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是指引全年政府工作的重點方向,也是我們看清宏觀形勢,理解國家經濟發展計畫並從中挖掘貫穿全年的投資機遇的盛宴。
這一次工作報告的目標大多數與上年度差別不大,但整體上透露出的信號基本上偏好於預期。2022年中國經濟將實現“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之勢,不僅體現在GDP增速5.5%、CPI增速3%等目標上,還體現在財政、行業政策上很多超預期的執行目標層面。
這在當下國際形勢嚴峻,疫情衝擊持續干擾等更複雜環境背景下,這一串串數位目標顯然十分不易,透出了國家對於提振經濟的強大決心。
同時,目標越大,也意味著要做出的努力越多,這對於廣大股民來說,也意味著投資的好機遇也越多。
GDP目標5.5%的關鍵意義
別看這一資料相比去年有所調低,但背後的難度一點也不小。
首先,通過大力度逆週期調解包括貨幣政策寬鬆、財政和行業政策的大力度刺激,2021年的GDP結果是8.1%,這對今年形成了高基數、刺激效果邊際消退的壓力。
而今年國際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升溫,全球經濟復蘇不確性風險加大,同時疫情衝擊依舊嚴峻尤其香港疫情爆發和內地散點式疫情持續出現,對經濟及社會活動帶來明顯不利影響。
去年四季度GDP增速降至4%可以看出,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出現需求收縮、預期轉弱不利跡象。在這種情況下,5.5%的目標已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但這也意味著國家為了完成這一任務目標,必須要出臺更加積極且保證有效的政策支持,這些政策一定會更加細化具體、有針對性,並且貫穿全年。
而在複雜宏觀環境下,今天的一季度開局預期不太順,那麼越往後的壓力就越大,如果海外宏觀局勢不再激化,那麼可以預計二季度開始很多政策都要加快推進落地,有可能走向新一輪的復蘇了。
中央基建加大力度,轉移支付增加1.5萬億
截至目前,投資、出口、消費依然是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但2021年的消費整體較弱,出口又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所以今年的重點工作出了繼續想辦法拉動消費,保障出口外,關鍵還繼續需要靠加大投資這駕馬車。
而投資這駕馬車中主要圍繞地產、基建、製造業這三大核心,現在地產已經托底經濟的老路子肯定不能再走了,所以除房地產外的新老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會是政策的重點方向。
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相比2021年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7.8%,今年的力度堪稱巨大。
同時,今年國家確定財政赤字率2.8%,比去年下降0.4個百分點,儘管降幅較大,但實際已經非常給力。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2021的財政運行分析報告,2021年:
一本賬(一般公共預算)實際赤字率2.4%,比預算的低0.8%;三本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實際赤字率1.7%,比預算的低1.5%;四本賬(三本賬+社保)實際赤字率0.9%,比預算的低2%。
而另一方面,得益于去年上游國企盈利狀況大幅超預期改善,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和社保也全都超預期增長,給財政收入帶來很強力支撐,所以儘管今年的2.8%預算赤字率比去年下降,但在財政支出規模還要多出2萬億元。
所以才有如此大手筆的新增轉移支付。
這意味著,畢竟儘管今年安排的3.65萬億專項債和去年差別不大,但在大規模的轉移支付下,實際上對搞基建的貨幣支撐還是非常給力的。
這是為什麼國家從去年開始就高調要求加速推進重大專案,和適當超前搞大專案的底氣。
另外一個亮點在於,中央財政增加的轉移支付規模要重點向困難地區、欠發達地區和減稅降費減收比較多的地區傾斜,支援資本向中西部、東北地區投資方面也有明確指示,西部的一些專案可能會得到更多政策扶持。
這也是近期“環保水利”、“東數西算”概念持續火爆的原因。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在縣域、鄉村層面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推進,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穩步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這些也都是比較關鍵且比較方向明確的新題材。
