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就此止步3萬億?

發布 2022-1-25 上午08:10
US500
-
DJI
-
MSFT
-
AAPL
-
TSLA
-
IXIC
-

(作者:潘奕衡)

Investing.com–萬眾矚目的蘋果公司將於美東時間1月27日(北京時間1月28日)美股盤後公佈2022財年Q1財報(即2021年10月至12月)。

本次美股財報季開局不順,除了能源版塊表現亮眼之外,首先公佈財報的金融版塊也不盡如人意。本周微軟公司 (NASDAQ:MSFT)、蘋果 (NASDAQ:AAPL)和特斯拉 (NASDAQ:TSLA)等科技股將集中公佈財報。科技版塊的“馬前卒”奈飛在上周率先公佈了不及預期的財報,導致其股價大跌20%以上。

支持科技股的眾多投資者遭受當頭一棒,原本看好蘋果財報的人也開始心有戚戚焉,不會蘋果也會暴雷吧?

財報前瞻

目前分析師預計,蘋果截止12月末的第一財季營收均值為1182億美元,同比增長6%,若公司最終實現這一數字,這將是公司季度營收的歷史最高紀錄;第一財季每股收益均值為1.88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2%。

據調查顯示,受益於去年10月至12月的假日消費旺季,蘋果可能總共賣出了4000萬部的iPhone 13系列,創下歷史紀錄。因此在蘋果的Q1營收中,iPhone13系列或許會有較高的占比。

很多分析師認為,2022財年蘋果的iPhone銷量和平均售價均將超過華爾街的預期。Loop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Baruah認為蘋果今年的iPhone銷售額和總營收可能都將增長10%至15%,遠高於華爾街同行平均預測的4.4%的增長。

但是假如按照華爾街平均預測的4.4%來看的話,蘋果30倍左右的市盈率顯得確實有些高了。所以,若本次蘋果財報增速趨緩的話,可能會迎來估值修復。

造車困境

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一直是非常火熱的版塊。特斯拉等一眾新能源車企的估值大幅走高。蘋果汽車也是非常具有想像力和增長潛力的產品。蘋果宣佈造車已經有些時日了,但是進展依舊緩慢。

若蘋果公司能夠在財報指引或者其他公開管道發表造車的利好消息的話,相信對股價會有相當大的刺激作用。但實際上不僅沒有過多的利好消息,反而“噩耗”不斷。

蘋果汽車團隊一直非常不穩定,已經有多位高管相繼離職,包括全球電池開發主管Soonho Ahn跳槽大眾,雷達總工程師埃裡克·羅傑斯(Eric Rogers)加入飛行計程車初創公司Joby Aviation,自動駕駛系統工程專案經理喬·巴斯(Joe Bass)加入Meta等,此前的管理團隊幾乎全部離職。

蘋果汽車的代工廠目前也仍然是個迷,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紅利可能即將過去,但是蘋果汽車還處於搖籃之中。

新的增長點

蘋果汽車短時間內是靠不住了,不過蘋果有望趕上當下另一個大熱點元宇宙的東風。儘管蘋果公司從未公開證實過其AR/VR頭盔的進程,但投資者和分析師越來越相信,頭顯可能成為這家科技巨頭的一大新產品類別。

蘋果公司可能將於2022年推出AR/VR頭顯,而這正是蘋果計畫10年內以AR/VR頭顯取代iPhone的第一步。市場盛傳,該新品售價可能高達3000美元左右,是目前已知的售價最高的消費級MR(AR與VR結合)設備,同時也是蘋果有史以來最貴的穿戴裝置。

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蘋果的增強現實設備出貨量可能達到2200萬台,這可能會使收入增加4%;到2040年,擴展現實設備可能占到蘋果整體收入的20%以上。

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認為,蘋果AR/VR頭戴設備業務將複製Apple Watch的強勁增長軌跡,上市後第5年,有望貢獻181億美元的銷售額以及0.19美元的每股利潤。

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在目前泥沙俱下的股市當中,市場也不可能將這些計入價格,但是不管是汽車還是元宇宙,終將會有計入股價的那天。

覆巢之下

今年年初,蘋果股價一度漲至歷史新高182.94美元,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按2020年GDP資料計算,超過英國GDP(約2.7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位列全球第五,可謂盛極一時。

奈何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提升,美債收益不斷飆升,美股出現大幅波動,以科技股為首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接連大幅下跌,今年迄今已經下跌近12%,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道鐘斯工業平均指數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檔。

投資者紛紛拋售手中的股票,覆巢之下無完卵,強如蘋果也開始連續下挫,今年不到一個月就下跌了8.54%,市值也跌至2.65萬億美元, 3萬億美元的市值終究只不過是曇花一現。

技術面

蘋果的日線圖顯示,股價已經跌破了前期的頸線位置,形成了雙頂形態,理論上將會跌至156美元附近的支撐,若該位置未被跌破,則多頭將重整旗鼓;若跌破,恐將迎來更大的調整空間。蘋果日線圖,來源:Investing.com

總結

毫無疑問,蘋果是目前全球最好最賺錢的公司之一,此前也是各大機構和散戶抱團避險的標的。我們認為3萬億美元的市值不是終點,蘋果還處於這個時代科技創新的前沿,不過短期內不論是反壟斷監管還是金融整體環境,甚至是業績增長都有一定的潛在風險,投資者還是需要注意回檔風險。

【歡迎關注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

推薦閱讀

高盛:美聯儲今年或加息4次以上,並於7月開始「縮表」

又被「套牢」了?大跌前夕,薩爾瓦多斥資買入410枚比特幣

薑還是老的辣!巴菲特終究還是勝過女股神 伍德ETF基金跌落神壇 方舟情勢逆轉中衰

世界黃金協會:2022年將黃金作為戰略資產的四大理由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