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今年接近尾聲,數據顯示,油價波動範圍為2019年以來最小,表明過去三年的過度波動已經結束。需求疲軟和供應充裕(即使暫時擱置)的看法,促成了市場上的「平靜水域」。現在的問題是它是否會延續到明年。
首先,在需求方面,來自亞洲大國的消息引領了今年的油價。由於大宗商品交易顧問及其軟件普遍認為這一消息總體上是壓倒性負面的,今年價格上漲的潛力有限。全球需求相當有韌性,這其實並不重要。同樣不重要的是,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石油需求意外上升,5月觸及季節性紀錄。所有的目光都一直盯着亞洲大國,限制着油價區間的上限。
其次,在供應方面,這一切都是關於歐佩克+的閑置產能和非歐佩克國家的實際產量。國際能源署(IEA)特別喜歡指出,僅歐佩克就有大約540萬桶/天的閑置產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候投入使用。此外,IEA以及幾乎所有的預測者都喜歡談論主要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產量快速增長,主要是美國,還有圭亞那、巴西和加拿大。
當然,這一切都是真的,但有些細節似乎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這些細節與供需都有關,對於石油交易員來說,忽視這些細節,以支持可能反映或可能不反映事實的看法,可能不是最明智的決定。
亞洲大國的需求增長雖然比疫情后的繁榮時期要弱,但遠未死亡。這一事實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滲透到大宗商品交易模型中,但滲透得越快,這些模型向交易員呈現的情況就越現實,可能會讓他們在未來省去一些空頭回補的麻煩。
當然,有關需求增長見頂的報告於事無補,該國石油巨頭本周僅發佈了一份這樣的報告。該公司表示,該國的石油需求增長在2023年見頂,此後受到電動汽車、液化天然氣卡車和氫燃料汽車的拖累。但航空燃料需求正在上升,化工原料需求也在上升。該石油巨頭認為該國石油需求增長已見頂,很可能是正確的。然而,對這樣的預測持保留態度是值得的。多年來,IEA一直預測煤炭需求見頂,但今年的需求卻創下了歷史新高。
在供應方面,歐佩克擁有相當穩固的閑置產能緩衝,這是一個事實。需要補充的是,如果歐佩克認為使用這個緩衝是有利的,那麼就取決於歐佩克。換句話說,歐佩克只會在油價上漲到足以促使其採取行動時,才會動用其閑置產能。歐佩克不會利用其閑置產能將布油價格維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下,也不會僅僅因為這些閑置產能存在就動用它們。
還有一些非歐佩克產油國被吹捧為正在削弱歐佩克對全球石油市場影響力的國家。事實上,美國、圭亞那和加拿大近幾年來產量增長強勁,尤其是前兩個國家。但值得指出的是,這三個國家的石油生產都掌握在私企手中,而非國企。這意味着生產決策是基於市場情況而不是政府的野心做出的。這意味着,正如美國石油高管已經暗示的那樣,不會僅僅因為地下有石油就出現不受控制的增長。
最後要指出的是,總是有地緣政治因素需要考慮,而且世界距離油價突破似乎總是有一次重大升級。我們應該牢記這一點,不要滿足於2025年油價波動的正常化。
【匯通精選 文章請到VIP欄目查看。其中,APP近日升級的最新版本才能看到VIP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