有錢、有政策,今年只要地方用心推進,實現穩經濟的目標還是很有希望實現的。
而這對於資本市場,也是意味著大基建、新基建等概念的將會是今年的一條明確主線,連帶的低下很多上下游產業鏈都會持續受益。
CPI目標3%,任重道遠
在去年,CPI增速目標為3%,但結果只有0.9%,儘管與疫情的衝擊和豬肉價格大幅下跌有關係,但居民消費的需求持續收縮是不爭的事實,這進而反過來又導致上中游的投資意願轉弱。
現在,居民消費需求收縮成為了國民經濟健康迴圈的制約因素。
今年的外迴圈壓力肯定還會很大,內迴圈就更加要求穩健轉起來。
相比GDP增速目標,CPI增速目標的差距更大。去年消費不振不僅是物價干擾導致,更是疫情導致消費活動、消費場景的大幅度收縮所致。在如今疫情依然持續出現的背景下,要提振全民消費的難度無疑是極其大的。
所以今年任務重心一定也是要圍繞“促銷費”大力展開。並且為了避免去年的情況,今年一定會吸取教訓經驗,探索更加具體有針對性和有實際效果的措施出來。
報告對穩定和擴大消費指出,要“多管道促進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費能力。”解讀起來,大概意思可能會包括鼓勵民間創業,甚至之前比較熱的地攤經濟、夜經濟、直播經濟等領域都可以。而完善收入分配,則可以靠減稅、或指導商業平臺或公共服務平臺降費降傭,現在也在做了,比如前幾天的某平臺降低傭金提成事件。
在擴大消費場景,報告指出要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這些都是新路,但在互聯網反壟斷和疫情到處嚴控環境下很難脫離線下開展,具體可以怎麼做,報告也沒有具體說清楚,留給大家空間。
不過傳統的鼓勵消費政策不會少,比如去年大家都擔心汽車消費補貼問題,今年這個擔心可能沒必要。不僅在汽車,其他智慧家電下鄉方面都可能會延續大力度消費補貼政策。
無論哪一種,我們起碼都可以預期今年在居民增收和擴大消費方面一定會有更多可觀的利好。
回到投資,現在的消費股,在上游成本飆升,下游消費持續難以提振的雙重倒逼下,業績整體出現下滑,股票估值隨之出現了大幅度的回撤。
儘管經濟下行趨勢很難突然扭轉,但大多消費行業有剛需支撐,就算股價持續弱勢運行也不必要過於悲觀,起碼會給未來的成長跌出價值。另一方面年內也可能會迎來不少政策面的利好驅動,資金有可能來回炒作。
減稅: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並舉。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這個力度很大,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尤其是直接減稅重點向製造業、小微企業傾斜,特別是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擴大研發投入加計扣除範圍和計提比例,啟動企業內生活力和創新能力。
報告明確指出,延續實施扶持製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並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範圍。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再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小微企業的存量和增量的留抵稅額全部退還。
這對中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個非常大的利好,反應在財務報表上這是實實在在的利潤,而反應到資本市場,尤其是“專精特新”、“北交所”這些概念,一些業務底蘊強、賽道好的企業可能成為受追捧的新星。
尾聲
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之所以意義重磅,是因為它能為資本市場的投資指明最確定的方向。
今年內外宏觀環境都非常複雜,經濟形勢壓力不小,導致穩健同時兼具確定性的投資領域相比往年少之又少。在這種情形下,緊緊抱住前景確定、增長空間穩健的主線成為所有資金的不二之選。
上述所談到的領域僅是報告中的一小部分,大概也就是探討了一些可能會成為主線的大方向,如果需要尋找更加具體的投資方向,還需要非常細緻的認真讀幾遍報告下來。
總體的來說,政府設定這樣的目標,肯定是有足夠的把握和信心,以及足夠有誠意的舉措。所以其實我們也不用太擔心目標到底行不行,我們只需要關注有哪些機遇就好。
投資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