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將重點推動數據產業與無人駕駛、低空經濟等融合發展

發布 2024-12-31 下午08:17
© Reuters.  國家數據局:將重點推動數據產業與無人駕駛、低空經濟等融合發展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31日上午,國家數據局舉行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關於推動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和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相關情況。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表示,數據領域是產業變革的焦點領域,也是孵化培育未來產業的沃土。我們將重點推動數據產業與無人駕駛、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數據密集型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數智融合技術創新,在未來產業競爭中加快謀篇佈局、搶佔發展先機。

國家數據局數據資源司副司長張慧星表示,推動數據產業發展要堅持技術和數據雙輪驅動,圍繞數據採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等各環節,做強數據技術企業。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創新支持政策,建立數據企業培育庫,支持數據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推動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體系。

文字實錄如下: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 陳榮輝: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對數據工作的關心支持。近期,《關於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先後印發實施,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今天,我們重點就文件的背景、主要內容和後續工作安排,與大家作交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等作出重要部署,爲加快發展數據市場、培育壯大數據產業指明瞭方向。數據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重要資源,是新型生產要素。隨着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持續迭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不斷加快,圍繞數據要素開發和價值挖掘的企業開始湧現,以技術和要素雙重驅動的數據產業形態正加速形成。總體上看,數據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據全國數據資源調查顯示,全國4成數據僅被存儲而未使用,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質效有較大提升空間,數據產業生態還不完善,需儘快破題起勢,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潛力。三個文件的政策主線、主要內容和預期目標總體可概括爲“三個緊緊圍繞”。

第一,緊緊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目標。一方面,立足盤活存量,賦能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我們推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發展數據產業,就是要推動數據要素與生產工藝、行業知識、傳統要素深度融合創新,促進傳統行業效率提升、流程再造、組織重塑,將數據產業創新力轉化爲現實生產力。另一方面,立足做優增量,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推進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發展數據產業,都是培育新的增長點,我們提出,到2028年形成不少於100個數據空間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帶動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到2029年,數據產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5%。同時,數據領域是產業變革的焦點領域,也是孵化培育未來產業的沃土。我們將重點推動數據產業與無人駕駛、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數據密集型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數智融合技術創新,在未來產業競爭中加快謀篇佈局、搶佔發展先機。

第二,緊緊圍繞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工作主線。出臺數據產業、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可信數據空間三個政策文件,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的具體舉措,是一組政策“組合拳”。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是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主陣地”。我國擁有超1.8億經營主體,激活企業數據價值,是要素市場建設的重中之重。我們聚焦破除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堵點難點問題,從健全企業數據權益實現機制、培育企業數字化競爭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了13項具體措施,激發企業供數動力和用數活力。數據企業是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的“主力軍”。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離不開繁榮活躍、競爭有序的市場經營主體,離不開強有力的數據產業支撐。我們圍繞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業規劃和政策保障,通過8方面22條具體舉措,優化產業佈局、培育競爭主體、促進技術創新、健全產業生態,促進數據企業成長。可信數據空間是實現數據資源規模化利用的重要數據基礎設施和載體。面向個人、企業、行業、城市、跨境五大關鍵場景,立體化推進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打造“數據可信管控、資源交互、價值共創”3大核心能力。到2028年,基本建成廣泛互聯、資源集聚、生態繁榮、價值共創、治理有序的可信數據空間網絡,實現各領域數據開放和流通利用水平的顯著提升。

