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奕衡)
Investing.com – 2021年,美元指數漲超6%,霸氣十足。而今年迄今,在短短五個月的時間裡,美元指數已經漲超8%,再次宣佈王者歸來,引得歐元、英鎊、日元等一眾“小弟”競折腰。
俄烏衝突引發避險買盤
由於美元是全球頭號儲備貨幣,且美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均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加上歷史上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令黃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都用美元計價,所以美元就逐漸成為了避險貨幣。
美元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美金”,意為美元和黃金一樣保值。
今年2月,隨著俄烏衝突的爆發,全球金融市場遭到血洗,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避險資產美元獲得青睞。同時,俄烏衝突對歐洲經濟的衝擊頗大,一定程度上打壓了歐元和英鎊等歐系貨幣,提振了美元。
目前,俄烏衝突距離爆發已經有2個多月的時間了,其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但是美聯儲接過了衝鋒的大旗。
美聯儲加息提振美元
今年3月,美聯儲在新冠大流行爆發後首度加息25個基點。5月,美聯儲更進一步,宣佈加息50基點,並表示將在6月1日開始以每月475億美元的步伐縮表,並在未來三個月內逐步提高縮表上限至每月950億美元。
美聯儲不僅開啟了加息週期,而且貨幣政策緊縮的步伐在不斷加速。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加息75個基點並不在決策者的考慮範圍之內,但是市場並不買帳。美股在短暫的反彈之後再次暴跌,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早已突破了3%。
不論是加息、收益率上升和美股暴跌引發的避險情緒都對美元有利。
利多出盡,美元即將見頂?
隨著俄烏衝突告一段落,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表示將來不會大幅加息75基點,許多分析師預計:前期已經大幅上漲的美元或將失去動能,未來或有見頂的可能。
這一觀點看似合理但是無奈對手太弱。
美元指數是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其中歐元所占的權重最大,高達57.6%,其次是日元13.6%和英鎊11.9%。
目前除了英國央行已經開始加息之外,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依舊維持寬鬆政策。尤其是日本央行,近期遭到了日元和日本公債的大幅拋售,日本央行多次宣佈不限量購買公債也未能挽回債匯雙殺的局面。歐洲央行雖然傳出在今年加息的可能,但是目前已經遠遠落後于美聯儲,而且俄烏衝突對歐元區經濟的衝擊還將會持續。
同時,想要拉升本幣阻止美元上漲又談何容易。對經濟增速下滑的擔憂正令不少央行投鼠忌器,尤其是歐洲和日本央行,他們對收緊貨幣政策十分謹慎。許多人已開始預期,歐元可能將壓低至與美元平價,達到2002年的低點,而美元兌日元則將漲至1998年的水準約140-145之間。
通脹將是關鍵
本週三,美國最新的通脹資料4月CPI即將公佈,目前市場預期同比將增長8.1%,較上個月的8.5%出現放緩,同時預期核心CPI也將從上個月的6.5%放緩至6%。環比方面,預期將從上個月的1.2%放緩至0.2%。
若公佈的資料符合預期,將預示著美國通脹或已見頂。美聯儲未來激進加息的壓力將會得到緩解,股市也將受到提振,美元將面臨回檔。但是若美國通脹再次爆表,美元將勢不可擋,並再次迎來爆發。
尾聲
美國前財長康納利在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的首場十國集團會議上曾表示:“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難題。”
美國正在利用美元的升值來將國內創紀錄的通脹轉移到全球。假如通脹見頂,美元升值的必要性也將減弱。所以,4月的CPI或將決定未來美元甚至美股的走勢,投資者不妨等局勢明朗後再做打算。
【歡迎關注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