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 精選股票觀點,五一輕鬆解鎖財富密碼領取限時優惠

誰在捧殺上海機場?

發布 2022-2-22 上午08:24

今年元旦之後,A股市場主線切換非常明顯,科技成長遭瘋狂拋售,而傳統行業板塊持續遭受追捧。後者中的機場,也明顯有主力資金眷顧。

上海機場 (SS:600009)從年初至今,累計反彈22%,較去年8月更是大幅反彈50%。有人發出靈魂拷問:機場大白馬回來了,現在上車還來得及嗎?

當前,上機股價已經反彈至去年4月、2019年4月的水準,似乎已經擺脫疫情出坑。接下來,還可以再度樂觀一些嗎?

投資不是看漲喊漲,我們必須弄明白這波反彈的邏輯、業績基本面情況,以及認真評估估值水準。
反彈之謎

上海機場曾經被張坤定義為自己“最成功的投資”。早在2016年四季度,張坤掌托的易方達中小盤變殺入上機(持股比例4.98%,第9大重倉股),一致持有到2020年四季度,期間會有小幅變化,均在前10大重倉股之列。

張坤曾提到上機,一語道破其底層邏輯:2016年我在研究互聯網,一下就想明白它的商業模式了。當時,大家還覺得上海機場是一個公用事業股。但我認為,它本質就是一個微信,把所有的基礎設施、跑道建好之後,就是一個基礎平臺,這個平臺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變現,變現的形式可以是商業,也可以是廣告”。

但上海機場的拐點發生在2021年1月29日。當天,除公佈慘澹業績之外,同時披露《關於簽訂免稅店專案經營權轉讓合同之補充協定的公告》。

上機曾經業績股價雙飛,得益於免稅業務。然而免稅遭遇重大挫折,失去了業績高成長性與確定性。股價開始一瀉千里,從協議披露前的79元一路下跌至去年8月的36.6元,短短半年時間跌幅高達54%,較歷史高點更是重挫58%。

上機股價大幅下跌之後,估值回到歷史最低水準,同時也把基本面的重大利空進行了充分定價。利空出盡之後,有關疫苗、特效藥、疫情病死率低等消息面暖風頻吹,提振投資市場情緒,一定程度上逆轉了極其悲觀的預期。 

今年1月20日,國家印發《“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強調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創新提升國內旅遊,在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進入境旅遊、穩步發展出境旅遊。民航局表示力爭在2023年逐步恢復出入境遊,疫情受控預期較高。

這一則消息,更是持續引爆機場股的反彈行情。

資產都是有價格尺規的,再好的資產估值過高,也會面臨巨大的回撤壓力,而資產再爛,只要足夠便宜,也會有估值修復的機會。上機作為機場龍頭,資產品質因疫情以及免稅協議,從優秀變為糟糕,但股價過度下跌後,邊際上有所改善,股價因此持續反彈。

站在當下的位置,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市場對待曾經的機場白馬是否過於樂觀,亦或是上漲修復空間還未到位?

底層邏輯

過去,上機的盈利模式為:航空性業務提供流量,覆蓋基礎設施成本;非航業務依靠流量變現能力,支撐機場利潤,並帶來長期發展潛力。

2019年,上機免稅收入48.8億元,同比大增40.3%,占主營收入的45%,已經超過占比37%的航空性業務。另外,免稅業務利潤高達36.6億元,占比總利潤的70%,而航空類業務本身利潤可以忽略不計。

但從2020年開始,免稅業務遭遇重大變數,財務資料上同樣表現明顯。2017—2019年,非航空性收入(主要包括免稅)從43.38億元猛增至68.61億元,年複合增速高達25.76%。2020H1、2021H1,該業務收入分別為16.3億、8.29億,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滑52.5%、75.8%。

根據修訂後的免稅經營協議,2021年前三季度單季免稅店租金收入分別約0.92億元、1.29億元、1.49億元。由於四季度海外旅客輸送量低於三季度,那麼意味著第四季度免稅店租金將會低於三季度。初略估算,2021年全年免稅店,將相較於2020年的11.56億大幅銳減至少55%以上。

今年1月,上海機場國際旅客輸送量僅6.85萬,仍然較2019年同期大幅銳減97.4%。沒有國際旅客進來,免稅業務就會繼續在地板上摩擦,也難言上機基本面改善,甚至逆轉。

上海機場除了免稅為主的非航空性業務外,還有航空性業務,主要包括起降費、停場費、客橋費、旅客服務費、安檢費等,跟旅客輸送量(飛機起降架次)密切相關。

旅客輸送量包括國際以及國內。整體來看,2019年末,上海浦東機場旅客輸送量(國內+國際)高達7615萬人次,而2020年僅為3047.65萬人次,整體大幅下滑60%。2021年也僅為3220.78萬人次,相較於2020年微增5.7%,仍然較2019年大幅下滑57.7%。

