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各行各業哀鴻遍野。其中餐飲行業叫聲最大。西貝老板一句貸款也快發不起員工工資,讓銀行火速為其授信。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同為服務行業,同為受害重災區的美發行業卻唯獨悶不做聲。美發店都開不了門,難道美發企業不虧錢嗎?
餐館之類還可以開通線上外賣自救,理發店可沒辦法線上理發。「北京電視台主持人也該理發了」的梗成人們的共識。
其實從近期的人們呼聲看,大家都在懷念Tony老師,對於美發行業期許遠高於餐飲行業。
不過不要著急,美發行業也在有序復工。
北京美容美發行業協會官網顯示,北京市美發行業已經逐漸開始復工。「二月二龍擡頭」當日,可以接受消費者「二月二」的理發預約。
財華社梳理發現,一些知名美發連鎖機構品牌都在營業名單内,如吉米造型、四聯美發、東方名剪、時尚殿堂等。
國内美容美發行業4000億規模,錢都被誰賺走了?
不要小看身邊的美發店,這是個大市場。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美容美發行業規模達到3512.6億元。
美容美發行業已經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遊、通訊後,居民的第五大消費熱點,而且行業正處於穩定上升期。
預計未來五年内,中國美容美發行業市場規模將維持4.6%的復合增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
這個規模目前跟國内保健品、生物醫藥、化妝品等市場規模大致相當,所以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不過美容美發行業市場規模雖然龐大,但行業競爭格局分散,始終沒有像其它行業一樣產生巨擘。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内從事美容美發行業的企業超16萬家,其中個體工商戶超15萬家。總體來說中國美容美發行業整體屬於小投資,大市場型服務行業。
從地域上看,美容美發行業在華東地區分佈數量最廣,其在全國佔比高達31%,其次為華中、華南、華北、西南、西北、東北。
「大市場,小投資」格局下,超16萬家企業處於殘酷競爭之中。不過雖為有巨頭產生,但行業頭部企業也有成色不錯的。
如曾經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東田時尚,在2014年營收就已經達到2億元,可惜的是後面公司就於2018年終止上市。
此外,木北、文峰、審美等連鎖品牌也都在具有知名的品牌、品質與服務,有望獲取更多市場份額。
但這些頭部公司的市佔率不夠集中,行業仍以中小型機構佔大多數,整個產業模式的提升和改造還遠遠沒有完成。
Tony老師難一家獨大,美發產業鏈歐萊雅等星光璀璨
雖然美容美發行業難有巨頭產生,但反觀行業產業鏈,上遊企業歐萊雅、威娜等大品牌林立。
以歐萊雅為例,公司創辦於1909年,初創階段主要生產美發產品。最為代表的是合成染發劑。
其實貫穿歐萊雅成長全過程,公司始終沒有放棄美發產品。1940年,歐萊雅成立藝術與發型學員,增強歐萊雅品牌在發型師中的影響力。
公司還強化與護法沙龍渠道合作,推出活性冷燙發產品,並不斷創新染發、護法產品。
雖然歐萊雅現在已高端護膚品為主要營收,但在2019年4季度,卡詩取得雙位數增長。
其護發產品驅動下,其專業產品業務板塊期内可比收入增速為3.9%,較2019上半年有所改善。
上遊產業鏈公司熠熠生輝,也讓服務終端客戶的Tony老師們難出風頭。進到一家理發店,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在選擇用什麽樣的藥水燙發,而非是關注這個美發品牌。
綜合來看,美發行業的Tony老師想要出人頭地,還需要打造品牌。剪個頭動辄100元,燙發更貴,可見理發店毛利率並不低。
行業需要的更多的是如何取得客戶信任,吸引長期用戶,並擴大經營,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