第三,緊緊圍繞企業關切訴求和市場期盼。我們在文件制定過程中,特別注意聽取企業意見建議,也專門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就是要爲市場答疑解惑,爲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強產興市。針對當前數據企業渴望政策引導支持的需求,加大投融資等政策供給,着力培育一批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據服務、數據應用、數據安全、數據基礎設施企業,激發產業創新發展活力。二是利企用數。我們從企業流通利用數據的實際需求出發,制定了系列創新機制和舉措。比如,創新提出健全企業數據權益實現機制,解答企業關心的“哪些數據是企業數據”“企業享有哪些數據權益”的問題,打消企業顧慮。再比如,通過支持建設城市可信數據空間、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推動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好引領帶動作用,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降低中小企業用數成本,讓企業成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最大受益者。三是促進發展。數據領域是一個新的領域,數據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數據產業形態不斷迭代演進,我們對於數據市場的規律性認識還有待深化,特別需要羣策羣力,共同推動發展。今天介紹的三個文件,有兩個是由多部門聯合印發,就是要形成促進數據產業和數據市場發展的政策合力。我們也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包容審慎監管規則,研究出臺更多增量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我先介紹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謝謝!

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

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創新性地對數據產業發展做出了新的部署,請問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數據產業的發展定位?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 陳榮輝:

謝謝您的提問。數據產業是一個新生事物。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佈《關於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確提出要“推動數據產業健康發展”,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國家數據事業的重要使命。數據產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發展定位,可概括爲以下幾個方面。

從發展定位看,數據產業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數據資源進行產品或服務開發,並推動其流通應用所形成的新興產業,包括數據採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等。數據產業是數字經濟成爲主要經濟形態後的必然產物,是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構建以數據爲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支撐。隨着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不斷演進,數據產業有望發展成爲數字經濟新的增長點。

從發展動力看,顧名思義,數據產業的主要發展動力,就是發揮數據作爲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並同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產生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使數據要素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據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突破傳統資源要素約束,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激活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等多重優勢,加快構建以數據爲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

從發展方向看,數據產業要圍繞數據要素的供給、流通、利用和安全保護等重要環節,開展系統性的技術攻關、業態創新和生態培育。在技術攻關方面,着力推進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全面提升數據產業的智能化水平;在業態創新方面,着力推動應用創新和產業融合,大力發展數據即服務、知識即服務、模型即服務等新業態;在生態培育方面,着力打造數據產業創新聯合體,優化產學研協作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落地。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

可信數據空間作爲一個新生事物,在促進數據要素規模化流通利用、支撐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中,將發揮哪些價值和作用?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 陳榮輝:

謝謝您的提問。當前,我國數據要素“供給-流通-應用”的市場化循環體系仍不暢通,2023年,我國數據生產總量約爲32.85澤字節(ZB),但僅有2.9%的數據被保存,企業超過一年未使用的數據佔比近四成,大量數據一直在“沉睡”,數據要素價值尚未充分釋放。可信數據空間是基於共識規則、聯接多方主體,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數據要素價值共創的應用生態,是從數據要素角度探索數據規模化流通利用的中國方案,將助力構建繁榮活躍的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

首先,將打造一批數據驅動的新應用、新模式。數據的價值體現在“開發利用”。價值共創是可信數據空間的核心,通過創新共建共治、責權清晰、公平透明的運營機制,以高價值的創新應用場景,吸引各相關方共同挖掘數據價值,推動數據從供給端到需求端的高效匹配、融合應用和產品創新,打造數據共享共用共創的“新模式”,最大化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例如,全球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探索基於數據空間的跨國癌症數據共享與AI模型訓練、數字產品護照、分佈式能源統籌調度等新應用模式,創造新的價值增量。

其次,將促進更大規模數據供給和更廣範圍的數據流通。數據要素合規高效安全流通,是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前提。從供數意願方面,可信數據空間通過構建多方共識的規則制度,以及安全可信的技術環境,能有效降低供數和用數方的信任成本,消除數據共享顧慮、提升供數意願。從流通效率方面,可信數據空間強調數據資源互聯互通互操作能力,打通數據流通的堵點,消除“數據孤島”,突破傳統“點對點”的數據交換模式,實現數據資源規模化流通、高效配置和開發利用。

