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SEHK:1876)去年招股上市時備受關注,惟今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威脅。百威亞太在疫境中表現如何?長線投資價值仍吸引嗎?以下由三大角度拆解:
疫情打擊沉重 百威亞太公布今年首季營運數據,總銷量及收入分別大跌42.3%及39%,銷售情況相當不理想。
儘管集團已採取成本控制措施,在銷售、行政等方面節省成本,但營業額急挫,成本控制措施成效被抵銷,正常化除息稅前盈利下跌了94.8%,股東應佔盈利更轉為虧損。
簡單來說,疫市來襲期間,百威亞太可算是毫無防守力。
銷售渠道間斷 百威亞太業務大倒退其實是無可避免的。疫情先在亞洲地區急速擴散,百威亞太多個重點市場均受嚴重打擊。莫論封城措施下酒吧等重要銷售渠道接近中斷,大眾外出娛樂消費意欲大減,飲用的酒精產品需求自然受挫。
以韓國為例,2月下旬大邱市疫情急速惡化,雖然大邱市以外地區並沒有嚴厲的硬性管制措拖,但百威管理層亦指出,即使韓國大部分地區如常經營業務,需求仍因大眾保持社交距離而顯著下降。百威亞太將韓國地區歸類為亞太地區東部業務,分部收入在首季錄得了20.8%跌幅。
百威亞太的重點增長市場——中國所受打擊更顯著,期內收入下跌45.4%。這或可歸因於中國疫情惡化狀況較韓國為早,1月底已局部實施人流管制措拖。夜間娛樂場所陷入停頓狀態,餐飲業踏入寒冬,百威亞太的銷售渠道嚴重受創。
升級策略持續 事實上,疫情並非管理層的可控因素,而百威亞太所承受的沉重打擊,不會削弱集團的品牌優勢。
百威亞太首季的整體營運表現雖差,但並非毫無可取之處。集團總銷量按年跌42.3%,而收入跌幅卻只有39%。這反映每單位銷量的定價有所提升。事實上,百威亞太整體的每百升收入在疫境中錄得5.7%增長。
其中一個重要貢獻因素是,集團在中國的產品組合持續高端化,高端產品定價較高,每單位銷售所得收入自然提升。長線而言,高端產品的較高毛利率更可強化集團盈利,惟疫情對銷情所造成的打擊實在太沉重,升級策略的盈利能力改善作用未有彰顯在首季成績之上。
結語 疫情雖然帶來沉重打擊,但這外來威脅無損百威亞太經營的優越品牌。展望未來,中國市場的升級空間依然龐大,擁有優越品牌組合的百威亞太在開拓高端需求方面有優勢,長線投資價值依然吸引。
編輯:Yan
延伸閱讀
- 一文拆解青啤低位反撲6成之謎
- 百威亞太能否渡過衰退?
- 哪隻股票較優質:維他奶 vs.百威亞太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