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最新!💥 獲取ProPicks查看哪些策略擊敗標普500指數1,183% 領取40%折扣優惠

油市格局正悄然改變!不僅僅是美國原油產量創疫情後新高

發布 2023-8-28 下午02:22
更新 2020-9-2 下午02:05
  •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美國產量激增,惟交易員對此表示懷疑
  • 美國能源信息署修正統計口徑,進而推升了產量並超過行業預期
  • 美國石油出口不斷攀升,將影響全球,並降低世界對沙特和俄羅斯供應的依賴
  • Investing.com – 目前,原油市場上最具爭議性的問題是美國石油產量。很多原油好友不認同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他們的數據顯示美國最近一周的石油日均產量增加了50萬桶,且還在持續增長,而過去一年卻基本持平。

    (美國原油日線圖)

    (美國原油日線圖)

    美國能源信息署是美國能源部的統計機構,負責負責每周發佈石油市場狀況報告以及大量其他報告,例如月度鑽井產能報告和短期能源展望等。美國能源信息署提供了大量、透明和及時的能源報告,並成為了全球同類領域最受矚目的權威機構。

    於最近一周的石油市場狀況報告中,美國能源信息署報告,截至8月18日止一周,美國原油日產量達到1280萬桶,是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前美國日產量創下1310萬桶紀錄以來最高。

    另外,這1280萬桶的數字也是美國能源信息署更新了報告方法後這三周來最高,EIA於新報告方法下將每周將產量提高了10萬桶。這一新方法是,於統計時,將活躍油井的原油產量判斷為高於開鑽未完鑽油井(DUC油井)的原油產出量。

    因此,修改了報告方法後的數據顯示,儘管美國鑽井平台數量於今年減少了逾15%,惟鑽井產量仍高於之前估計。

    不過,芝加哥Price Futures Group的能源分析師Phil Flynn就此解釋道,

    「今年稍早,美國能源信息署修訂了美國主要頁岩油盆地的DUC油井數量,新增了多年來尚未報告的DUC油井。」

    Flynn指出,美國能源信息署現在認為2021-2022年活躍鑽井的產量可能比之前預估的要高約10%。然而,加上其他關於供應的看跌消息,原油價格連續兩周承壓,結束此前連續七周的上升勢頭,當時美國原油價格升至近85美元的九個月高點,全球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也突破了88美元。

    正當美國能源信息署修改了每周石油產量統計方法的時候,全球石油供應形勢也有所改變。沙特和俄羅斯正在努力降低產量和出口,而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則面臨經濟放緩的問題,進口也有所減少。

    過去一年多,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產量一直大幅低於其產能上限,該國還於7月份宣佈將日產量減少100萬桶,並持續至10月份。同時,據Kpler的資料,本月俄羅斯的日均石油出口量可能減少高達100萬桶,因當局削減產量。

    不過,美國石油產量增加於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市場當前的看升判斷,畢竟除了沙特和俄羅斯的供應外,市場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然後,很多石油好友認為,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新統計方法只不過是美國能源部為幫助拜登政府壓制石油價格的詭計,以避免於2024年總統大選前引發美國國內油價和通脹的激增,進而惹怒美國公眾。

    追蹤能源部工作多年的分析人士認為這種陰謀論純屬無稽之談。紐約能源對沖基金Again Capital的合夥人John Kilduff如此表示:

    「他們是為能源部門和美國人民服務的專業機構他們不會因為總統的意願或者政黨的改變而改變工作方向

    美國原油出口正穩步攀升

    有趣的是,不僅是美國的石油產量,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還顯示美國原油出口穩步增長。

    根據國能源信息署發佈的截至8月18日止周度報告,該周原油和燃油日均出口量達到了驚人的1054.4萬桶,而原油總產量為1280萬桶,表明每天只有225.6萬桶原油用於美國本土消費,餘下82%都用於了出口。

    數據暗示了美國石油生產商在提高鑽井效率的同時,正推升產量以獲得更多的出口份額,而這一現象並未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然而,持續密切關注出口態勢的分析師指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美國的出口大幅增加,顯然是為了滿足可能因沙特和俄羅斯減產而無法滿足的市場需求。

