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新冠病毒又雙叒變異,金融市場被“殺”的慘不忍睹,美股更是經歷了70年來最慘黑色星期五。
變異病毒傳播速度極快
最近一週一種新型變異新冠病毒引起市場廣泛關注,週六(11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聲明,將其列為值得關注的新冠變種(VOC),名為Omicron(希臘字母ο)。這意味著,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它可能具有更高的傳播力,或者提高重症風險,或者降低目前診斷、疫苗和療法的有效性。
世界衛生組織的聲明指出,這一變種最初在今年11月9日收集的樣本中被發現。它的出現的時間與南非近日的新冠病例迅速增加的時間重合。初步證據顯示,與其它VOC相比,Omicron可能讓人群被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風險升高。
Omicron受到關注的原因是它攜帶著大量的基因突變。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發佈的報告,這一變種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攜帶32種不同變異。在刺突蛋白上出現的突變可能改變病毒入侵細胞的特徵,並且可能讓它們逃避已有新冠疫苗和中和抗體療法提供的免疫保護。
WHO發言人表示,此次變異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快。B.1.1.529突變株的傳染速度可能遠高於之前的任何突變株,著名的疾病建模科學家Weiland估計,B.1.1.529突變株的傳染性比原始毒株高500%;相對比,Delta突變株的傳染性可能比原始毒株高70%-200%。
B.1.1.529突變株確實非常非常值得警惕,不過B.1.1.529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超級毒株”,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
mRNA疫苗公司德國BioNTech (NASDAQ:BNTX)表示,正在測試與輝瑞合作研發的COVID-19疫苗,將在兩周內知道該疫苗是否對B.1.1.529突變株有效。並且,BioNTech和輝瑞能夠在6周內完成新疫苗的設計,並在100天內完成第一批疫苗的生產。
mRNA疫苗公司美國Moderna則在一份聲明中說,該公司一直在推動針對更新突變株的加強針,目前已有兩個候選多價加強針,包括針對B.1.1.529突變株突變株的mRNA-1273.529;並有能力在60天內把新的候選疫苗推進到臨床試驗階段。
重組蛋白疫苗公司美國Novavax則宣佈,已經開始研究B.1.1.529突變株,將在後面數周內完成疫苗測試和測試疫苗的生產。
DNA疫苗公司Inovio則說,將評估其現有疫苗對B.1.1.529突變株的有效性,2周會完成測試。
面對來勢洶洶的南非變異病毒,全球各國政府反應迅速。11月26日,英國衛生大臣 Sajid Javid 宣佈,將臨時禁飛來自南非和其五個鄰國的航班;新加坡宣佈對在過去 14 天內去過南非和其附近國家的人限制入境;以色列也在週四晚間採取行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弘和曾週五表示,日本政府正在收集資訊,“如果情況惡化,感染擴大,那麼政府將迅速作出反應”。
經濟復蘇一波三折
此次變異病毒來勢洶洶,對經濟復蘇的擔憂和對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迅速發酵。
考慮到各國政府此前應對疫情的經驗,若疫苗對該變異毒株無效,那麼封鎖隔離等物理手段或將再度打擊消費者活動,嚴重影響供應鏈,世界經濟的復蘇之路充滿荊棘。即便疫苗對病毒效果顯著,由於政府的短期管控措施,航運、旅遊業也將收到打擊。
此外,在去年新冠疫情期間,全球主要國家央行幾乎全部大放水,今年通貨膨脹屢創新高,同時利率環境歷史最低,各國政府的政策工具越來越少。
在新變種病毒的來襲的背景下,投資者迅速做出反應,恐慌指數飆升,創下今年1月份以來新高。
主要大宗商品期貨最先受到波及。其中原油跌幅最大,WTI原油期货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 雙雙跌超10%,創去年4月跌入負值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外媒援引不願具名的OPEC+代表透露,沙特將在12月1日和2日的OPEC+產油國聯盟會議上建議,暫時放棄明年1月增產40萬桶/日的原定安排。
標普500成分股裡,疫苗相關個股大漲,遊輪、航空公司個股跌幅靠前。
作為避險資產,全球主要國家的10年期債券均迎來大漲,收益率下跌。
加息進程受阻?
今年收緊貨幣政策是全球主要央行的一致預期,變異病毒的發展情況是否會阻礙這一進程目前還未可知。
本周,紐西蘭聯儲銀行和韓國央行接過挪威央行的接力棒提高利率,後者在9月份就已經加息一次。G10之外的許多央行也開始提高借貸成本。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資料顯示,多數投資者目前預計,到2022年底,美聯儲將加息兩到三個百分點,而週三的數據為三到四個百分點。歐元區和英國的利率預期指標也下調了。
Janus Henderson的債券投資組合經理Andrew Mulliner表示:“就像我們之前所認為的那樣,人們認為美聯儲將加息三次,但現在這種看法已經不太合理了。”他說,如果新的新冠變異病毒使復蘇脫軌,央行可能實際上不得不改變路線,加大對經濟的刺激力度。不過,他預計市場動盪將很快平息,並賣出了一些最安全的資產。
預期轉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能源價格的突然下跌,這是通脹的一個主要驅動因素。油價大跌,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下跌12%,至每桶72.72美元,為9月初以來的最低水準。
對於一直糾結於通脹和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性的市場來說,這是一次突然的調整。新的全球旅行限制措施以及週五油價下跌,促使基金經理暫時改變了他們對全球經濟可能出現的過熱程度的看法,以及各國央行可能需要多快採取行動來緩和這種情況的看法。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荷蘭國際集團(ING)全球宏觀部門主管卡斯滕•布林澤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他還指出了Covid-19治療和疫苗開發方面取得的進展。
“與1年多前相比,世界現在對任何新變種的準備要充分得多。這也應該意味著,政府和央行的反應不必像2020年3月那樣強有力,”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