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戰略性舉措中,北京採取了威脅和外交雙管齊下的方式,以影響歐盟(EU)國家在即將就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EVs)徵收關稅的關鍵投票中的立場。
這次投票具有重大的貿易影響,中國威脅將通過對歐洲商品徵收反制關稅進行報復,特別針對支持電動車關稅的國家,如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
西班牙首相Pedro Sanchez本週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期間他表達了對中國電動車的讚賞,並出人意料地呼籲歐盟重新考慮其對擬議關稅的立場。一位西班牙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此次訪問使人們認為西班牙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並且解決西班牙豬肉產品關稅問題的方案已經在望。
為支持西班牙的綠色能源目標,一家中國公司承諾在西班牙投資10億美元建設一座製造氫能生產設備的工廠。北京經濟學家梅新育指出,這一舉動符合中國對投票支持電動車關稅的歐盟國家施加"國內政治成本"的策略。
2023年,歐盟對中國出口的豬肉、乳製品和白蘭地約為100億美元,但並非所有這些產品都會受到關稅影響。這僅佔歐盟對中國總出口額2800多億美元的一小部分。
中國仍在應對Trump政府時期美國imposed的關稅,並不尋求與歐盟發生貿易衝突,但已明確表示,如果面臨新的電動車關稅(可能高達35.3%),將會進行報復。2023年,中國對歐洲的電動車出口激增38%,歐洲成為中國電動車出口的最大目的地,佔比超過40%。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計劃下週訪問歐洲,與歐盟貿易專員Valdis Dombrovskis進行討論。王的行程還包括意大利,儘管意大利支持電動車關稅,但正尋求中國投資以提升其電動車生產能力。
為了否決關稅,中國需要至少15個歐盟成員國(代表歐盟65%的人口)在即將到來的10月投票中投反對票。歐盟內部立場各異,一些小國避免表態,而其他國家,如愛爾蘭,則優先考慮與歐盟的關係而非中國。值得注意的是,受中國對乳製品和豬肉調查影響的愛爾蘭將專注於歐盟市場。
相比之下,中國對加拿大採取了更為強硬的立場,在加拿大8月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後,中國未事先警告就對加拿大油菜籽出口發起報復性調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永乾稱,有證據表明存在傾銷行為並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這是發起調查的理由。
北京願意與歐盟談判的開放態度與其對加拿大的強硬立場形成鮮明對比。北京Trivium China的農業分析師Even Pay將中國對加拿大的做法描述為"震懾"策略。
Reuters為本文提供了報導支持。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