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省錢找熱門股。InvestingPro 高達55%折扣,就在黑色星期五獲取優惠

格隆對這波行情五個焦點性問題的回答

發布 2024-10-2 上午08:05

作者:格隆

數據支持: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談股論金,侃天侃地,大家好,我是格隆。我們來聊聊這波如火如荼的行情。過去一周,堪稱爆裂的一周。9.23周一開始,到9.27周五,五天時間,上證指數漲了13%,4天收復3000點,滬深300更多一點,16%。恒生指數也是13.6%,最爆裂的中概股,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23.75%。

難得的中國資產狂歡節。

我來回答如下5個問題。我對這波行情的判斷與建議,其實就在對這幾個問題的回答中。

01

這波行情是什麼性質?

截至目前,這還只是一波轉向行情。

這次很類似2022年10月31日那波口罩轉向。10月31日晚上河南衛健委發了一篇文章,標誌新著對疫情的輿論拐點,11月1日資本市場捕捉到了這個拐點,當天消費清一色漲停,那周消費大升,後面震盪往上到11月15左右,當時人民日報又各種堅持,導致市場有所懷疑,酒etf漲了20多個點後回撤了近10個點。後面一系列事件之後,市場終於確信要放開了,然後就一直漲到春節前,酒etf(消費代表指數)最終一共漲了50%,整個大盤,上證指數,三個月,漲了14.6%。

所以,其實我們可以參考那次口罩行情演繹路徑和幅度。

這次轉向,和那次有什麼不一樣呢?

最關鍵的不一樣,這次轉向,轉得特別全面,全面得面面俱到。轉得特別徹底,徹底得有點放手一搏的感覺。

比如,股市重定位——央行買股票,而且無上限 ,這等於是把央行資產負債表押了進去,是一次豪賭。賭什麼?賭股市對居民財富、消費信心、實體經濟反哺等諸多方面的作用。

以前呢?股市應該是沒有這麼高的定位與重視的。甚至可以說根本沒地位,以前的股市更像是稅收員,而且專門對特定人群定向收稅。

其他比如樓市,調首付比例、存量房貸利率、放開限購等,幾乎是對全齊政策180度逆轉的調整,這還不包括就業、工資分配、民企地位等的重新定位。

這麼大的、全面的、徹底的政策調整,一方面說明經濟數據、壓力應該確實不小,但硬幣的另一面,也說明我們的轉向機制在恢復和建立,這非常、非常重要,這才是真正能給市場信心的東西。

經過這波轉向,我傾向於:我們經濟的底部,在逐步確認(因為還要考慮外部關係的變化),而我們股市的底部,已經基本確認。

所以,你膽子大一點,動作狠一點,沒關係,不會糟糕到哪里去的,因為有底了。

變數在什麼地方呢?

在國際關係上。事實上,國際政經格局已經開始越來越清晰。你們看到了最近以色列剛幹掉真主党最高領導人,這是中東超級大事,然後伊朗在聯大上譴責大鵝侵略,然後則連斯基在美國大選還沒有結果秦姓夏直接杯葛特朗普、萬斯——這些看起來越線的動作,其實都是因為國際政經格局已經越來越清晰,各方已經不再那麼謹小慎微。

這一點之所以對我們非常重要,是因為,如果環球政經博弈塵埃落定,我們務必不能讓自己獨自地站在了風暴中心。

02

是不是牛市?

答案很清楚,也很確定,不是。至少目前不是。

因果因果,原因到導致結果。這波行情的起因是什麼?

主角是央行。9.24開始,降准、降息、降首付、降二套房貸利率、平准基金、5000億+3000億流動性注入股市,「未來可以再來5000億元,或者第三個5000億元。收起的額度是3000億,可以再來3000億,甚至可以再搞第三個3000億」——這都是央行原話

什麼感覺?像不像地毯式轟炸?像不像曾經的那種「沒有上限」?

我特別佩服我們政策的執行力和轉變速度。要知道,央行過去都是端著的,慢條斯理,惜字如金。

當然,還有其他政策,諸如發消費券、提高工資在一次性分配中的比重、保就業尤其大學生的就業、支援民企發展、民營企業也是自己人,等等等等,這些都不是核心原因,是慢變數,當期效果有限,甚至未見得有效果。比如讓國企努力解決大學生就業。怎麼解決?三代煙草人,三代石油人,普通人不容易進。

所以,核心,還是央行,央行這個最後的信用創造者直接下場,增加流動性。

這不太可能構築牛市。

邏輯很簡單,如果靠央行印鈔票就能形成牛市,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熊市了。當然,那種過把癮就死,早死早超生的牛市除外——如果那也算牛市的話。

現實世界也有案例,表明這種單純靠央行創造流動性,是支撐不起一個牛市的。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印鈔去買股票的央行,是日本央行,而且,日本央行這麼幹的大背景,高度相似,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日本進入了新一輪經濟通縮,疊加人口老齡化、年輕人失業。這導致東證指數自2007年7月之後經歷了持續3年的陰跌,跌幅高達60.3%,

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2010年10月,日本央行決定購買追蹤東證指數和日經指數的ETF,開創了央行購買ETF的先河。

效果如何?

