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零售大亂鬥才剛剛開始?

發布 2025-6-24 上午09:20
更新 2025-6-24 上午09:20

在京東集團-SWR (HK:89618)發起百億補貼進軍外賣業務後,美團和餓了麼也被迫加入到競爭當中,現在三家外賣平台都進入持續補貼的競爭狀態,而近期這三家的組織架構也發生了改變。

今天,據美團的公告稱,美團將全面拓展即使零售,推動零售新業態提質升級,將關閉優選業務虧損的地區,以及擴大小象超市的覆蓋區域,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線城市,並強化小象超市的生鮮供應鏈。





在消息報道後,美團-W (HK:3690)下午轉升2%,從市場的第一反應來看,市場資金對美團砍掉優選業務的態度是積極的。





一、美團虧過最多錢的「爛」業務



回顧美團的優選業務,這可能是美團付出過最大代價的業務。

因為優選業務在過去幾年不僅燒了巨額的資金沒得到成果,優選的燒錢擴大市場份額,高投入低產出的模式,間接影響到美團在閃購、到家業務上的投入,還與現在小象超市業務有所重疊。

從下圖中看,2021-2024年,優選業務分別虧損-263億/-221億/-189億/-83億元,共計虧損超過700億元。據統計,2020年各大巨頭入場到2023年底,社區團購共消耗掉1500多億的資金,美團優選貢獻了接近一半的金額。





在買方投資者眼里,優選業務本應是美團優先順序最低的業務,但卻佔據了最多的資源,按照投資者的看法,美團業務優先順序:閃購>小象超市>優選。

市場有觀點稱,若美團將這700億用在到店業務和解決社保問題上,現在美團的不至於被京東抓著社保問題做文章,也不至於到店業務被抖音搶走部分市場。

這次砍掉優選業務,粗略估算美團在下半年大概能少虧個20-30億,這部分減虧的錢用來加碼小象超市,再用到外賣業務上防守京東/阿里,那今年美團盈利下調幅度可能會優於市場預期。換句話說,砍掉虧錢的累贅,將資源聚焦在更有戰略意義的業務上,這是買方樂意看到的組織架構優化,也是美團在應對外賣競爭上重新分配集團資源的舉措。

二、三家即時零售大亂鬥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僅是美團在調整組織架構,京東和阿里也有所行動,目前這三家都認為即時零售對各自是有戰略性的意義,各家都在進攻對方腹地的同時,還要防守自己的地盤。

美團:用閃購撬開即時零售的大門,但美團在商家售後方面仍需改進,現階段單靠補貼閃購業務是遠遠不夠的。舉個例子,在美團閃購買手機,跟在淘寶/京東買手機的售後服務是完全不一樣的,若美團在往後能將售後的一系列服務做的更好,那美團的閃購業務可能會更好,不能僅僅是「快」的心智,還要將購物服務的品質也提上來。

京東:電商被美團的閃購進攻,而京東認為用外賣業務來防守美團閃購是有效的,將過去投放廣告的行銷費用轉移到外賣業務上,不僅能打亂美團餓了麼的安逸日子,還能讓自己的行銷費用花的更加值。很簡單的道理,100億的廣告費用投放到各管道給消費者看,那消費者獲益不到什麼,甚至可能會覺得到處都是廣告產生些反感,但用來做外賣補貼,消費者能夠受益到行銷費用,自然會加強對京東app的活躍度。

據京東披露的數據,5月DAU攀升至1.69億(日常為1-1.3億),且40%的外賣用戶購買京東商品,日訂單超過似乎這兩個數據能體現出外賣對京東電商的提升,但市場有不一樣的觀點,因為京東外賣就在京東APP,這也只能說明有大量的用戶在京東外賣薅羊毛,且大多數都不是新客戶。從京東的角度上看,認為投入外賣來防守閃購衝擊是對的選擇,短期內可能不會看到外賣大混戰有很快的結束,京東還要擴大到酒旅OTA,甚至是拓展到店業務,電商的大亂鬥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阿里:今天披露淘寶閃購x餓了麼的日訂單超過6000萬單,阿里也認為通過外賣補貼來吸引淘寶的用戶活躍度是個不錯的做法。

今天阿里並宣佈將餓了麼和飛豬業務併入到中國電商事業群,統一向蔣凡彙報,這舉措類似於京東,阿里和京東都認為外賣是打開閃購市場的必經之路。



結語



從三家優化組織架構後,證明各家都對即時零售有更大的信心,據傳晚點報道稱拼多多也打算在一線城市自建倉庫,最快將在8月份上限即時配送服務,對標京東秒送的時效性,這場大亂鬥可能才剛剛開始,而更恐怖的效率玩家拼多多還要加入到本地閃送之中。

如果從更高的角度上看,回顧過去多家業務大亂鬥的經驗來看,短期內不會有贏家,甚至大家都會是輸家,因為各家的利潤都會受損,在大亂鬥結束之後可能也不會有很明顯的勝者敗者,所以從這角度上看,近期各家股價表現弱勢也是有些道理的,市場不僅擔心AI投入受阻,還要考慮到主業務的競爭擴散。

夏日激減,半價狂熱活動,不容錯過! 仲未訂閱InvestingPro?立即參與50% SALE點擊哩度領取優惠,錯過又要等一年,解鎖獨家AI選股!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