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最新!💥 獲取ProPicks查看哪些策略擊敗標普500指數1,183% 領取40%折扣優惠

全球央行為何狂買黃金?背後原因幾何?

發布 2022-11-16 上午08:47
更新 2023-7-9 下午06:32

作者 | 墨羽楓香

今年,全球風險資產風聲鶴唳,價格一跌再跌,包括股市、匯市、加密貨幣等等。而常人所理解的“避險資產”的黃金也追隨之持續下跌。

3月,COMEX黃金將近2100美元/盎司,本月初一度下探至1618美元/盎司,現有所反彈。現貨黃金較3月峰值一度跌超20%。金價已經連續7個月下跌,創下1968年以來最大的連跌記錄。

金價越發低迷的情況下,全球央行們卻大肆購買黃金。據WGC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各國央行在今年三季度購買了399噸黃金,價值高達200億美元。這是黃金與美元脫鉤之後,各大央行創下55年來最快的速度采買黃金。

一邊金價持續大跌,一邊央行瘋狂囤積。央行們只是簡單的“越跌越買”式的抄底行為,還是說有更大的戰略目標?

01、狂買背後

在WGC公佈的三季度數據中,土耳其央行購買了31噸黃金,最新黃金儲備為489噸。同期,除了央行外,土耳其零售買家對金條和金幣的需求也飆升至46.8噸,同比增長300%以上。要知道土耳其最新通脹高達85.5%,創下24年新高。

排在第二的是烏茲別克斯坦央行,三季度購買了26噸。排在第三的是卡塔爾,於7月購買15噸黃金,是該行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月度購買量。此外,印度也購買了17噸,黃金儲備飆升至768.8噸,位列全球第9位。

三季度399噸黃金中,只有99噸有明確購買對象,而300噸被神秘國際機構掃貨。有市場猜測,可能是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土豪,亦或是俄羅斯、中國。

中國方面,官方黃金外匯儲備為1948噸,且至少3年保持不變。該儲備額位列全球第6位,遠低於美國8133噸以及德國的3355噸。不過從瑞士聯邦海關數據可知,中國在7月從瑞士進口黃金80多噸,創下5年新高。這是6月的2倍多,5月的8倍。

沙特因今年高油價賺得缽滿缽滿,確實也有實力采買黃金。要知道,沙特是阿拉伯國家中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但從2010年開始不再對外公佈其儲備的變化情況。

今年初至今,全球各國央行一共購買了673噸黃金,超過了1967年以來的任何一年的總購買量。要知道,美元與黃金脫鉤是1971年8月15日。

而與此同時,今年全球央行加大力度拋售美債。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止今年8月的12個月以內,包括日本、中國、德國、韓國、瑞士、比利時、加拿大、義大利、新加坡、瑞典等20多個國家減持了不同數額的美債,總計高達3569億美元。

最誇張的是日本。據BWC中文網統計,從3月至今,日本財政部、央行、養老金、主權財富基金以及大銀行在內的官方機構累計拋售了2450億美元的美債,並創下2005年以來最長連續拋售紀錄。

其中,在美聯儲今年第一次加息的3月,日本淨拋售美債高達739億美元,創下單月拋售記錄。另外,今年8月拋售345億美元的美債,是其7月的17倍,現持倉降低至1.1998萬億美元,創2019年12月以來新低。

中國方面,從去年12月至今年6月,一共減持了1130億美元的美債。在7月和8月則分別小幅增持22億美元、18億美元。目前,中國持有美債規模為9718億美元,創2010年以來最低水準。

除了第一二債主外,今年至少有25個主要經濟體淨減持美債。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拋售美債,消耗外儲來支撐本國匯率。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球外匯儲備今年以來縮水約1萬億美元至12萬億美元,降幅高達7.8%。

在我看來,另外一部分原因是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做未雨綢繆的預防。

第一,美國通脹持續高企。雖然美聯儲今年已經連續激進加息6次,幅度高達375個基點,10月通脹仍然高達7.7%,雖然較9月有所下滑,但位居40年來高位。在我看來,這一次大通脹並不是簡單依靠加息就能夠解決問題,讓其回到2%的目標水準。

這次惡性通脹,是由超大規模印錢+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持續混亂等導致。俄烏戰爭極大加速逆全球化進程,即全球化朝著解體的方向去演化,多國均開啟了冗餘供應鏈模式,再也不是過去及時生產模式,全球生產效率下行。過去靠著俄羅斯廉價的能源、中國廉價的商品的2%低通脹時代,其實已經宣告結束。

未來,歐美經濟陷入滯漲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通脹問題有一定可能會跟上次70年代大通脹時代一樣,持續10年以上——為抗通脹瘋狂加息,經濟衰退,央行暫停加息並降息,通脹再起飛,再加息抗通脹,如此迴圈。

美國通脹持續高企,美元實際購買力大幅下降,信用下降。為此,全球央行大幅增持黃金這種硬貨幣,一來可以保值抗通脹,二來可以預防美國債務危機導致的美元債權危機。

第二,避免俄羅斯的覆轍。俄烏衝突後,美國悍然凍結俄羅斯6000億美元外匯儲備。這必然導致全球對美元信心下降,美元地位也會逐步降低。央行們外匯儲備以美債為主的配置格局將會逐步發生一些變化,降低美債額度,進行更加多元化配置將會是必然。一是可以多配置人民幣資產,比如中國國債。二是可以選擇配置黃金。

02、金價怎麼走?