最後,將支撐數據產業生態繁榮發展。國際研究機構預測,數據流動量每增加10%,將帶動GDP增長0.2%,數據流動對各行業利潤增長的平均促進率爲10%左右。可信數據空間以場景創新、價值共創爲着力點,是培育數據產業生態的重要土壤,可以吸引數據資源、技術、服務、應用、安全、基礎設施等各類數據企業參與其中,打造形成數據產業集羣。尤其是,可信數據空間的運營推廣,需要充分發揮數據諮詢服務、合規認證、安全審計、質量評價、爭議仲裁等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力量,探索多樣化的數據價值釋放路徑,激發數據企業創新活力,助力數據產業繁榮創新發展。

人民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數據產業文件定義了六類數據企業,請問這樣劃分的主要考慮是什麼?在培育多元化的數據企業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國家數據局數據資源司副司長 張慧星: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數據企業是推動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主體。我們根據數據產業的業務形態,將數據企業分爲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據服務、數據應用、數據安全和數據基礎設施企業等六類,就是要根據不同類型企業的業務形態特點,來分類施策,培育多元經營主體,打造競爭有序、繁榮活躍的數據產業生態。根據前期摸底分析,目前我國數據企業發展顯現出“數據應用企業多、數據資源企業散、數據服務企業少”的態勢,產業鏈部分環節存在短板。

圍繞“供得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資源企業,結合各行業各領域實際應用場景的需求,支持企業依法依規對其合法獲取的數據進行開發利用,鼓勵企業按照市場化方式授權使用數據、共同分享收益,推動企業跨行業發展。

圍繞“流得動”,重點培育業務諮詢、交易撮合、合規服務、金融服務等數據服務企業;同時也要大力加強數據基礎設施佈局,聚焦一體化算力、公有云、可信數據空間等,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基礎設施龍頭企業。

圍繞“用得好”,在“智改數轉”、新興產業發展和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培育一批能深刻理解行業發展特徵、高效響應場景需求的數據應用企業,全面提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規模和水平。

圍繞“保安全”,適應大範圍、高速度、高通量的數據流通發展新趨勢,加快可信數據空間、隱私計算、匿名化、量子加密等技術創新,培育一批滿足高水平動態安全需求的新型數據安全企業。

推動數據產業發展要堅持技術和數據雙輪驅動,圍繞數據採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治理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等各環節,做強數據技術企業。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創新支持政策,建立數據企業培育庫,支持數據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推動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體系。

中國日報記者:

今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規定》,近日發佈的《關於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中再次明確促進和規範企業數據跨境流動。請問近年來,數據出境管理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在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中央網信辦網絡數據管理局副局長 王琦:

謝謝您的提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爲數據出境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任務。近年來,國家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構建數據出境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助力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一是初步建立我國網絡數據出境管理制度體系,爲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提供製度保障。落實《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國家網信辦先後制定發佈《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辦法》,聯合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實施個人信息保護認證的公告》及其配套認證規則,明確了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等制度的具體實施路徑,基本建立了我國數據出境管理制度體系。

需要說明的是,數據出境安全管理不是針對所有的數據,只限於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對於重要數據出境,經過安全評估認爲不會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出境。對於個人信息出境,個人信息處理者可以選擇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通過個人信息保護認證、與境外接收方訂立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等方式。對於不涉及重要數據或個人信息的一般數據,可以跨境自由流動。

國家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開展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和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工作。截至今年12月,國家網信辦共完成安全評估項目285個,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1071個。其中安全評估項目未通過評估的27個,佔整體比例不到10%。除個別項目因重要數據出境必要性不足或存在安全風險未通過評估,其餘大多數未通過的主要原因是數據處理者未按照法律規定徵得個人信息主體同意。

二是緊跟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實施更加便利的數據出境管理政策。爲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促進數據跨境依法有序自由流動,國家網信辦於2024年3月發佈並實施《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規定》,對安全評估、標準合同等制度的實施和銜接作出明確。《規定》聚焦企業數據跨境流動實際需求,將跨境購物、跨境匯款、機票酒店預訂、辦理簽證等場景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納入免予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訂立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通過個人信息保護認證範疇,同時還支持自貿試驗區制定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探索便利化數據跨境流動管理機制,爲國際數字服務貿易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針對企業反映的重要數據目錄不公開,無法識別出境數據中是否包含重要數據問題,《規定》明確未被相關部門、地區告知或公開發布爲重要數據的,數據處理者不需要作爲重要數據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規定》出臺後,數據出境安全評估項目數量同比下降約60%,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數量同比下降約50%。

