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3日,商務部召開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李佳路表示,將繼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以平臺化爲切入口,推動批發業轉型升級。重點佈局一批與產業分佈和國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支持傳統商品市場改造,拓展電子商務、創新展示、倉儲物流等綜合服務,豐富經營業態,提升服務質量,建立集成、開放的平臺經濟生態。
二是以數字化爲動能,推動零售業創新提升。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數字賦能等方式,改造傳統零售門店,提高進銷存管理水平。支持零售企業整合線上平臺、線下商超和物流站點,發展品牌連鎖、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因地制宜開展“一店一策”改造,對接優質商業資源,拓展消費場景,提高商業設施運營效能。
文字實錄如下:
商務部召開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新聞發佈會
【何亞東】: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商務部專題新聞發佈會。
爲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關於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李佳路先生、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杜曉偉先生、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改革部部長馬繼紅女士和成都市政府副市長陳志勇先生,請他(她)們爲大家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們首先請李佳路司長作介紹。
【李佳路】: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商貿流通工作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商貿流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的產業。建立高效順暢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有利於更高水平、更大範圍實現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全社會的物流成本。202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問題,強調要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定,近日,商務部、農業農村部、供銷合作總社等9部門印發了《關於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對今後一個時期推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重點舉措、保障措施等作出全面、系統部署。總的看,《行動計劃》有這麼幾個特點,可以概況爲“四個堅持”。
第一,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推進商貿流通體系重點任務。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工作,圍繞“到2027年基本建成聯通內外、貫通城鄉、對接產銷、高效順暢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的總目標,統籌推進城鄉流通網絡建設、商貿流通創新轉型、優化商貿流通發展方式、商貿流通開放融合發展等4個方面任務,實施8項重點工程,各領域同向發力,各環節銜接配套,提升政策的整體效能。
第二,堅持城鄉融合,推動商貿流通均衡發展。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突出的短板在農村,比如縣域商業網點不完善,居民消費不便利,冷鏈物流設施不發達,物流成本高等等。《行動計劃》以“千集萬店”改造提升爲抓手,深入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改造鄉鎮集貿市場和村級便利店,發展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完善冷鏈物流設施,推廣共同配送模式,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
第三,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提升商貿流通數字化、標準化、國際化水平。商貿流通是業態、模式創新最爲活躍、應用最爲廣泛的領域之一。《行動計劃》主動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加快商貿流通領域數字集成創新和應用,深化供應鏈創新,推動上下游信息高效聯通。加快標準托盤、週轉箱等物流載具循環共用,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提高產加銷儲運等各環節物流標準化水平。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走出去,積極拓展全球營銷和物流網絡,培育流通領域世界一流企業。
第四,堅持人民至上,千方百計辦好羣衆身邊“關鍵小事”。從羣衆最關心、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入手,不斷提升商貿流通的惠民便民能力。比如,全面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引導商業資源下沉社區,補齊早餐買菜、“小修小補”等便民服務,打造居民家門口的“幸福圈”。建設和完善廢舊家電傢俱等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大力推廣“一鍵預約、上門回收”等“互聯網+”回收模式,讓羣衆獲得更多便利和實惠。
下一步,商務部將與有關部門一起,共同落實好《行動計劃》各項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爲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我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何亞東】:謝謝李司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下面請提問。
【新華社記者】:我們注意到,此次印發的《行動計劃》提出了一個總目標、四項重要任務和八項重點工程,能否詳細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李佳路】: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我們知道,商貿流通細分行業多、涵蓋領域廣、上下游鏈條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爲了做好這篇大文章,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了深入調研,着眼於提高商貿流通集約化、現代化水平,推動降本增效,明確了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的目標、任務和重點舉措,逐項細化分解,力求可量化、可操作,務實管用。
《行動計劃》以現代供應鏈爲牽引,以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爲主線,圍繞實現到2027年的總目標,確定了4方面任務和8項重點工程。
第一個方面是完善城鄉商貿流通網絡。在城市,實施城市商業提質工程,改造提升步行街、商圈,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構建分層分類的城市商業佈局;在農村,實施農村市場升級工程,開展“千集萬店”改造,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短板,並提出果蔬和肉類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5%和45%的分項目標。
第二個方面是推動商貿流通創新轉型。實施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加快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品牌連鎖、即時零售;實施批發業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商品市場改造升級,打造集成、開放的平臺生態,培育100家骨幹農產品批發市場。
第三個方面是優化商貿流通發展方式。實施供應鏈創新提升工程和商貿物流數智賦能工程。供應鏈創新提升工程,重點是要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發展訂單生產、集採集配。商貿物流數智賦能工程,重點是提高商貿流通數字化、標準化、綠色化水平,推廣標準化托盤和週轉筐,推動全國托盤標準化率提高至40%左右。
第四個方面是促進商貿流通開放融合發展。實施內外貿一體化工程和流通領域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工程,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引導商貿流通企業融合發展,拓展全球營銷和物流網絡,促進內外貿市場對接、渠道對接、品牌對接,提高國際競爭力。
《行動計劃》還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優化稅收金融支持、開展試點探索、加強規劃引導等4個方面保障措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深入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產地冷鏈流通效率和質量都有顯著提高。能否介紹一下有關進展情況及下一步重點方向?
