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啤酒商難靠手工啤改善業務

發布 2020-3-1 下午03:35
© Reuters.

Molson Coors收購Atwater Brewery的交易是啤酒業困境的縮影。

這項交易表面上似乎很合理。消費者熱愛手工啤酒,因此Molson Coors Beverage(NYSE:TAP)收購了一間名為Atwater Brewery的小型手工啤生產商。此舉為前者帶來急需的即時「補強型」(bolt-on)增長。由於2019年整個行業收入大跌,Molson Coors的收入在剛結束的財年預計亦將略降,盈利跌幅更令人擔憂,預計將跌15%。

認為投資手工啤市場是最佳出路的投資者,最終可能會失望而回。手工啤行業就像幾年前規模更大的主流啤酒業一樣,正面對强大的不利因素。

手工啤熱潮已退卻 十多年前,手工啤酒的時代終於到來。年輕消費者厭倦父母一輩喜歡的啤酒,例如是百威英博(NYSE:BUD) 旗下的百威(Budweiser)和Molson Coors旗下的知名品牌康勝(Coors)等,口味變得挑剔,並轉而尋找一些獨特的啤酒。手工啤因而成爲這群消費者追捧的產品,推動市場由2005年起呈爆炸式增長,直到2014年才開始放緩。即便如此,手工啤的銷售額和在美國啤酒市場的份額在2016年仍繼續緩慢增長。

然而,就如衆多消費產品一樣,好事過頭反成壞事。2019年的最終數據仍在統計中,而在2018年方面,美國啤酒釀酒商協會(Brewers Association)報告稱,手工啤的銷售額稍微增加4%,而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手工啤酒廠和微型啤酒廠的啤酒銷售額下降0.4%,與前幾年的雙位數增長率差天共地。

手工啤酒廠的情況是不幸中之萬幸。市場研究公司IWSR指,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美國的啤酒總銷售額下跌4.6%,主要是受上述主流品牌康勝和百威拖累。如此看來,涉足似乎能站穩腳跟的手工啤公司,總比甚麼都不做要好。

不過,美國的手工啤酒行業之所以停滯不前,可能完全是由於小型啤酒廠激增而造成。到2018年,美國已有7,346間手工啤酒廠和微型啤酒廠投入運作,數目幾乎較四年前的3,814間增一倍。啤酒廠急於加入這股手工啤熱潮,造成現時過多小型啤酒廠在高度分散的市場中爭奪更小的份額,惟市場的增長已不復當年勇。

既不是進攻的時候,也不是進攻的方式 這樣的大環境並沒有妨礙Molson Coors和百威英博等大品牌在手工啤市場尋求更多商機。除了前者對Atwater的收購外,去年百威英博亦宣佈收購Platform Beer及收購尚未持有的Craft Brew Alliance股份。 Boston Beer Company(NYSE:SAM) 在2019年亦收購了Dogfish Head Brewery。

然而,這些大品牌進一步涉足手工啤市場只會令行業的問題加劇。Harpoon Brewery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Daniel Kenary解釋,「這種無法持續的熱潮將帶來巨大的後遺症。」他補充指: 「這些快錢流走的速度將會跟流入時一樣快,再次從另一個方向扭曲經濟。那些以爲能永遠一帆風順的啤酒廠會猛然醒悟。」

此外,行業還存在一種不知名的因素。換句話說,手工啤酒的魅力和價值在於其尚未被巨型啤酒廠商品化。同樣,Molson Coors和百威英博等大公司亦並非為應付一衆銷量相對較低的品牌而建立。

大型啤酒品牌似乎都了解自己的主要弱點。百威英博北美釀酒主管Travis Moore最近在接受《Food Dive》採訪時表示: 「我們必須在管理複雜性方面做得更好,但這正是消費者現在需要的。」 Molson Coors發言人Marty Malone亦慨嘆公司面對的複雜困境,他解釋:「Miller Lites和Coors Light的需求仍然强勁,因此我們仍在投資這些品牌,事實上是加倍投資,但同時我們亦想確保有更廣泛的產品組合,從而滿足消費者趨勢。」

意識到這些問題是個好開始。不過,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這種意識是否能讓啤酒整體銷售額回復增長,又或是能否避免手工啤的銷售額出現負增長。

啤酒公司的重點 造成啤酒業疲弱的原因很可能超出行業的控制範圍,而這種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啤酒釀酒商協會的首席經濟學家Bart Watson在去年年底表示: 「就整個啤酒行業而言,我認為人口結構或價格動態變化不大,因此阻止銷量持續下滑似乎是項長達十年的挑戰。」

若其所言屬實,那Molson Coors最近的併購浪潮可能又是另一個代價高昂的失敗計劃。這肯定無法顯著改善公司的形勢。近日有意透過收購手工啤酒廠擴張的Molson Coors競爭對手亦然。這些公司的反彈仍將依賴非啤酒產品,如酒精蘇打(hard setlzer)。

延伸閱讀

  • 百威英博收購Craft Brew Alliance隨時觸礁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