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務在Q1進行了調整,對短期商業化發展不利的進行了關停並轉,未來還會更多進行業務的聚焦,我們還會持續不斷地進行這項工作。”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京東 (NASDAQ:JD)CEO徐雷這樣表達對新業務的態度。
於是,6月17日,未來消費獨家報導了京東內部將再度變陣、京喜事業部將在本月內被拆散的消息,與京東的變革之心兩相印證。然而也是在6月17日,京東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確認,京東正準備進軍外賣服務。
既守且攻,又退又進,京東 (HK:9618)在想什麼?
01互聯網巨頭紛紛轉向,但京東以攻為守
今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紛紛開始對業務進行調整,收縮戰線甚至砍掉部分過度燒錢的部門,重新規劃戰略增長路線和目標。
例如,一季度快手業績電話會上,快手CFO金秉表示““我們對今年內實現季度國內業務調整後淨利潤轉正很有信心,路徑也是比較明確的。”包括愛奇藝、嗶哩嗶哩等互聯網公司在內,都對今年的盈利進展做出了明確規劃。拼多多則在更早前,已經邁入盈利公司行列。
3月23日,騰訊首席戰略官James Mitchell在一季度財報會上直言,公司將陸續退出利潤率較低的商業服務。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互聯網行業正在遭遇結構性的挑戰和改變,騰訊作為其中參與者也會主動進行調整。”可見,這是一次綜合性轉向。
中信建投6月8日發佈研報稱,Q2互聯網公司的廣告、電商等業務仍會受到影響,但降本增效主線下,下半年各家互聯網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報表品質或有明顯改善。
京東亦是大勢一員,京東CEO徐雷在財報電話會中說:“未來京東將持續優化和提升整體的運營效率,追求現金流健康、利潤健康的可持續高品質增長。”
而未來消費報導稱,京喜 APP 、京喜通(原京東新通路)、京喜拼拼將併入京東零售。在合併之前,京喜事業群將進行一系列的人員與業務優化。京東本次優化目的是為了增加集團造血能力,各部門去留,將與本次618期間的盈利狀況息息相關。
消息稱,包括京東健康、京東工業、京東零售等全集團範圍內,若月底未顯盈利跡象或虧損控制能力,都有可能被調整。
2021年四個季度,京喜所在的新業務板塊分別錄得虧損22億元、30.2億元、20.73億元與32.2億元。今年3月10日晚,京東發佈2021年Q4及全年財報,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52億元,遠超市場預期的0.65億元。
京喜是京東發力下沉市場的業務部門。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約5.7億,同比增長20.7%,新增用戶中的70%來自於下沉市場。
3月份,零售V事業群被拆分重組,彼時京喜就被新浪財經報導區域優化,尤其是京喜拼拼業務。據稱,京喜目前已確定僅保留有盈利能力的北京地區,和試點To B的鄭州地區。
整體來看,重新構建業務體系,既符合當前互聯網降本增效、聚焦盈利的趨勢,也是京東在長期投入後,重新思考投入產出效益的體現。
不過,一邊在控制業務,一邊確定進軍外賣,京東的戰略頗有以攻為守之意。在當前局勢下,京東或許不是想打燒錢的新戰爭,也不太可能奮力進攻。
02業務“辭舊迎新”,紅海中是否還有勝點?
《晚點LatePost》最近報導,京東餐飲外賣選擇在鄭州等城市進行試點,目前還未正式上線。而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什麼時候開始做這個,這將取決於我們的能力,以及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建立起一個人才團隊。”
他將重點放在京東的物流子公司,達達快送擁有同城配送方面的“強大能力”上。對此,市場評價可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2021年,網上外賣使用者規模同比增速達29.9%,市場空間足。而京東的基礎建設比較好,京東APP、京東到家等業務模式和流量條件足夠,只需要設計好將外賣餐飲融入同城購業務的方案,很快就能出成果。
另一派則認為,由於美團在閃購零售方面的強大攻勢,使京東產生了被威脅的感覺,加之京東需要新的增長點,這才推動了外賣業務的誕生。並且,這將導致京東再次燒錢,外賣領域再起波瀾,尤其是抖音一直在本地生活領域暗自發展,加上餓了麼,多方可能產生碰撞。
美團CFO陳少暉在2021年業績電話會上透露,2021年美團閃購年交易使用者達到2.3億,總交易額達到了外賣的12%(約842億元)。雙方在即時零售領域確有顯著競爭。
不過,京東既然表明了“聚焦主業,運營效率優化,強調投入比”的主旋律,對外賣的投入理應不會無止境。它更可能更傾向於結合當前的基礎設施與市場回饋,有選擇地佔領一部分市場,測試自身資源的複用能力。
例如像京東在即時零售商超領域的優勢一樣,瞄準品牌餐、員工餐或其它細分項,以可持續運營為目標,而非力爭全面上馬。
京東同城購業務部成立於3月,整合了原京東零售-全管道到家業務部以及技術與資料中心-全管道生態部部分職能,其中包括同城生活業務部以及同城餐飲業務部。
然而,京東的主要挑戰在於,餐飲外賣領域的長尾效應還要遠遠強于商超店,這意味著更大的市場開拓和維護壓力。京東,包括旗下即時零售業務的配置,能否滿足需求,以及京東自身的戰略定位、投入意願,將明顯左右外賣業務走向。
2018年,滴滴曾在9個國內城市上線外賣業務,一度獲取有效市場份額。但最終,由於缺乏競爭力和可持續運營可能,業務很快關停。
此刻,京東尚未真正直上市場挑戰,進退仍在它一念之間。但無論如何,今天的互聯網公司,必然不會走曾經大開大合的路子。把握住高效、良性發展思維,才是它們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