列很少超過2.1%,因此,超過這些水平可能就是通脹亮起了黃燈。
最近盈虧平衡息差的回調表明,市場已準備好接受美聯儲對其近期通脹上行壓力將是暫時的看法的質疑。第一季度,實際收益率的波動和加息預期的上升表明,市場已準備好挑戰美聯儲自身的前瞻性政策指引。穩定的鴿派言論,特別是鮑威爾主席,限制了第一季度曲線的陡峭,但盈虧息差在5月中旬繼續上升。3-5年盈虧平衡水平在2.75-2.85%左右,市場似乎在質疑通脹是否會像美聯儲預期的那樣是暫時的。然而,5Y5Y和30Y盈虧平衡點的上升更為可控,且在我們看來,這意味著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在較長期內實現其平均通脹目標(AIT)。
最近幾天,整個曲線的現貨盈虧均跌破了2020年4月以來的上行通道。在此過程中,盈虧平衡曲線出現了一些逆轉,這意味著5年/5年遠期盈虧平衡曲線的走勢比現貨盈虧平衡曲線的走勢更為溫和。在我們看來,這是有道理的——盡管隨著市場重新開放和復蘇的步伐逐漸放慢,反映近期通脹前景的盈虧平衡點時隱時現,市場對長期通脹的看法應該更加穩定地與美聯儲2%的AIT框架保持一致。即將出爐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報告,可能對決定這一舉措能否在短期內進一步延續至關重要。鑒于市場對4月份CPI和PCE數據的消化程度,我們懷疑,只有核心CPI高于普遍調查估計區間的高端(年率3.7-3.8%),才有可能扭轉近期的盈虧平衡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