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間,“代建第一股”綠城管理控股(09979)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公告,亮眼的財報數據可謂引起許多投資人的側目。
具體而言,截至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0.81億元,同比增長32.6%;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億元,同比增長82.8%;同時錄得毛利爲5.13億元,同比增長51%,整體來看,該公司的核心財務數據均呈快速增長的狀態。
(數據來源:綠城管理控股財報)
值得一提的是,綠城管理這一次交出一份業績大增的“成績單”似乎也不乏代建行業的助力。
近年來,隨着房地産調控的不斷深入,代建行業的逆周期特征愈發明顯——即隨着房地産市場調控愈發嚴厲,且在較長的時間內嚴調控或仍將繼續存在,代建行業則有望受益于房地産市場的嚴調控,滲透率逐步提升,進而成爲房地産“白銀時代”下的黃金賽道,而綠城管理作爲代建行業的頭部企業,自然有望受益于代建行業滲透率的提升。
接下來,不妨結合行業發展前景及核心財務數據探討一下:在內外因的共同助力下,該公司的成長性究竟怎麽樣?
要回答這一問題,還需回到綠城管理的財報上。
從綠城管理披露的這一份財報來看,不難發現,這一份亮眼的財報數據中還藏有以下幾大增長亮點,如下:
一是,目前綠城管理的業務已經實現了全國化區域布局,並且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客戶結構。
從財報披露的內容來看,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于中國28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96座城市擁有334個代建項目,合約總建築面積84.0百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6%;在建面積爲43.7百萬平方米, 同比增長12.6%。同時,期內該公司的客戶結構也愈發多元化:按管理總建築面積看,該公司私營企業委托項目、國有企業委托項目、政府企業委托項目占比分別爲35.7%、35.7%、21.7%,按當期在建面積看占比則分別爲26.1%、43.9%、30.0%。
二是,乘政策東風,綠城管理的政府代建業務呈現出迅速增長之勢。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商業代建項目合約總建築面積47.9百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政府代建項目合約總建築面積36.1百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5%。另外,期內該公司新拓政府代建項目合約總建築面積6.1百萬平方米,超去年同期拓展規模5倍以上,並首次在江蘇、福建、山西、江西等省外主要城市落地項目。
與此同時,該公司的這一業務板塊還將呈現出穩步增長的特點:目前綠城管理是國內最大的保障房建設服務商,具備36.1百萬平方米合約總建築面積及26.4百萬平方米在建面積的保障性物業,受益于這些保障房業務的規模效應,該公司的政府代建業務預計還將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特征。
不得不說,上述政府代建業務的增長也是乘“政策東風”所致,近年來,隨着政府主導的保障房、租賃用房的政策出台,以及針對叁舊改造、城市更新等政策持續落地,政府代建這一細分行業的開發需求得到極大提升。
針對于此,這一點綠城管理控股CEO李軍在業績會上分析行業趨勢時也表示,“政府國企金融機構逐漸成爲房地産市場的主體之一,需要專業的開發和代建服務商來承接這個業務內容,未來市場需求還會再進一步的提升。”
事實上,除了政府代建這一新興的藍海市場助力綠城管理控股的發展之外,放到代建行業整個大環境來看,綠城管理控股所斬獲的市場助力亦不容小觑。
前文已經提到,代建行業的逆周期屬性明顯,或將在房地産行業“降杠杆”政策力度進一步加碼的背景下,促使代建行業和地産開發行業的營收增速差和淨利率差進一步擴大。此外,受益于輕資産屬性的利好,這一行業盈利能力亦整體優于傳統的地産開發業務。在這兩大屬性的共同作用下,預計代建行業的市場規模將大幅提升。
據中指院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國內到2025年代建市場容量將達2.2-2.5億平方米,在中性假設下,代建項目銷售額將超2萬億。這是之前市場對于代建行業的發展空間預判,而據最新數據測算,2030年商業代建銷售額或接近5萬億元。
鑒于此,不難發現,萬億級別的級別市場規模,于綠城管理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發展助力。套用到SWOT分析模型上,這屬于綠城管理的“Opportunity”——發展機會。
在現在的戰略規劃報告裏,SWOT分析方法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分析工具,即對企業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企業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其中“S”和“W”分別指企業的優勢(Strength)和劣勢(Weakness),“O”和“T”則分別是指企業所面臨的發展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說代建行業的外部環境對綠城管理來說是發展機會。那麽,內部能力上,于綠城管理而言,是優勢還是劣勢呢?
顯然,結合行業地位、穩健的財務數據及新增長曲線的增長力來看,該公司的內部能力是企業的發展優勢所在。
具體來說,行業地位上,綠城管理是國內代建行業名副其實的“領頭羊”:該公司于2020年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爲中國“代建行業第一股”。與此同時由該公司CEO李軍主導的代建4.0體系、綠星標准、代建行業聯盟等皆成爲了代建行業的標杆。此外,2019年其新訂約建築面積占行業比重達 23.7%,收入占行業比重達 22.0%,均兩倍于追趕者,龍頭地位穩固。
財務數據上,除了此次營收、淨利潤及毛利大幅增長之外,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也逐步提升——今年上半年,綠城管理的毛利率和歸母淨利潤率分別爲47.5%、25%,分別較去年同期提升5.8個百分比和6.8個百分比。同時,該公司的強現金流表現也促使其具備“現金奶牛型企業”的優勢:期內該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達2.6億元,現金流十分充裕。
此外,綠城管理圍繞代建業務孵化的産業鏈業務也已經逐步打開增長空間。據財報數據披露,2021年該公司繼續孵化産業鏈上下遊公司,並于年初重點收並購輕資産模式、利潤率高、且爲房地産核心價值業務的産業鏈公司,進而促使該類産業鏈孵化的投資收益實現大幅提升,期內産業鏈上下遊孵化業績達2150萬元,較2020年同期的增長133.7%。
基于上來看,萬億級別的市場規模疊加優秀的基本面,或將促使綠城管理控股在SWOT分析模型中斬獲“機會+優勢組合”,從而促使該公司可以獲得最大的增長助力,成長潛力不容忽視。
而這一點亦與李軍在業績會發表的觀點不謀而合,他表示,針對當下的代建市場,在做SWOT分析時便可以明顯看到公司的發展優勢,具體如下:
一是,基于代建模式的反周期特質,綠城管理已經完成的全國化布局,及在新拓項目保持良好態勢,目前來看公司將繼續保持行業的引領地位;
二是,響應行業政策上,綠城管理目前已經發展成爲中國最大的保障房建設服務商,並具有絕對的領先地位,未來公司還會繼承這個優勢。
叁是,在十余年的經營積累上,綠城管理的經營體系、標准化體系、服務體系方面目前均是領先于行業的,同時也正在逐步打造供應鏈體系和社會的平台效應。
最後是,在全國化布局過程當中,公司一方面聚焦京津冀、長叁角、珠叁角等經濟發達區域,一方面主動對客戶結構做優化,較大地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第二、第叁增長曲線也開始逐步産生效應。
但從估值層面上來看,比起上述不容小觑的成長力和競爭優勢,該公司作爲“代建行業第一股”估值似乎被嚴重低估了。
截至目前,綠城管理的滾動市盈率僅11倍出頭,對照同處于黃金賽道且同是頭部物管企業的華潤萬象生活來說——華潤萬象生活的滾動市盈率目前已超100倍,意味着綠城管理的估值水平處于被明顯的低估狀態。
至此可知,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綠城管理後續估值還將存有更大的向上增長空間,長線價值亟待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