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浦東機場國際客流為3851.36萬人次(包含港澳臺610萬人次),占比全部旅客輸送量的50.6%。過去是優勢,疫情之後,相比同行卻變成了大大的劣勢。

國內方面,由於新冠疫情在中國很快就被控制下來,上海浦東國內航空業務陸續恢復,但仍然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更難言增量(2020-2021年旅客吞吐總量還沒有2019年國內高)。這與零星局部疫情以及宏觀經濟增長壓力加大都無不關聯。

目前看,不管是航空新業務、還是非航空新業務,上海機場的基本面幾乎沒有任何改善。據上機2021年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全年實現淨虧損17.8億元—16.4億元,相較於2020年還增加約3.7億元-5.1億元。

2022年,如果國內零星疫情頻發以及海外疫情繼續失控,上海機場的基本面邏輯仍然不會改善。

但我們知道市場交易的是預期,投資者開始押注中國放開國門,國際旅客恢復,基本面邏輯得以大幅改善。有人說,旅遊業“十四五”規劃不都說了2023年逐步恢復出入境旅遊,你害怕上機漲不上去?

注意關鍵字: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而現實是,在奧密克戎毒株的肆虐下,海外疫情異常兇猛,失控且被迫躺平了。

截止2月21日6時資料,全球日增確診129萬例,累計感染逾4.2億例次。

當前,海外歐美等發達國家惡意宣傳奧密克戎大號流感論,瑞典更是突然宣佈“戰勝”新冠疫情。但實際情況呢……

流感千之一的死亡率,而奧密克戎在重複感染+疫苗防護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高達千分之三的死亡率(很多國家遠超這個數,比如美國高達1.2%)。並且奧密克戎引發肺炎症狀比例很高,遠遠高於流感。

據天津前期疫情複盤資料,361例陽性中有42%普通型均有肺炎表現,無論是輕還是重。而流感引發肺炎比例大致為10%。肺炎症狀比例高,且大面積傳播,容易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現象。

在美國,雖然近期每日新增確證病例數有所下降。但過去2個多月,日均新增死亡率均在2000天以上,這個死亡水準還高於德爾塔的高峰期。奧密克戎毒性雖然沒有德爾塔強,但傳播力是後者的數十倍,傳播基數很大,總體死亡人數不會比德爾塔少。

另據世衛組織,奧密克戎已發展出多個亞型變異株,包括BA.1、BA.1.1、BA.2和BA.3。近期,BA.2亞型近來占比明顯上升。截至2月1日,已有57個國家和地區向這一平臺提交BA.2基因組序列。截至2月14日,該亞變體毒株已在1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主要流行毒株。
只盯著死亡率有多低,就忽悠說是大一號流感。這無非是為了保經濟被迫躺平,用此誤導的言論來掩飾其無能的表現。有點類似疫情最初大爆發的時候,西方不少國家、CDC疾控中心拋出“口罩無用論”言論,背後實質是沒有口罩生產能力,但它們的言論卻足以蠱惑人心。

在當前海外疫情如此糟糕情況下,預期早早放開國門,恐怕只是市場暫時的一廂情願。即便最樂觀的情況出現,上海機場也回不到過去了,因為疫情已經深刻改變了上機流量變現能力。

尾聲

機構決定著市場的話語權,觀察其持倉變化,可以大致知曉主力資金對待公司的態度。畢竟都是真金白銀來進行投票,參考性不小。

截止2021年末,國內基金持有上機總股數為2002.69萬股,較歷史高點的8987.51萬股大幅銳減78%。基金家數也從高峰的185家銳減至當前的30家,不管是持有股數、還是持有機構數,上機目前均是歷史低位水準。

外資曾經非常看好上機,重倉持有市值曾高達280億元,位列A股重倉股前8名。而免稅協議之後,外資果斷狂拋,幾天時間變拋售了至少45億元。目前,外資持有上機市值104億(排名第49位),處於歷史低位水準。與內外資機構拋棄態勢不同,散戶卻很熱情抄底上海機場。

很顯然,國內外機構對待上機的態度並沒有改變,背後其本質是基本面改善遙遙無期。但當前,股價已經反彈到高位水準,在我看來,市場有些過於樂觀了。當前介入上機,性價比較差,上漲空間有限,而下跌空間相對更大,且暫時不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因為海外疫情失控躺平,預期早早打開國門的邏輯恐將證偽,另免稅業務已經發生變化,且很難回到正規上來。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