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和2021年,港股打新是投資者的香餑餑,基本因素沒問題且行業景氣度高的企業,上市首日的溢價空間非常大,在2021年常能看到一只新股單日溢價50%-100%,打新的認購倍數很高,打新投資者的賺錢效應非常好。
但步入2022年後,恒指前10個月跌去37%,即使是港股最優秀的龍頭公司估值都創下歷史低位,港股整體估值被削弱,導致上市新股也難獲溢價空間。
很多企業看市場情緒過差,都選擇暫緩上市計畫,而選擇在2022年上市的IPO也頻頻破發,這讓投資者逐漸對港股打新失去興趣。
具體來看,2018年-2021年,港股IPO市場首發家數分別為205家、161家、144家、96家,這四年IPO數量越來越少。
而2022年港股IPO首發家數為89家,是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數,較IPO家數最多的2018年減少了一半以上。去年7月和12月是港股上市新股最多的兩個月,分別有15家及17家。2022年全年港股IPO市場募資總額為1034億港元,較2021年的3250億港元下滑了68%。
在宏觀環境和市場情緒差的背景下,IPO打新獲得高估值高溢價的難度越來越大,從投資者的角度上看,越多高質量的企業上市才是最好的,而不是一股腦的不斷發新股。
這即會吸走市場的流動性,打新的選擇過多,可能會導致投資者打新資金分流,賺錢效應不佳。若選擇標的少,且質優,市場情緒好,那會是最利於投資者打新的組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次IPO上新家數那麼少的2012年,港股全年收漲22%,新股賺錢效應強,這可能就是與IPO上新的頻次和數量有關。
不過,在2022年11月港股逆轉以來,打新的疲態已發生改變。
去年11月至今,恒指反彈已近50%,科網股漲幅接近翻倍,港股各行各業都在修復過低的估值,好的市場情緒給新股帶來溢價空間,打新投資者的賺錢效應越來越好,頗有2020和2021年打新的味道。
從近期上市的新股來看,打新投資者的賺錢效應不錯,且中簽率並不低。
12月30日,被海底撈分拆出來上市的特海國際,發行價為7元,當天漲幅超42%,且上市兩周股價即翻倍。
當時我們提到過,海底撈的財技滿滿,海底撈將業務分拆上市這一招玩的很熟套,前一個分拆出來的頤海國際就證明過,被海底撈分拆出來的公司,能在二級市場中獲得數倍漲幅的炒作,這是海底撈的厲害之處。
在1月16日上市的美麗田園,獲22倍認購,上市當日收漲53%,一度漲至70%。股價在調整兩天後,仍在上漲,這都是市場情緒好和對新股有好預期的表現。
即使是基本面和行業不太景氣的百果園和樂華娛樂,在上市當日都有不錯的溢價,這意味著目前打新市場的情緒很好。
結語
1月16日,百果園獲12.2倍認購,上市當日漲幅一度超20%,全天收漲7.14%。在上市首日後,百果園股價跌去10%。1月19日,樂華娛樂獲超額認購28.68倍,上市當日漲幅為47%,但股價同樣在第二天開始回調。
這兩個例子也說明,目前打新市場情緒火熱,即使是行業或商業模式不好的公司上市,市場也可能在第一天給出溢價,但上市首日後就會恢復理性。
目前港股正處於復蘇階段,在好的市場情緒下,疊加今年是IPO發行數量最少的一年,這都是利於上市企業獲得溢價空間的。
尤其是從投資者的角度上看,只要行業不差,公司基本面沒多大問題,那參與打新賺錢的概率是比去年市場情緒差的時候要好不少的,中簽長拿不一定賺錢,但目前新股上市首日的賺錢效率是遠高於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