三是發佈實施細則,強化政策宣講,指導和幫助企業高效合規開展數據出境活動。更新發布《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申報指南》,對企業需要提交的申報材料進行優化簡化。上線數據出境申報系統,大幅縮減材料流轉時間,爲企業申報安全評估、備案標準合同提供更多便利。企業從線上申報到收到評估結果平均時長不到30個工作日,相比《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規定的45個工作日大幅縮減。同時,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6個城市舉辦數據跨境流動政策宣講會,系統解讀現行政策標準和實踐案例,全國2400多家企業參加培訓。公開發布《我國數據出境合規指引》,通過圖解形式更加系統、直觀地解讀和闡述數據出境政策和合規要點。

四是積極發揮各地作用,探索更大力度的數據跨境開放舉措。組織實施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制度,授權各地自貿試驗區結合自身發展需要,自行制定需要納入數據出境安全管理的數據清單,清單外數據可以跨境自由流動。目前北京、天津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已備案實施,對汽車、醫藥、零售、民航等領域數據出境便利化流動發揮着積極作用,部分在華企業已通過負面清單實現高效便捷數據出境。其他省份也正在加快制定出臺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專門設立了數據出境服務中心和服務平臺,爲企業提供高質高效的合規指導。

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做好數據出境管理工作,促進數據跨境高效便利安全流動,助力數字經濟健康長遠發展。

光明網記者:

我們觀察到,企業在數據開發利用過程中,十分關心數據權益問題,社會面對這個問題也高度關注,請問對此有哪些舉措?

國家數據局數據資源司司長 張望:

謝謝您的提問。數字經濟發展越快,企業對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在實踐中,不少企業反映,自己“能開發利用哪些數據,怎樣開發利用數據”存在困惑,感覺束手束腳,有數不敢用,或者不知道怎麼用,這些問題對企業創新有較大影響。《關於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針對這些問題,迴應了企業數據權益有關問題,目的就是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爲企業“敢用數”“會用數”“用好數”提供保障。具體包括:

在企業數據權益形成方面,明確了企業對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或合法獲取、持有的數據,依法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民商事合同或行政協議約定的數據權益。對於此類數據,企業在不違反法律法規、不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可以放心開發利用。同時,《意見》還鼓勵企業探索市場化、場景化的“授權使用、分享收益”新模式,盤活企業數據資源,促進數據價值釋放。

在企業數據權益保護方面,企業對其合法獲取、持有的數據進行開發利用、流通交易和經營收益的權益應當予以保護。企業有權依法或依合同約定,自主或委託他人基於其合法獲取、持有的數據開發數據產品或提供數據服務。從實踐看,數據權益的爭議時有發生,有必要建立數據權益流轉機制和多元化爭議處理機制,確保在數據開發利用過程中各方權益都能依法受到保護。

在企業數據收益分配方面,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推動構建公平高效的數據要素價值分配機制,讓相關主體可以根據其在開發利用過程的實際作用,獲得與其貢獻相對稱的收益。也就是說,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和激勵作用,激發企業供數動力和創新活力,爲市場貢獻更多更好的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

總的來看,沒有權益保護,就沒有創新動力。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意見》的實施,更好保護企業在數據採集、開發、利用和利益分配方面的合法權益,讓企業真正成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貢獻者和受益者。

南方都市報記者:

《行動計劃》提出要培育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五類可信數據空間,請問目前有哪些典型應用或經驗做法?國家數據局準備如何佈局?

