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五大促,早買早享受。Investing Pro 高達55%折扣,就趁現在!獲取優惠

金價一路狂飆 暴漲背後原因有哪些?

發布 2024-4-8 上午09:46
© Reuters.  金價一路狂飆 暴漲背後原因有哪些?
XAU/USD
-
GAU/USD
-

上週五,國際金價大漲,黃金期貨、現貨價格均刷新歷史新高。乍一看,因地緣政治氣候動盪,全球經濟前景不明,黃金飆升至歷史新高似乎很容易解釋,作爲著名的“避風港”,人們普遍認爲,當利率下降時,金銀價格應該上漲,而許多投資者預計降息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生。

然而,爲什麼黃金現在會突然上漲?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今年以來,國際金價持續走強,在相當穩定的區間內交易數月後,金價在3月初開始飆升。那時金價已經上漲了14%,並創下了一系列日記錄。與此同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已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而且美聯儲降息時機的前景在最近幾周也變得更不明朗。那麼,是什麼發生了變化?

黃金爲何如此“閃耀”?是央行擔心美元作爲經濟武器的地位減弱,基金開始押注美聯儲即將降息,以及頑固的通脹和對硬着陸的擔憂,抑或是即將到來的大選?總之不管是經驗豐富的業內高管還是分析師也都衆說紛紜。

這個謎團也讓業內人士開始窺探大規模全球貿易的渠道,無論是從紐約到上海,從期貨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到倫敦龐大的場外交易中心,再到遍佈全球的向所有人銷售金條、金幣和珠寶的交易商網絡。

誰在購買?

黃金的購買者主要是各國央行,以及正準備轉向寬鬆利率的大型機構和交易商。在Reddit平臺上,自稱爲“囤積者”的人也在吹噓自己囤積了大量金條和硬幣。

這些羣體近幾個月來一直是看漲的力量,而央行則是多年的力量。分析師們掌握着比以往更好的市場數據,但累積起來的答案卻模糊不清:每一方都在同時買入,但沒有哪股力量正尤其突出地買入。

在買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並沒有選擇購買黃金最簡單方式之一的交易所交易基金,黃金ETF正不斷流出。

ETF Store總裁內特·傑拉西(Nate Geraci)說:“這是我在ETF領域見過的最怪異的現象之一。尤其有趣的是,其他渠道的黃金需求一直非常強勁,比如央行購買以及個人和私人投資者的直接購買。”

對此,花旗認爲ETF淨流入明顯疲軟可能在於多年前買入的長期投資者獲利回吐。負責監管世界黃金協會ETF平臺的喬·卡瓦託尼(Joe Cavatoni)表示,穩定且規模可觀的資金流出並未對價格產生更大影響,這一事實也暗示着市場對於一直在出售的金條需求強勁,而央行將是一個自然的買家。

“還有其他投資者在購買實物黃金,因此這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他在接受採訪時說,“猜猜它的去向:進入場外交易市場,由各國央行接盤”。

在哪裏購買?

在規模較大的期貨和場外交易市場,交易活動正急劇上升,這表明通常的機構買家,如中央銀行、投資銀行、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都參與其中。期權交易活動也在增加,隨着期權交易商急於補倉,預計金銀價格可能會繼續走高。

紐約期貨市場的未平倉合約數量一直在增加,這表明資金經理們的長期押注正在上升。目前,總體交易量已經超過了未平倉合約的數量,這暗示着算法基金所擅長的狂熱的日間交易正在激增。

什麼時間購買?

主要是在週一、週三和週五。黃金市場對美國經濟數據的變化非常敏感,自3月初金價起飛以來,這種情況變得更加明顯。在這些日子裏發佈的主要經濟數據涉及製造業、就業、國內生產總值和通脹等方面,數據發佈後的集中買盤也暗含了最具影響力參與者的身份線索。

但這也令分析師感到困惑,因爲最近的數據一直很熱,貨幣和債券市場投資者一直在押注美聯儲降息將比幾個月前的預期來得更晚、更淺。

理論上,這對黃金不利,因爲相對於債券等有收益的資產,高利率削弱了黃金吸引力。此外,投資者還在推高美元,這使得黃金對於中國和印度這些頂級消費市場買家更加昂貴。

爲何在現在買入?

這是個大問題。在過去五週的敘述中,一個明顯的漏洞是,儘管美聯儲仍有望在今年開始降息,這應有利於黃金,但實際上許多投資者已不像幾個月前那樣相信降息的時機。

一種可能是,根據最近的數據,一些黃金投資者轉而關注美國經濟硬着陸的前景,並急於購買黃金作爲避風港。

這種想法也可以解釋最近幾周黃金市場另一個奇怪走勢,即密切關注的黃金價差與美聯儲利率之間的關係。

由於黃金的儲存、融資和保險成本,倫敦現貨與三個月遠期合約之間的收益率百分比往往與利率掛鉤,最近幾周,因現貨價格飆升,該收益率罕見地跌破了美聯儲利率。從歷史上看,這種情況只有在利率處於低位或即將大幅走低時纔會持續發生。

價差的反轉可能預示着,緊張的投資者正爭相持有現貨黃金,以防範潛在動盪。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Ole Hansen)說:“漲勢打破了很多常規思維,尤其是在利率仍然高企的情況下,我認爲,人們的看法正發生變化,趨向於通脹高企以及或將迎來硬着陸,此外,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和去全球化也推動了央行的需求。”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