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華潤飲料登陸港股,募資49億港元成為年內港股第二大IPO,超額認購倍數超234倍。 引入了UBS、中旅、Wildlife Willow Limited、中郵保險、Oaktree等基石投資,基石投資人共認購了24億港元,將近IPO一半金額。
作為包裝水市場的第二大份額玩家,華潤飲料上市后引起不少關注。 一是強大的華潤系國資背景,加上豪華的基石陣容,中旅集團、保險機構、外資都在認購,說明基石對未來的增長故事也比較看好。
二是按照明年的盈利預期來看,目前華潤飲料是15倍PE左右,相比競爭對手農夫山泉的25倍PE,估值相對便宜。 但要做到15倍PE,未來看向機構給的20倍PE的前提是瓶裝飲料要做到40%的年增速增長。
但從上市后破發的走勢來看,市場對華潤飲料的成長故事存在著不小的分歧。
一、散戶與機構之間的分歧
先從散戶和機構的買賣情況來看,根據中央結算系統顯示,華潤飲料上市至今,前五大金額賣出的機構來自:輝立證券、招商證券、保誠、富途、凱基亞洲; 而前十大金額增加的機構里,主要都是外資機構。
若再對比富途的統計,近5日凈流入也是外資在買,代表散戶的證券行占賣出大頭。
這是個有意思的籌碼結構變化,雖然數據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盤面大差不差就是散戶在賣,機構在買。
機構和散戶之間出現分歧也不難理解,從IPO講的兩個故事來看,增長確定性高的是華潤飲料的包裝水自主產能提升,而瓶裝飲料的增長確定性還不高。 若看好飲料成長,那就能給20倍PE,核心點就在於瓶裝飲料的預期差。
從招股書上看,華潤飲料2023年營收13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凈利潤為13.3億,同比增長34.3%。 收入結構上,包裝水收入為124.5億元,超過90%的營收都來自包裝水,而飲料收入僅為10.7億元。
市場目前詬病華潤飲料的盈利能力與農夫山泉有不小差距,2023年華潤飲料的凈利率為9.8%,而農夫山泉的凈利率是28%。
淨利率差距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收入結構上,農夫山泉的茶+飲料+果汁收入已經超過了包裝水,飲料才是農夫山泉目前的賺錢大頭。
農夫山泉24H1:包裝水營收85.3億元,同比大跌18.3%; 茶飲料營收84.3億元,同比增長59.5%; 功能飲料營收為27.5億元,同比增長12%; 果汁飲料營收為18.4億元,同比增長9.3%。
即使上半年農夫山泉被網暴,包裝水創下口罩時都沒有過的跌幅,但靠成長期的飲料撐住了局面。 農夫山泉的茶飲獲利率為44%,高於包裝水32%的獲利率。 相反,華潤飲料的茶飲收入只佔10%不到,且茶飲獲利率為29%,低於包裝水的50%。
農夫和華潤處於不一樣的發展階段,農夫的飲料利潤彈性高於華潤,這導致兩家毛利率差距不小,23年農夫毛利率為59.5%,華潤毛利率為44.7%,相差15%。
整體獲利率差距的另一個原因,華潤飲料的銷售費用率更高。 2023年農夫的銷售費用率佔總營收的21%,而華潤的銷售費用率佔總營收的30%,比農夫要高接近10%。 主要原因是華潤投放冰櫃拓展管道,搶份額。
根據「餘生的江湖」統計,數據不一定準確,但大致上能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 能看到農夫山泉和怡寶在成本端上幾乎一樣,差距在於零售價。
農夫山泉的出廠價為0.72元/瓶,而怡寶的出廠價為0.5元/瓶,最後平攤下來,農夫山泉凈利潤為0.2元/瓶,而怡寶凈利潤為0.05元/瓶。 (數據不夠準確,大概參考下)
