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年的電力行業喜憂參半。宏觀勢頭偏弱、長債利率下行、下游需求景氣度依然較高等提升板塊配置價值,但沿海市場交易電價開始迎來火電衝擊週期帶來的下行衝擊;電源間盈利趨勢和市場表現或分化較爲明顯,在供給衝擊中能夠維持電價穩定的水電以及底層資產回報仍處於高水平的核電仍能通過自身的經營穩定性而得到市場青睞;新能源消納矛盾已經不容迴避,運營商盈利正受到擠壓,需要政策端發力以逆轉市場預期和穩定投資回報。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新需求動能引領,預計2024~2026年用電量增速分別爲7.0%/6.1%/5.8%。
製造業中汽車製造等高端製造及新興行業用電量伴隨行業發展持續增長,服務業中充換電服務用電需求伴隨電動汽車滲透率提升而持續攀升,以及工業、建築、交通部門電能替代持續推進貢獻用電增量,國內用電需求增長動力充足且具備可持續性,預計2024~2026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分別達到7.0%/6.1%/5.8%。
火電供給週期來臨,電源間經營及市場表現或分化加大。
根據各省發改委數據,2022~2023年,國內新覈准煤電裝機約2.1億千瓦,這部分火電裝機普遍將於2025~2026年進入裝機投產週期。2025~2026年,在火電裝機密集投產的供給衝擊影響下,預計沿海省市火電裝機和火電發電量基本平衡的局面被打破。估計沿海省市消化供給衝擊或需要3~4年,市場交易電價相應面臨下行價格壓力。供給衝擊影響在不同電源間有所分化,火電受衝擊劇烈,龍頭大水電仍能保障電價穩定,核電電價略受衝擊但仍能保障底層資產回報處於較高水平。
消納矛盾持續上升,期待政策端發力改善綠電預期。
新能源發展迅速,而資源區消納能力有限、靈活調節資源不足與特高壓外送通道建設滯後,消納問題正變得尖銳化。需要政策端出臺措施以改善運營商盈利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港股綠電企業估值已有明顯壓縮,政策端若明顯調整或帶動釋放估值彈性。
投資策略:聚焦四條主線。
水電及核電等長久期資產,充分受益利率和回報預期下行;港股低估值綠電,估值具有安全邊際且後續存在政策改善預期;具有資源稟賦優勢或商業模式優勢的精選細分,如海風、煤電一體化等;受益數字化和新型電力系統日益融合的新場景及新模式,如虛擬電廠、微電網、源網荷儲等。
風險因素:用電量大幅下滑;來水不及預期;煤價大幅上行;上網電價超預期下調;風光造價上行與收益率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