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1月29日),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在供應擔憂的推動下連續第五日上漲,並創下自2023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2月交割的基準合約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上漲138林吉特(2.82%),收于每噸5023林吉特(約合1131.31美元)。
本周,棕櫚油價格錄得8.21%的周漲幅,這一表現顯著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周的下跌趨勢。市場的焦點集中在馬來西亞持續的強降雨對棕櫚油生產的進一步影響上。
市場供應承壓
馬來西亞近期遭遇頻繁強降雨,尤其是半島東海岸和北部地區的惡劣天氣已顯著限制了棕櫚油的生產水平。Selangor地區一家知名經紀公司負責人表示,洪水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而整體市場情緒依然脆弱,供應瓶頸預期將對價格形成支撐。
數據顯示,10月棕櫚油庫存下降6.32%,至188萬噸,原棕櫚油產量則減少1.35%,至180萬噸。這些數據強化了市場對供應緊張的擔憂。預計本周六,貨運調查機構將發佈馬來西亞11月1日至30日的出口估算,可能為市場提供新的指引。
其他市場因素
棕櫚油期貨價格通常會受到其他植物油價格波動的影響。昨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油和棕櫚油主力合約分別上漲1.49%和3.05%。由於感恩節假期,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休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際市場的交投活躍度。
原油市場方面,儘管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擔憂有所緩解,油價本周仍錄得超過3%的跌幅。布倫特原油1月合約在周五下跌至每桶72.78美元。油價走低通常對生物柴油需求構成壓力,進而影響棕櫚油價格。但當前棕櫚油的價格更多受到天氣相關的供應問題主導。
此外,林吉特兌美元小幅升值0.09%,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棕櫚油對海外買家的成本壓力。
未來趨勢展望
短期內,馬來西亞的惡劣天氣及其對棕櫚油生產的干擾仍是主導市場的關鍵變量。隨着洪水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市場情緒傾向於防禦性操作,價格或將維持高位震蕩。
此外,11月底的出口數據可能成為重要的市場參考點。如果出口增長超出預期,將進一步提振價格;反之,則可能促使價格調整。
整體來看,棕櫚油期貨市場依然面臨多方因素的交織影響。供應緊張提供價格支撐,但全球經濟環境及相關市場的價格聯動需持續關注。未來走勢仍需密切跟蹤天氣變化、出口數據及國際原油價格的最新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