零售价差距是因为农夫山泉的市场份额更大,农夫山泉占包装水市场份额的23.6%,怡宝占18.4%,农夫的渠道更广;而怡宝想通过低价在农夫山泉强势的地区抢份额,外加投放冰柜扩张渠道,所以零售价只能比农夫更低,部分让利给商家,否则同价位上,怡宝还是竞争不过农夫,所以零售价比农夫低了0.2元,而这就是利润差距的来源。
再考虑到今年农夫推出了9.9元一箱的绿水,这会给怡宝带来更大的竞争,怡宝要么守住当前价格,要么也降价跟农夫守市场。
结合上述收入结构和销售费用率来看,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市场给农夫山泉25倍PE,而华润饮料只给14-15倍PE。
值得注意的是,怡宝实际上还是有一定降价空间的。因为之前怡宝主要都是代工模式,华润饮料在招股书中提到25年将投产自主产能,26-27年也将继续扩建产能,提高包装水的毛利率。
截止2023年,华润饮料总产能为18.8百万公吨,其中自有工厂的产能为6.7百万公吨,占三分之一,代工厂的产能是12百万公吨,占三分之二。25年将投产18.8百万公吨,而26年应该能提升到100%的左右。
自主产能提升对毛利率的拉动,可以看下图中的变化。2023年,包装水毛利率为45%,而今年1-4月已经提升到50%左右。
预计当自主产能达到100%后,瓶装水的毛利率可能在60%左右。这样的话,纯净水也有空间降价防守农夫山泉的绿水。
这里也是个市场的预期差,目前机构普遍不认为农夫的绿水会给怡宝带来冲击,甚至使得怡宝降价回击,抵消掉部分自主产能拉动的毛利率上升。
再看到饮料业务,现在机构把华润饮料类比成2016年时的农夫山泉,当时的农夫也处在只靠卖水赚钱的单产品模式;而在2017年之后,农夫山泉逐步发展成多产品收入的“饮品公司”,收入也从2017年的17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30亿,净利率从19%提升至28%。
若华润饮料的包装水盈利提升后,能在瓶装饮料上找到高增长,成为多产品收入的公司,未来给20倍PE看成长是成立的。
但反过来想,包装水面临绿水的冲击,且华润饮料在加大销售费用铺渠道,农夫山泉是更占主动的一方,饮料市场是不是又那么好进入呢?
二、不易走的茶饮路
当下机构看好饮料产品的发展逻辑主要是两点,一是华润系的管理层值得信任,包装水有优势,同样能给饮料带来好的渠道;二是复制农夫的饮料发展路线。当然,散户不看好饮料发展,也是有理由的。
至于华润饮料的管理层,的确值得信任,但也不代表着管理层好,就一定能在饮料路上闯出来,否则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为什么华润的饮料没跑出来?值得信任的管理层与能否制作出爆款产品,两者不一定有相关性。
回顾下华润系的饮料产品发展。早在2011年华润就和日本麒麟合作发展饮料线,当时主打“午后奶茶”和“火咖”产品,主要卖瓶装奶茶和咖啡饮料。同期的玩家里,一是阿萨姆奶茶、优乐美、雀巢咖啡等。
这两个产品卖的比较一般,早年间还能常看到广告,随着线下奶茶/咖啡店的快速发展,在冰柜里的瓶装奶茶/咖啡早已没有什么竞争力,要创新没创新,要口味要配料都不如满大街都有的奶茶/咖啡店,价格与9.9元的瑞幸,或是10元左右的喜茶/蜜雪冰城、茶百道等,所以奶茶和咖啡的瓶装饮料想长期的发展是比较难的。
在瓶装奶茶里唯一一个做的越来越好的,只有午后奶茶当年的对手,港股统一企业中国旗下的阿萨姆奶茶;2016年时,统一中国的奶茶收入为30亿元,当时市占率为72%;直到2023年,统一奶茶的收入来到63亿元,每年大约增长5-10%之间。目前的市占率没有具体统计,但单靠这个增长的势头,在瓶装奶茶品类里,阿萨姆的市占率可能已占据80%以上了。
反观,2023年华润饮料的饮料业务总收入只有10.68亿元,这就说明华润饮料历史上,瓶装饮料的成绩比较平庸。但当然,不能照搬过去的不足来套用现在,那来看看近几年最火的茶饮品类增长,华润系做了哪些布局。
