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認真想投資? 邁出第一步,先拿下InvestingPro 五折優惠領取優惠

警惕海外業務占比高的龍頭

發布 2022-6-23 上午08:22
JPY/USD
-

美聯儲創40年以來最快的緊縮貨幣週期下,日元兌美元一瀉千里,跌破136,較去年高點貶值幅度超過24%,續創24年新低。

即便如此,日本央行對匯率大貶值無動於衷,倔強地持續進行印錢購買國債,與國際大空頭火拼,小心翼翼維持著10年期國債收益率0.25%的容忍底線。上周,日央行購買了10.9萬億日元(折合808億美元)國債,創出歷史最高水準。

香港方面,港幣已經跌到了7.85的底線。由於美元過於強勢,港幣承受了較大的貶值壓力。為了維繫聯繫匯率制度,週二紐約時段,香港金管局再度承接了112.5億港元沽盤。從5月12日淩晨起,金管局已經13度承接沽盤,金額高達957億港元,當前香港銀行體系結餘2417.8億港元。


對此,一網友評價道:

歐洲方面,義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飆升至4%以上,與德國利差擴大至220個基點以上,接近引發決策者採取行動的“危險區域”(250個基點)。基於此,歐洲央行於6月15日緊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應對新債務危機措施。但有硬核分析師Richard Cookson認為:歐央行難解債務危機,歐元“生死時刻”今年將開啟。

2年多前,黑天鵝是疫情,今年是俄烏戰爭,下一個的黑天鵝又會是什麼?

01歐美經濟衰退風險

世界銀行發佈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預計2022年全球增長2.9%,遠低於今年1月預期的4.1%,下調幅度高達29.3%。IMF將其下調至3.6%,較1月份下調0.8個百分點。

美聯儲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央行,將美國2022經濟增速從去年12月預期的4%,下調至3月的2.8%,6月更是下調至1.7%。短短6個月,下調幅度高達57.5%。歐央行方面,在6月9日發佈最新經濟展望,預計歐元區2022年增長率為2.8%,相比去年底的4.2%下調了1.4個百分點。

不管是IMF,還是世界銀行,亦或是歐美中央央行,對於2022年經濟,一而再,再而三下調經濟增速,說明一個嚴峻問題:全球經濟很不樂觀。

海外經濟增長面臨最大的宏觀風險就是通脹。今年5月,全球通脹中位數高達7.9%,是通脹目標2%的3倍,而去年6月僅3.05%。在全球116個國家中,美國8.6%的通脹位列第28名。

德國是歐盟經濟的火車頭。5月CPI高達7.9%,已經連續三個月刷新自德國統一以來的紀錄。生產端PPI進一步飆升至33.6%,創下1949年開始收集資料以來最快的增幅。PPI與CPI 的傳導還有幾個月的延遲,可見德國CPI還遠沒有見頂。 

歐美如此失控的通脹,對經濟的直接衝擊和影響是巨大的。歐元區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落至-22,超過歐債危機爆發的時候,更是逼近2020年剛爆發新冠以及2008年次貸危機的時候。美國更甚,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落至50.2,還要超過次貸危機、1970年代大通脹的時候,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準。

 

“肆虐了兩年多的疫情雖然給人們造成了恐慌,但通脹卻讓人們前所未有地悲觀。”馬庫斯·雅各這樣評價道。

高通脹已經讓不少國家面臨社會動盪風險。在伊朗,因食品價格飆升導致的抗議活動已造成5人死亡。有報導稱食用油、雞肉、雞蛋和牛奶及各種主食的價格上漲高達300%;在英國,上週六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倫敦市中心抗議示威遊行,另外4萬鐵路工人大罷工,要求漲薪(通脹VS工資螺旋效應已經出現);在比利時,6月20日,在首都布魯塞爾,七萬餘人走上街頭舉行遊行示威,抗議高通脹導致的物價上漲。 