國家數據局數據資源司司長 張望: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行動計劃》是國家首次針對可信數據空間進行系統性的佈局。總體上看,我國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處於起步階段。結合全球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實踐,我們將分類施策推進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五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和應用。

第一,關於企業可信數據空間。我國已有部分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央國企積極開展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從企業內部看,搭建受控、可信、合規的數據流通和開發環境,可以打通企業內部單元甚至是跨法人主體間數據共享的堵點卡點,也可以吸引外部專業團隊在確保數據不出域的前提下,協同開發利用好數據資源,幫助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從企業外部看,行業“鏈長型”龍頭企業建設可信數據空間,能夠更加有效地協同上下游企業開放資源,增強合作信任度,提高供應鏈競爭力。對於大型企業面向中小企業提供普惠便利服務建設的可信數據空間,我們將給予重點支持。

第二,關於行業可信數據空間。當前,許多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存在共性業務和數據需求,但同時面臨數據資源碎片化、數據開放權責利不清等堵點痛點,行業可信數據空間爲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辦法。我們將和有關部門一起,支持建設一批行業數據空間。比如,在新材料方面,可以通過建設新材料大數據中心,建立數據有序流通、安全共享和高效利用的機制,爲科研機構、市場主體參與新材料研發和應用創造條件。在生態環境方面,通過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探索重點外貿產品碳足跡數據協同利用和溯源管理,推動產品數字護照、能碳協同、綠色金融等應用創新。在衛星遙感方面,通過共享數據資源,推動遙感數據賦能千行百業,帶動遙感產業做大做強。此外,據我們瞭解,醫療健康、能源、礦產、物流、汽車、裝備、紡織等行業,都在積極謀劃可信數據空間建設,這也反映出市場的強烈需求和期待。

第三,關於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城市是數據資源富集地。打造城市可信數據空間,有利於更好發揮數據在城市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讓城市發展質量更高、產業活力更強、生活品質更好。一些地方以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爲基礎,推動各類數據的融合應用,促進了經濟發展、優化了營商環境。下一步,我們支持有條件的地方以應用場景爲抓手,因地制宜推進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和運營。同時,也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加強區域協作,探索推進數據空間的互聯互通,實現更大範圍的數據共享和協作。

以上三類可信數據空間是我們明年推進的重點。個人可信數據空間、跨境可信數據空間的數據安全合規要求高、政策性也很強,我們將聯合有關部門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積極探索、穩慎推進。

上海證券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意見》提到要爲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性數據服務,幫助降低數據應用成本。請問未來會有哪些具體的政策和措施,來支持中小企業也能共享數據紅利?

國家數據局數據資源司副司長 張慧星:

感謝您的提問。根據有關部門發佈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企業達到5800多萬戶,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要充分激發這一類企業羣體的用數能力。爲此,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文件專節部署,支持幫助中小企業用數創新。

一是從數據供給方面“授人以魚”,降低中小企業用數成本。前期,我們調研發現,大多數中小企業數據資源儲備不足,普遍面臨“無數可用”的情況。爲此我們要發揮好公共數據的基礎性作用,鼓勵各地方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性數據服務,在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和授權運營工作中,向中小企業的用數需求場景傾斜。支持各類公共服務、行業服務平臺開設企業數據服務專區,爲中小企業辦事創業、經營決策、合規治理提供數據支持。此外,在推動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方面,我們也將對面向中小企業提供普惠性數據服務的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二是從技術工具方面“授人以漁”,提升中小企業治數能力。中小企業開發利用數據,面臨的另一個共性問題就是缺少合適的工具可以使用。爲此我們專門提出,要引導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等提供普惠性數據產品和技術工具,推動數據技術企業立足不同行業領域的數據開發利用場景和特點,研發行業適應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技術工具包,提高數據治理能力。同時,鼓勵地方採用數據券、算法券和算力券等方式,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此外,我們在推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還將大力支持中小型數據企業發展壯大,發揮中小型數據企業創新活力強的優勢,積極參與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等工作,推動中小型數據企業從“小而美”走向“大而強”,加快培育形成繁榮茂盛、生機勃勃的數據產業生態。

