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虹半導體:內地半導體「二哥」短期難翻身

發布 2020-2-25 下午01:45
© Reuters.

港股之中,主力生產芯片的公司有兩家,一家是較多人認識的中芯國際(SEHK:981),另一家則是華虹半導體(SEHK:1347)。

中芯研發投資巨大 兩家公司遭受的待遇不同,故有各自分工。中芯國際被中央「欽點」成為國家的芯片製造工廠,公司幾乎不計成本地作出鉅額資本開支及研發新製程。中芯國際於2020年預計的資金開支達31億元(美元.下同),但2019年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的利潤分別為1.15億美元及8,873萬美元,相當於一年時間投入近8年的利潤。

巨額投入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拉近與台積電(TSMC)、英特爾(Intel)及三星(Samsung)世界三大晶片生產巨頭的技術差距,從而實現「自主生產」。然而,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長期在「每年投入八年利潤」的燒錢情況下自然生存,最終也須依靠「大水喉」介入。事實上,中芯也享受被國企資金支持及政府補貼的狀態下生存。

不過,在投資者角度,買入中芯的原因,已不再是看財報及基本分析,而是到底中央扶持中芯的決心。

華虹半導體技術相對落後 至於華虹半導體,由於規模原因,沒有受中央大力扶持,故此很早放棄「製程競賽」(據公司業績顯示,製程最先進為0.13微米,即130納米。作為對比,台積電準備量產5納米,中芯國際量產14納米。行業中,製程減少一半,等於升級兩代,即中芯國際與台積電有三代的差距,而華虹與中芯的技術差距,約6代),故將重心放在生產仍有盈利能力的晶片之中。

不過,隨著產能使用率長期在高位,而公司持續盈利下,故有擴產計劃。公司在無錫建設的12吋生產綫開始生產,但在會計原則下,卻成為盈利大幅波動的原因。

工廠開工後,便開始扣減折舊,但半導體工廠需時作調較及試產,早期收入不高,導致產能使用率及營運效率下降,大幅影響公司毛利率及純利。事實上,華虹半導體第四季度的業績顯示,公司收入按年減少2.5%至2.43億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4%,下跌7個百分點至27%,加上經營開支大幅上升下,最終純利僅得1,402萬元,按年下跌7成。

公司預期,屬淡季的第一季度,收入約2億美元,毛利率約21%至23%之間,與第四季度的數字比較,加上武漢肺炎肆虐下影響電子消費產品的銷售,相信該季度會出現虧損的機會極高。

結語 可以見到,隨著新廠開工,反而成為公司業務大幅轉差的原因。短期而言,華虹半導體並非適合投資者選擇,但投資者仍可留意中央會否出手注資、公司新廠的營運效率能否持續提升,從而拉高毛利率等因素,決定入市機會。

延伸閱讀

  • 為何中芯國際不宜沾手?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Wu Chung Pong為證監會持牌人,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