英國倫敦示威遊行

為了避免通脹進一步滑入深淵以及可能的社會層面的動盪,歐美央行被迫大幅降息。6月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因5月通脹“例外”加息75個基點,並給出較為鷹派的指引:不排除7月加息75個基點、要堅決將通脹恢復到2%的正常水準、下調未來3年GDP增速,上調失業率。

美聯儲加息如此激進,為過去40年最快最急的貨幣大轉彎。想想看,2018年的加息,一年加息4次,一共才加100個基點,每個季度才25個基點。也就是說,美聯儲現在一個月就幹了2018年三個季度的事,且下個月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也是非常之大的。這也說明一個問題,當前美國通脹惡劣程度可能比我們看到的要更為嚴峻。如果按照1990年計算公式來測算通脹率,現在美國CPI應該是16%

隨著美聯儲加息與縮表,美國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平均利率本周上升10個基點,達到6.28%,此前於13日已跳升33個基點,一周前該利率為5.55%。這創下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利率水準。

當前,美國樓市中位數價格略低於40萬美元,按照平均抵押35萬美元來計算,月供從年初的1962美元上升至目前的2514美元,半年猛增超過550美元,漲幅超過28%。目前,美國住房購買情緒跌到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超過2008年最低落的時候,且今年接下來美聯儲至少還將加息175個基點,意味著按揭抵押利率還將繼續上升,甚至可能突破8%。

高房價(高月供)、高通脹,會較為迅速地瓦解和打擊消費力,讓經濟衰退和房價下跌更快到來。截止4月底,美國儲蓄率已經回落至4.4%,創下20089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此外,美國財政赤字大幅壓降。從去年10月至今年4月,財政赤字僅3600億美元,同比大幅壓降赤字1.57萬億美元。拜登在5月初曾表示,本財年結束前(截止9月30日)還將削減1.5萬億財政赤字。在拜登看來,這也是緩解通脹的一種方式。

另外,新冠疫情還在繼續肆虐。據CDC,6月16日,美國新增新冠感染病例為14.3萬例,新增死亡526人。其中,奧密克戎新變異毒株BA.4、BA.5合併在美國占比21.6%,而5月7日僅1%。新冠對於經濟的衝擊以及供應鏈的影響持續存在。據歐洲疾控中心報告,BA.4、BA.5比之前的毒株傳播得更快,可能導致更多的住院和死亡,它們將在未來幾周內在整個歐洲佔據主導地位,可能導致未來幾周新冠病例的增加。

40年高通脹+40年貨幣大轉彎+財政赤字削減3萬億+新冠疫情持續+俄烏戰爭持續膠著,幾個核心因素大概率決定了美國經濟將以較快的速度滑入衰退,甚至爆發危機。當然,歐元區經濟可能比美國更甚,因為俄烏前線直面歐洲。

02警惕需求斷崖

基於以上綜合判斷,作為A股投資者,一定要謹慎海外營收占比比較高的上市公司,不管是景氣度高、還是普通的行業。謹防海外需求快速滑落,業績大幅變臉,給自己的投資組合帶來巨大風險。

2020年,美國人均消費支出最大的是居住,包括房貸、水電、傢俱、維修等,為8542美元,占比高達35.91%,其次是交通、食品煙酒,分別占比16.02%、13.22%。另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為1712美元,占比7%。 

在經濟滯漲大背景下,人們會趨向於壓縮非必要的消費項,包括終端電子產品、家用電器、汽車等等。(PS:在英國,媒體報導有大約27%的英國人開始少吃飯來應對生活成本驟升的危機)

2022年一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為2.98億部,較去年一季度下滑3000萬部,下滑幅度高達9%。據潮電智庫預測,今年全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不超過10億部,甚至可能只有9億部,較去年最多下滑20%。PC市場,全球一季度出貨量為7790萬台,較2021年同期下滑6.8%,有機構預測2022年全年將下降超過10%。還有電視、汽車均已經呈現較大比例的下滑。這還是在歐美經濟體表現還相對正常的情況下發生的。