短期成效非常明顯。政策宣佈後,3個月指數漲了19.7%。但,之後指數開始掉頭向下,一個月之後,指數不但較2月高點下跌了21%,還跌破了政策頒佈前的市場低點。

日本股市真正走牛,是在2013年安倍晉三重返首相職位,推行「安倍經濟學」,「三箭齊發」,經濟擺脫通縮之後。股票市場此時才正式啟動了一輪持續牛市,3年時間,指數升幅達到131.5%。

純粹的央行買入動作引致的流動性改善,並不能帶動股票市場的長期上行。最終,資本市場反彈的可持續性和高度,一定是取決於經濟能否成功擺脫通縮,企業盈利能否觸底反彈。

所以,如果你哪天發現經濟告別通縮,企業盈利恢復,再去退掉媳婦,賣掉房子,兩橫一豎,會更穩妥。

03

未來會不會發展成真正牛市?

有相當的可能性。我們需要觀察,也樂見其成。

做出以上判斷,是基於現實上的兩大積極因素:

1)聯儲局降息,會為全球提供流動性,我們把這個稱為美元的流動性反哺。我們的預測是,近年75-100點子,明年100點子,後年50點子,大致三年時間,聯邦利率降到3以下去。這回為全球提供3年的寬鬆期。

當然,聯儲局降息,是在釋放流動性,但能不能爭取得到,那是你的本事。因為錢也可能去印度、去越南。

研究好聯儲局,你的財富大門就打開了一大半。國內有很多其蠢無匹的人,天天把聯儲局動作和收割掛在一起,加息也是對全世界的收割,降息也是對全世界得收割,而且這種理論還真有一堆人信。你說人要蠢到什麼程度才會這麼去琢磨事情?

2大積極因素,中國開始搞經濟了。

我們過去很長時間,其實是沒有全力以赴搞經濟。鄧公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當然,我們要觀察這個搞經濟的持續性。就像民企是自己人。2018年就說的,但後面幾年的做法與這個定性還是有相當差異的。你們參加了8月拼多多的業績會嗎?那是一場機器詭異的業績發佈會,他們的高管全場都在說自己的不好。背後是拼多多顧及漲得好,黃崢倍排到了首富,他們嚇壞了。

流動性、經濟基本面,這是牛市的根基,再配合我們的低估值,牛市也就順利成章。這三個要素的核心是什麼呢?是搞經濟。

04

該怎麼操作?

只說兩點:

1)兩個字,要快。四個字,要快,要狠。三個一點:膽子大一點,下手快一點,動作狠一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個迅速,無比重要。要克服前面曠日持久熊市折磨導致地心灰意懶、草木皆兵。手快有,手慢無。你要做好三年不開張,一旦開張就要管三年的準備。

不要猶豫,不要等。人固有一死。寧可死在行情發動時,也不可死在行情發達時。行情初期死了,那是你時運不夠,最多算是被貪婪和野心撐死的,死了也是個烈士,死得其所。但行情過熱時才貪婪,然後因為貪婪而死掉,那就是蠢死的,沒有人會瞧得起你,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說的難聽點,這種人,死了是不能進祖墳的。

2)注意退出。一項投資策略真正的考驗,不是如何開場,而是如何收場。真正的牌桌高手,不是拿到一手好牌的人,而是知道何時退出牌桌的人。投資是為了賺錢,想賺錢,就一定要以退為進,以終為始,把賺到的錢落袋並鎖定。沒有漲到天上的大樹,再大的牛市都一定會終結。投資本身是天然帶有賭性的玩意,久賭必輸。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需要你拿你和你家庭的未來去賭的東西。永遠會有下一個牛市,你得讓自己一直活著。

05

什麼時候撤退?

兩個參考:

1)前次口罩行情,算是局部轉向行情,大盤漲了17%。這次徹底轉向,邏輯上不低於這個。目前大盤還只漲了13%。

2)估值水準,主要看股息率。我們的無風險收益率,也就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2.2%,滬深300股息率3%,回到2.7%,大概10%空間,能去往3380點左右。回到2.5%,那就還有17%的空間,對應3580,大致3600的位置。

當然,會有人追問一個問題,買什麼呢?其實在牛市,買什麼,最不是個問題。你只需要根據相關行業的估值彈性、業績彈性,也就是貝塔值的高低,做個排序,由高到底去擼一遍就好了。這個次序非常重要,一定要由高到低的順序去擼。比如,行情啟動初期,貝塔值最高的,一定是券商、保險、交易所、資產管理機構這類公司。再比如,在當下,買房,就肯定不如買房地產股。

好了,格隆再次祝福所有人都能在這波行情里賺得盆滿缽滿,更期待我們的經濟能借助這波糾錯行情的加持,由點及面,真正走好,把它推動成一波股市、經濟彼此成就的真正牛市。(全文完)

風險提示:上述觀點、看法和思路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判斷做出,今後可能發生改變。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亦不構成基金投資收益的保證或任何投資建議。指數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