    John Kilduff進一步補充道:

    「一年前,美國的日均原油出口量僅為250萬至350萬桶,然而現在,美國的原油出口量正在持續增長100萬桶。顯然,他們正在準備加大出口力度,以填補沙特和俄羅斯減產留下的供應空白。

    然而,市場當前並不是這麼看,人們現在普遍還是認為全球市場基本只能依賴沙特和俄羅斯的供應。不過,美國的出口數據是得到海關佐證的這可能是石油好友不願討論這些數據的原因。」

    同時,據報道,於產油國減產和對俄羅斯原油的制裁攪亂了油市之際,美國原油出口激增成為了重要的供應來源,並一直在壓低歐洲和亞洲的油價。

    交易員和分析師認為,6月份,S&P Global將美國WTI Midland油價納入Commodity Insights 的布倫特原油基準價格的計算中,不僅刺激了出口增長,還有助於限制布倫特原油以及以之為參考的歐洲、非洲、巴西和亞洲原油的價格。

    (布倫特原油日線圖)

    (布倫特原油日線圖)

    報道稱,截至目前,2023年美國原油日均出口量為408萬桶,高於2022年均值353萬桶。

    最重要的是,美國出口激增還有以下影響:

    於沙特阿拉伯從7月開始以高於主要產油國6月協議的力度加大減產後,美國原油出口緩解了供應短缺的問題。

    不斷擴大的出口表明,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美國原油於全球市場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進一步鞏固了美國於平衡市場方面的作用,尤其是於受制裁的俄羅斯原油出口有限的情況下。

    委內瑞拉和伊朗也可能增產

    儘管俄羅斯和沙特可能聯手,刻意降低石油產量以抬高油價,惟美國制裁名單上的另兩個國家,委內瑞拉和伊朗,也可能於短期內提高原油出口。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在擬定一個提案,若委內瑞拉走向所謂的「自由和公正」的總統選舉後,將放寬對該國的石油行業制裁,允許更多公司和國家進口委內瑞拉的原油。

    儘管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時代對伊朗的制裁依然有效,惟伊朗本周表示其原油產量將於9月底達到340萬桶,而拜登政府並未就此嚴格執行制裁。

    報導稱,伊朗今年的原油出口量已有所增加。Kpler的數據顯示,5月份的原油日均出口量達到四年半以來最高,為154萬桶。而據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資料,到7月份,伊朗的原油日產量已攀升至300萬桶,是2018年以來最高。

    近幾周,華盛頓與伊朗似乎已就潛在換囚和解凍韓國扣押的60億美元伊朗石油收入上達成共識,儘管拜登政府堅持這兩件事沒有關係。

    甚至Phil Flynn於上周五(25日)的一份報告中遺憾地指出,拜登政府給予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生產商的優惠政策比美國能源企業還多,因為拜登於本土推廣綠色能源政策,限制化石能源使用。Phil Flynn認為,於這一過程中,拜登政府縱容了美國的對手。

    他寫道:

    (美國)政府高層常誇讚美國的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實際上,多專家認為,如果對能源行業更友好的政府執政,美國的日產量將比現有水準還會多出200萬到400萬桶。」

    總之,美國石油生產商大幅提高了鑽井效率,並低調地爭奪出口市場,可能會於不引發政府過多干預的情況下,實現提升產量的目標。

    ***

    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任何商品或其相關證券的購買或出售的誘導或推薦建議。作者Barani Krishnan並未持有文中涉及的任何商品或證券。為保持市場分析的多樣性,作者通常會引用他人觀點。同時,為了保持中立,作者有時會提出與主流觀點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和市場變數。

    ***

    如何物色有望大升股價卻很低的優質股?InvestingPro股票篩選器助您一臂之力。快速篩選海量股票,強大功能囊括各項指標,輕鬆挖掘寶藏股票。

    InvestingPro匯聚華爾街分析師獨到見解,全面融納各式估值模型,助力投資者揭秘各隻股票背後的蛛絲馬跡,最大化投資回報。

    開始七天免費試用,解鎖專業數據

    ***

    翻譯:劉川

最新評論

有壓低嗎 不是一直往上噴嗎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