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認真想投資? 邁出第一步,先拿下InvestingPro 五折優惠領取優惠

這行情,外資都扛不住了

發布 2023-5-30 上午08:18

海外股市很是火熱。

納斯達克指數在上周五再度大漲2.2%,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上漲24%,較歷史高峰僅僅回撤不足20%了。再看歐洲,德國DAX指數於5月19日創下歷史最高記錄。再看亞太,日經225指數今日一度大漲2%,再次刷新33年新高。

不過,中國股票資產表現相當拉胯。A股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再創階段性新低。港股方面,恒生指數已經跌破19000,恒生科技指數再破3700點,回到2021年11月中旬的水準了。

對此,上週末不少機構投資人開始討論說,市場指數短期連跌走勢裏面,是否對於經濟定價過於悲觀,開始從估值、後續可能的政策各方面討論博弈反彈的可能性。

到底怎麼看當前的市場?

01

去年11月初至2月初,外資瘋狂流入,助推A股來了一波很扎實的反彈行情。尤其是今年1月4日至2月2日,外資連續17個交易日淨流入,總額超過1500億元。

此後,外資一改此前火熱搶籌態勢,後逐步放緩節奏,4個月時間(2/3-5/26)累計流入僅僅200億元。最近7個交易日,外資大幅流出超200億元,助推A股加速下跌。

從2月初到現在,外資調倉較為明顯。

行業方面,流出排名靠前的包括地產、家電、銀行,金額分別為217.7億元、141.2億元、68.1億元。地產鏈中,減持TOP5的公司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東方雨虹、萬科A,持倉額分別為69.8億元、45.98億元、25.2億元、22.2億元、21.29億元。

減持原因也很簡單,中國地產復蘇節奏比較差,遠不及節前預期那般樂觀。不管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還是商品房銷售,亦或是新開工等核心數據均不斷低於市場預期,且目前尚未見底。而在節前,外資大舉買入地產業鏈,美的、格力在短短數日均爆買60億元左右。

銀行板塊中,減持TOP5為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減持額分別為60.7億元、17.7億元、14.4億元、13.3億元、9.8億元。增持方面,工商銀行增持18.4億元,建設銀行17.9億元。

銀行此前被當成“中特估”的邏輯炒作了一把。短短幾個交易日,中證銀行指數暴漲10%以上,而後很快被打回原形。主要還是因為銀行基本面往下走,因為宏觀經濟持續承壓,會影響其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另外,淨息差方面還有壓縮的空間,雖然一些銀行在負債端降低了存款利息。

經濟承壓,銀行基本面往下,與當時爆炒銀行股相背離。這種背離在很快的時間內被修正。這跟中國移動為首的中特估大票不一樣。它們業績相對穩健,且有向上的預期,疊加高分紅的債券屬性,所以股價回撤很小,整體在高位盤整。

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算是銀行板塊中成長性最好的兩大龍頭,與經濟週期緊密相關,股價接連創新低。

外資加倉方向倒是一些成長性板塊,包括汽車、儲能、鋰電池,加倉金額分別為122.6億元、88.5億元、74.3億元。

加倉理由也不算複雜,主要是這些行業板塊連續下跌之後,估值跌到相對合理的水準上了。比如,加倉最多的是寧德時代,額度高達82億元。當前,寧王PE-TTM僅有24.76倍,位於上市以來的最低水準了。

個股層面,減倉TOP6分別為隆基綠能、美的集團、中國平安、東方財富、招商銀行、格力電器,減倉金額為80.8億元、71.5億元、62.7億元、59.2億元、58.3億元、45.6億元。加倉TOP6為寧德時代、匯川技術、京東方A、邁瑞醫療、恒生電子、瀘州老窖,金額均超過30億元。

綜上來看,外資節後幾個月減倉方向比較明顯,主要圍繞房地產產業鏈。這跟節前的動作南轅北轍。可見,外資也不一定是長期投資,而是基於市場預期邏輯進行交易,不斷根據數據然後修正交易,而不是普通人所想的買入後長期拿著,做所謂價值投資。