在奶茶/咖啡店迅速铺满全国的背景下,这几年只有茶类瓶装饮料的增长强劲,这起码是当下奶茶/咖啡店难以取代的一类产品,即价格不高,口味不错的茶类饮品。
所以能看到,即使像午后奶茶等奶茶类市场不断缩窄,被阿萨姆一家独吃之后,反而像康师傅的冰红茶、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过了十多年还在市面上,甚至活的越来越好。这中间的改变就是消费者的优先级从“有糖饮料”转为“无糖饮料”的过程。
具体来说,大家去到便利店冰柜买水,应该都能感受到最近几年茶类饮品的迅速增长,不断从乌龙茶扩张到更多种类的瓶装茶饮,例如乌龙茶、大麦茶、茉莉花茶、绿茶等等。
近两年增长最快的是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和日本的三得利。目前农夫山泉和三得利占无糖茶类约80%的市场份额,而元气森林、康师傅等品牌占市场份额约20%。
从华润饮料的产品线来看,同期的华润饮料也没有闲着,华润在2019和2021年推出了菊花茶和无糖乌龙茶,2018-2022年也推出了果汁类产品。但同样的,根据上图,这两个产品目前也排不上号,因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从茶类饮品发展更为成熟的日本市场来看,茶类饮品的价格是逐步降低的,主要是门槛不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经常引起茶类饮品打折,这点对于日本和国内来说都是一样的。
自日本1990年以来,碳酸饮料的占比在下降,而无糖茶的产量逐年增加,成为软饮品类最大的品类。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即饮茶无糖化率为7.7%,较日本的85%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日本人均即饮茶饮用量是我们的6倍左右。日本市场最后剩下4家玩家,集中度超过90%,分别是伊藤园、三得利、可口可乐、麒麟(与华润饮料合作的)。
现在国内的茶饮市场处于什么情况,大家走进711、全家、罗森等便利店看一眼就知道,便利店冰柜里打折最狠的是无糖茶饮品,基本每个大品牌都有买二送一、买二送二、买两瓶第二瓶半价等活动
在竞争激烈的趋势下,每当你隔一两周去便利店,就能看到更多地无糖茶类新品牌在上架在打折,而这就是渗透率不高,激烈竞争的无糖茶的当下现状。
那么,这对于华润饮料等想进入无糖茶类市场的新品牌来说,想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巨大的。一是生产成本足够低,渠道投入足够大,二是你的产品要不要打折?大家都打折促销的情况下,你该打多少折才能抢到市场份额,且能赚到钱?
从预测来看,饮料收入从24年的15亿增长到26年的27亿,这点增量也很难在茶类里排的上号。
結語
總的來說,散戶和機構對華潤飲料的分歧都是有理由的,樂觀點就是包裝水提升毛利率+飲料發展雙驅動,但若發展的沒那麼樂觀呢? 競爭激烈了呢? 那悲觀點,會不會是被農夫綠水的衝擊抵消部分毛利率提升,飲料發展的也一般?
機構在IPO前後都拿了那麼多貨,肯定不是想看華潤飲料變成像統一企業、康師傅那樣的收息股,但能肯定的是,這個飲料增長路並不好走。 若是悲觀的沒有飲料增長敘事,某種程度上可能還不如統一和康師傅的股東回報。
但資本市場就是如此,有分歧有不同的敘事,才會有大的收益產生,農夫山泉和華潤飲料的年報值得期待。
想知股票好定壞,該唔該入市,定系要快手出貨?InvestingPro股票分析工具,幫你打通任督二脈!多功能一應俱全!按此了解InvestingPro更多資訊,領取超值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