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0和2021年,港股打新是投資者的香餑餑,基本因素沒問題且行業景氣度高的企業,上市首日的溢價空間非常大,在2021年常能看到一只新股單日溢價50%-100%,打新的認購倍數很高,打新投資者的賺錢效應非常好。
但步入2022年後,恒指前10個月跌去37%,即使是港股最優秀的龍頭公司估值都創下歷史低位,港股整體估值被削弱,導致上市新股也難獲溢價空間。
很多企業看市場情緒過差,都選擇暫緩上市計畫,而選擇在2022年上市的IPO也頻頻破發,這讓投資者逐漸對港股打新失去興趣。
具體來看,2018年-2021年,港股IPO市場首發家數分別為205家、161家、144家、96家,這四年IPO數量越來越少。
而2022年港股IPO首發家數為89家,是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數,較IPO家數最多的2018年減少了一半以上。去年7月和12月是港股上市新股最多的兩個月,分別有15家及17家。2022年全年港股IPO市場募資總額為1034億港元,較2021年的3250億港元下滑了68%。
在宏觀環境和市場情緒差的背景下,IPO打新獲得高估值高溢價的難度越來越大,從投資者的角度上看,越多高質量的企業上市才是最好的,而不是一股腦的不斷發新股。
這即會吸走市場的流動性,打新的選擇過多,可能會導致投資者打新資金分流,賺錢效應不佳。若選擇標的少,且質優,市場情緒好,那會是最利於投資者打新的組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次IPO上新家數那麼少的2012年,港股全年收漲22%,新股賺錢效應強,這可能就是與IPO上新的頻次和數量有關。
不過,在2022年11月港股逆轉以來,打新的疲態已發生改變。
去年11月至今,恒指反彈已近50%,科網股漲幅接近翻倍,港股各行各業都在修復過低的估值,好的市場情緒給新股帶來溢價空間,打新投資者的賺錢效應越來越好,頗有2020和2021年打新的味道。
從近期上市的新股來看,打新投資者的賺錢效應不錯,且中簽率並不低。
12月30日,被海底撈分拆出來上市的特海國際,發行價為7元,當天漲幅超42%,且上市兩周股價即翻倍。
當時我們提到過,海底撈的財技滿滿,海底撈將業務分拆上市這一招玩的很熟套,前一個分拆出來的頤海國際就證明過,被海底撈分拆出來的公司,能在二級市場中獲得數倍漲幅的炒作,這是海底撈的厲害之處。
在1月16日上市的美麗田園,獲22倍認購,上市當日收漲53%,一度漲至70%。股價在調整兩天後,仍在上漲,這都是市場情緒好和對新股有好預期的表現。
即使是基本面和行業不太景氣的百果園和樂華娛樂,在上市當日都有不錯的溢價,這意味著目前打新市場的情緒很好。
結語
1月16日,百果園獲12.2倍認購,上市當日漲幅一度超20%,全天收漲7.14%。在上市首日後,百果園股價跌去10%。1月19日,樂華娛樂獲超額認購28.68倍,上市當日漲幅為47%,但股價同樣在第二天開始回調。
這兩個例子也說明,目前打新市場情緒火熱,即使是行業或商業模式不好的公司上市,市場也可能在第一天給出溢價,但上市首日後就會恢復理性。
目前港股正處於復蘇階段,在好的市場情緒下,疊加今年是IPO發行數量最少的一年,這都是利於上市企業獲得溢價空間的。
尤其是從投資者的角度上看,只要行業不差,公司基本面沒多大問題,那參與打新賺錢的概率是比去年市場情緒差的時候要好不少的,中簽長拿不一定賺錢,但目前新股上市首日的賺錢效率是遠高於去年。
(視頻) 炒板塊輪動 快入快走|騰訊(OTC:TCTZF)(HK:0700)趨勢明顯 美團(HK:3690)分注食糊 百度(HK:9888)(NASDAQ:BIDU)走勢強|強於大...
銀行=虛幣,完全不值得投資 (原文在 騰訊啓示錄 Patreon 專欄)世界最大經濟體系,美國,她們又再又又再又再有銀行爆煲。 瑞信CEO曾說"不可以將瑞信與矽谷銀行相提並論,尤...
這星期真刺激,矽谷銀行之後,美國銀行業一周內有3家銀行宣告破產。瑞信危機發酵後,其一年期CDS報價飆升至1000個基點。也令全球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下降,波動性加劇,其中美債市場首當其...
你確定要封鎖 %USER_NAME%?
此舉將會令你與 %USER_NAME% 之間無法看見對方的Investing.com貼文。
%USER_NAME% 已成功加入你的封鎖清單
你剛解除此人的封鎖,必須等候 48 小時後才可再次封鎖。
我覺得這個評論是:
謝謝!
您的報告已被發送到我們的版主審核
留言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