02

4月底政治局會議,其實就已經決定了接下來幾個月的行情大方向。高層對於經濟的定調很清晰——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於預期。但同時強調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另外,3月-4月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趨冷,但會議中再次強調“房住不炒”,而上一次會議是沒有提及的。

這暗示了政策會保持定力,短期或不會有更強刺激出來。很快,股市、債市、商品均迎來了一波很流暢的下跌。而在4月底、5月初,市場還一度YY政策會出臺,但又很快修正了其假設。

現在,市場依舊在“弱現實,弱預期”狀態中煎熬。但這種狀態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未來會切換到“弱現實,強預期”的狀態中去。

而這裏的關鍵在於政策什麼時候出來,包括較大力度的降息,亦或是更加激進的財政政策等等。

中泰證券就曾分析,可能有以下情況發生才會讓政策出現較大變化,:1)地緣衝突的重大變化;2)出口數據回落;3)今年就業形勢嚴峻對於穩就業政策的倒逼;4)地產銷售下行是否會引發新的債務和金融風險。

我個人覺得,主要還是看出口,即看歐美經濟情況的進展。如果外需以較快速度下滑的話,而內需又不振,再有政策長遠定力,短期內政策也會出來。現在不出,也是為後面留一些政策空間。

目前看,美國經濟衰退並未如市場預期那麼快。4月份,美國消費支出繼3月份增長0.1%後,4月份躍升0.8%,超出市場預期的0.4%。其中,商品支出在連續兩個月下降後反彈1.1%,服務業支出增長0.7%,主要得益於金融服務和保險、醫療、娛樂、住房和公用事業的增長。

通脹表現也超出預期。4月PCE物價指數環比上漲0.4%,高於預期的0.3%,同比上漲4.4%,高於預期的4.3%。在刨除住房和能源的核心服務成本,即超級核心通脹指標環比增長0.4%,同比增4.6%。

兩個重要數據出爐後,市場預期6月份議息會議加息的概率由此前的41.8%升至71.1%。

美國經濟現實表現還是比較有韌性,但同時服務通脹粘性十足,也意味著貨幣政策會更有壓力,那麼會對後期的經濟以及金融市場會造成更大的威脅。

當前,週邊市場經濟尚可,也意味著外需不會萎縮那麼快,大概率也決定了短期內政策不會那麼快出現。那麼,A股市場還將在“弱現實,弱預期”中承受壓力。

不過,當前市場估值水準確實下滑了很多,拉長看逐漸有了配置價值。據華創證券統計,截止5月26日,全部A股PE(TTM)目前18倍,熊市底部中樞12~18倍,PE中位數25.4倍,底部中樞23-28倍,PB(LF)目前1.6倍,底部中樞1.4~1.9倍,PB中位數2.5倍,底部中樞2.0-2.4倍。

具體到行業和個股,中長期視角看,可以配置的就更多一些了。比如貴州茅臺,當前PE-TTM為32.02倍,如果把業績切換到今年,其實已經只有25倍左右了。估值向下的空間其實很小了。

03

港股更為疲軟一些,分子端主要受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分母端要受到美元流動性的影響。

美元流動性,其實從美元指數的表現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出來。美元指數從5月初的101一路上升至當前的104.26,逼近矽谷銀行破產時的高位水準了。接下來,美國債務規模上限將突破,財政部將在短期內發行數千億美元的美債,將對市場進行抽水,還會讓美元流動性邊際趨緊。

港股分子端則受到國內經濟基本面的壓力。兩者疊加,港股下行的壓力比A股還要更大一些。

但對於港A兩市而言,風險都是漲出來的,機會都是跌出來。接下來,把握好宏觀經濟預期扭轉的拐點,一旦出現,反彈的空間與力度也會更大一些。觀察指標可以盯住10年期國債期貨價格,一旦大幅下跌,或許就要考慮大機會來臨了。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