歷來,黃金作為“抗通脹”的硬貨幣。通脹,黃金上漲,通縮,黃金下跌。黃金同股市一樣,均是交易預期。當市場預期通脹加大,金價會上行,如果最終數據證實通脹不大甚至合理,那麼金價就會回落。再者,市場預期出現通縮,黃金下跌,當被通縮被市場Price in之後,稍有通脹回升預期,黃金會立馬被拉漲。

決定黃金中長期走勢的另外一大因素的是名義利率,也就是所謂的機會成本。當名義利率低,即機會成本低的時候,黃金會上漲,反之亦然。兩個因素綜合,即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預期)是絕對黃金價格中長期走勢的唯一邏輯。短期走勢上,可能會有一個避險功能,比如突發戰爭。

今年3月至今,為何黃金會跌這麼多?

3月11日,美國實際利率為-0.41%,位於階段性新低,而黃金期貨價格高達1985美元/盎司。後來,實際利率持續走高,最新為1.78%。而黃金與實際利率成負相關,價格持續下行。(PS:實際利率是按照名義利率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通脹預期為未來5年期預期通脹率來進行計算的)

那麼,接下來黃金會如何演化?我們還是回到最基礎的定價因數上面來。

第一,10年期美債收益率會怎麼走?該國債利率走升,主要受到美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即美聯儲加息。目前,美聯儲已經將聯邦基準利率提升至3.75%—4%。受10月通脹7.7%低於預期的影響,12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上升到80%。明年上半年還將加息,終點利率或將提升至5%-5.5%。

12月份加息幅度還需要評估11月的通脹數據。如果通脹仍有韌性,加息持續超預期的話,10年期美債收益率還將有上行空間。當然,一旦明年暫停加息,亦或是降息,美債收益率應該會提前出現大的拐點,因為市場是交易預期。

第二,通脹預期,怎麼樣?我們以未來5年期通脹率來代替。目前,該指標為2.39%,較4月21日的2.67%有所下滑。整體看,該指標處於2%以上的相對良性的區間。這也意味著市場目前認為未來5年美國通脹將大幅回落至正常區間。當然,這也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得以修正。

我們再看一組數據來佐證——密歇根5年通脹預期。該指標是密歇根大學每月根據受訪者財務狀況、經濟展望看法、消費意願、未來5年通脹看法、實際收入變化等參數,得以編制的信心指數。

今年6月,該指標沖高至3.1%。7-10月則為2.9%、2.9%、2.7%、2.9%。目前看,也整體位於相對良性的狀況中。

在我看來,該指標未來整體會維持比過去2%要高一些的水準,現價沒有大幅下行空間,或許還有小幅上行空間(證偽美聯儲無法控制住高通脹)。

兩個因素綜合來看,實際利率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會有反復,黃金大概率將保持波段震盪的走勢。等到明年(預期)美聯儲確定暫停加息亦或開始降息,黃金將會有良好、充足的上漲動能。

03、尾聲

現在,美債流動性愈發緊張,美元荒現象有一定概率在接下來的加息縮表中爆發。目前,FRA-OIS利差已經飆升至46.5點,創下2020年3月爆發系統性風險前的水準。

我們再看一些見微知著的事情。11月3日,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然飆升至5.1%,後很快拉回至4.7%。要知道,2021年美債市場每日日均平均成交金額為6241億美元,幾百億資金可能也泛不起太大的水花。但這次美債還是來了一波閃崩走勢,發生在亞洲金融市場開盤時間,猜測是日本大幅拋售美債所為。這也讓市場感受了美債市場流動性的緊張。這也難怪耶倫10月會兩次發表對於美債市場的擔憂。

如果接下來不幸爆發美債市場的流動性危機,那麼國債收益率會在短時間內快速竄升,黃金也將同其他風險資產一樣,陷入快速大跌的風險之中。當然,目前看這種發生的概率還是非常之小的。

短期看,黃金確實有可能因避險情緒使然而導致上漲。比如今年俄烏戰爭爆發,2月至3月初,黃金期價從1800美元很快飆升至2000美元以上。但終究還是要回歸到定價因數上面來,現價早已跌破俄烏戰爭時的價格。對於未來的金價表現,上面也給出了我的預期判斷,僅供參考。如果對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拿捏不准,其實現在亦是相對較好可以定投的時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