中國經營報記者:

目前各地高度關注數據產業發展,我們注意到江蘇等省份已經出臺了地方性的數據產業政策,請問國家數據局將如何統籌全國數據產業佈局?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 陳榮輝:

感謝您的提問和關注。數據產業具有不受地理區位限制的產業特徵,我國東中西部各個地方都具備發展數據產業的稟賦優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因地制宜發展數據產業也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舉措。國家數據局將會同有關部門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統籌全國數據產業佈局。

首先,引導地方聚焦服務實體經濟。數據產業與實體經濟相融合才能產生更大價值。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數據產業,首先要立足於本地的產業特色,賦能轉型升級,結合產業結構、轉型需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明確本地區數據技術和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培育紮根區域發展的數據企業,謀劃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數據產業項目,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競爭。比如,四川結合當地產業特色,聚焦12個重點領域,遴選31個項目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全方位發揮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再比如,江西、湖南以及大連、廈門等地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拓展數字化應用。

其次,引導東中西部產業協同發展。數據產業是個人才、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數據產業必須遵循技術產業發展規律。東部地區人才、技術密集,資金雄厚,數據技術創新能力強、數據應用場景豐富。中部地區要積極發揮銜接橋樑作用,加強與東西部地區協同聯動,探索通過技術創新、機制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形式,推動數據、算力、算法相關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流動,促進產業鏈環節向中西部地區延伸。西部地區在清潔能源供給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適宜建設綠色算力等基礎設施。比如,浙江溫州充分發揮當地數據技術、資源和資金優勢,着力打造建設“數安港”,設立100億規模科創基金和10億規模的數安基金扶持數據初創企業,推動特色數據產業園區建設,在城市核心區規劃了4.42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區,打造數據產業集聚區,匯聚數據企業超過500家。寧夏、青海、甘肅、新疆等地發揮算力資源優勢,深度融入國家佈局,加強與東部省份合作交流,發展綠色算力產業取得顯著成績。我們將推動建立東中西部聯動機制,發揮東部地區對數據產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加快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突破,培育具備產業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

最後,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因地制宜不是單打獨鬥,要倡導各地區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進行體系化佈局。要圍繞和服務於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等地區,推動數據產業一體化佈局,引導各地逐步形成協同互補、特色發展的格局。爲此,我們將加強相關政策配套和資源傾斜,在這些地區打造一批協同互補、特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產業集聚區。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我們注意到,社會各界對可信數據空間的關注度非常高,請問後續國家數據局將會有哪些具體舉措推動《行動計劃》落地實施?

國家數據局數據資源司司長 張望:

謝謝您的提問。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國家數據局將聯合有關部門,發揮地方和行業的積極作用,堅持“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政府搭臺子”的原則,“優”增量,“活”存量,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推進。

一是“樹標杆”。我們將組織徵集和遴選可信數據空間解決方案,滾動發佈應用場景清單。面向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地區和行業,加快推進可信數據空間試點試驗,打造一批數據資源豐富、商業模式成熟、經濟價值明顯的標杆項目,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二是“訂標準”。依託數標委,組織科研院所、企業、高校等,加快研製可信數據空間參考架構、關鍵技術、能力要求、運營管理等急用標準、共性標準,逐步完善標準體系。條件成熟後,組織開展標準宣貫和推廣。同時,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推進數據空間的相關標準互認。

三是“築生態”。發揮行業組織、產業聯盟的作用,組織市場主體、研究機構聯合開展規則制定、技術研發、應用試點。培育一批高水平數據空間運營商,同時也支持數據治理、數據經紀、數據託管等服務商發展,形成面向場景的應用解決方案,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四是“優服務”。我們支持數據空間運營者採取有效措施,降低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和應用門檻,提供普惠便利的數據服務。同時也要對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和運營的成效進行動態評估,加強監測評估結果反饋運用,促進數據空間快速迭代發展。

本文編選自國家數據局,智通財經編輯:陳雯芳。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