立訊精密作為消費電子領域的核心龍頭,海外營收占比高達93%。2021年,消費電子業務收入1346.38億元,占總營收的87.5%,還有電腦、汽車、通信及其他組件,分別大約占比收入的5%、3%、2%、2%。最核心的大客戶蘋果,除了代工AirPods,還在去年拿下iPhone13 Pro40%的代工訂單,佔據了立訊總營收的74%。

然而,消費電子是下一波歐美經濟放緩,乃至危機大潮中最容易受到衝擊的領域。不但是下游的手機巨頭,還包括中游的代工巨頭,比如立訊,以及最上游的半導體需求。

以科沃斯、石頭科技為首的國產掃地機器人,這些年在海外市場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iRobot 占比全球64%的市場份額,第二名科沃斯僅占10%,其次是三星、LG、Neato等品牌。到了2020年,iRobot已經銳減至40%,科沃斯已經提升至17%,石頭(含小米)提升至20%。 

2021年,科沃斯旗下“科沃斯+添可”品牌收入中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占比分別達30.9%和31.7%。石頭科技海外營收占比高達57.63%,公司還計畫未來重點發展美國、歐洲以及東南亞市場。

面對國內以及海外經濟的放緩,兩家巨頭業績已有疲軟態勢。2021年一季度,石頭科技歸母淨利潤相較於處於疫情之中的2020年同期大增150%,Q2-Q4則分別下滑0.54%、-17.01%和-17.8%。今年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速僅有8.76%。科沃斯相對好一些,今年一季度利潤增速為27.2%,但相較於2020-2021年的431.22%、213.51%大幅放緩。

除此之外,國內的CXO巨頭在海外的營收占比也很高。2021年,凱萊英、康龍化成、博騰股份、藥明生物、泰格醫藥海外營收占比分別為86%、83%、78%、75%、75%、47%。

今年2月7日,美國BIS將無錫藥明生物和上海公司赫然列入“未經核實名單”。在該制裁消息影響下,藥明生物當日一度閃崩31%。這一類制裁名單,雖然不像中興通訊、華為、中芯國際那麼嚴重,也不會直接停止供貨,停止交易,但對於穩定的供應鏈應該還是會造成影響與衝擊。

2月11日,信達生物信迪利單抗美國上市被斷然否決。去年12月,萬春醫藥的普那布林慘遭拒絕。一次又一次,FDA對於中國藥企恐怕存在不公平、不公正對待的偏見。另外,美國證監會對百濟神州、再鼎醫藥等醫藥公司悍然列入美國的外國公司法“ 黑名單 ”!

除了醫藥領域,還有中國競爭力強勁的安防領域。據媒體報導,拜登政府擬對海康威視實施與人權相關的制裁,最終決定尚未作出。要知道,海康威視海外收入占比為27%。

不僅如此,美國制裁名單還包括中芯國際、大疆、大華科技、商湯、曠視、科大訊飛、亨通光電、景嘉微、火炬電子、航太晨光、內蒙一機、中天科技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覆蓋的領域包括晶片、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無人機、安防、航空航太等。

前面提到的CXO領域,其實也面臨中美科技脫鉤、中西方關係惡化下的宏觀風險,尤其是接下來歐美經濟陷入泥潭之後,對抗恐怕會更為激烈。

03尾聲

過去很多年,全球經濟欣欣向榮,貿易全球化也很順利。中國一大批企業憑藉著過硬的創新產品以及更低的成本優勢,攻城掠地國際市場,走出了業績增長第二春,包括家電、光伏、手機、安防等等。

但在疫情以及俄烏的衝擊之下,疊加海外主要經濟體需求將快速滑落,逆全球化的思潮越來越明顯。這對於中國有競爭力的龍頭出海其實是不利的,這是我們做投資要考慮的宏觀風險。

海外風暴將要來襲,現在也是時候審視一下自己手中的籌碼會不會受到衝擊了。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