【杜曉偉】: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首先感謝您的提問,我看您的關注點抓得很準,產地是生鮮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源頭、也是起點,可以叫最初一公里。產地冷鏈物流在整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全鏈條中還是最短板,也制約着冷鏈流通整體質量和效率。“十四五”以來,農業農村部針對產地“最先一公里”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產地冷鏈物流快速發展。
一方面是組織實施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從設施建設看,共支持3.8萬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7.8萬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新增庫容近2000萬噸,縣級覆蓋率達70%以上。西部、中部、東部分別佔比約40%、33%、27%。從設施使用看,全年綜合使用平均時長爲8個月,冷藏使用平均時長爲7個月;果蔬佔設施貯藏品種的89%,貯藏期延長69-106天,實現錯峯銷售。從減損增效看,農產品的平均損耗率從19.7%下降到7.1%,減損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約530億元;主體經營收入平均提高29.3%;項目建設累計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00萬個,增加務工收入達到180億元。從鏈條提升看,通過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帶動機械化分級、清洗、包裝等技術裝備投入,提高產地商品化處理水平,促進多元流通業態發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另一方面,完善產地冷鏈物流節點佈局。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我部印發實施方案,推動建設培育100個農產品骨幹冷鏈物流重點縣(重點市),打造鏈接城鄉的冷鏈流通關鍵樞紐;建設培育1000個農產品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產地銷地銜接的產地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已開展首批55個重點縣(重點市)和500個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建設培育工作。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脫貧地區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欠賬比較多,農業農村部專門進行部署,推動冷鏈項目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項目庫,利用中央財政銜接資金支持建設,提升脫貧地區產後集散、冷藏保鮮、商品化處理等農產品上行的能力。
總的來看,農民在田頭產地有了冷庫,既可以減少生鮮農產品的損耗,又可以實現錯峯銷售,直接提升了議價能力,自然也就增加了收入,還可以拉動農村有效投資,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提升跨季節跨地域的均衡供應能力,增強市場運行的穩定性和產業抗風險能力。
下一步,我部將按照“十四五”規劃以及行動計劃既定部署,會同商務部、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通過中央財政建設一批、推動地方財政建設一批、引導社會資本自建一批等方式,繼續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滿足產地貯藏保鮮和產後處理需要,培育一批具有組織供應、產後處理、冷鏈流通等能力的流通主體,提升產地流通組織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謝謝。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行動計劃》把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作爲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的主線和抓手。想請問一下李司長,行動計劃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李佳路】:批發和零售業是商貿流通的核心行業,是組織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是影響經濟運行速度、質量、效益的重要環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批發和零售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銜接產銷、促進消費、保障民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基礎作用持續鞏固。2023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2.3萬億元,佔GDP的近1/10,吸納就業佔就業總人數的1/5,經營主體佔全國的近1/2,也是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第二方面,流通效能持續提升。限額以上批零企業存貨週轉率從2012年的14.6%提高到2022年的18.3%。2023年全國標準化托盤保有量6.3億片,保有率達36.1%。高標準倉庫佔比達34.7%。第三方面,業態模式加快創新。2023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5.4萬億元,我國連續11年是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批發零售業加快轉型,連鎖便利店、倉儲會員店、品牌折扣店等等零售新業態快速發展,傳統批發商逐步向供應鏈服務商、綜合交易服務平臺轉變。
可以說,抓住了批發和零售業,就抓住了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的“牛鼻子”,這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內在要求。我們將在《行動計劃》基礎上,繼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以平臺化爲切入口,推動批發業轉型升級。重點佈局一批與產業分佈和國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支持傳統商品市場改造,拓展電子商務、創新展示、倉儲物流等綜合服務,豐富經營業態,提升服務質量,建立集成、開放的平臺經濟生態。二是以數字化爲動能,推動零售業創新提升。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數字賦能等方式,改造傳統零售門店,提高進銷存管理水平。支持零售企業整合線上平臺、線下商超和物流站點,發展品牌連鎖、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因地制宜開展“一店一策”改造,對接優質商業資源,拓展消費場景,提高商業設施運營效能。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供銷合作社是爲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也是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我想請問,供銷合作社在完善城鄉商貿網絡、健全農產品供應鏈等方面有哪些優勢,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馬繼紅】:正如您所說,供銷合作社是黨領導下的爲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近日在供銷合作總社成立7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全系統備受鼓舞,倍增信心。
溝通城鄉、聯結產銷、服務“三農”是供銷合作社主責主業,也是供銷合作社的優勢所在。近年來,全系統改革創新、整合資源,積極參與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近年來,全系統改革創新整合資源,積極參與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在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方面,推動系統流通骨幹企業下沉,賦能縣鄉村流通服務網絡,更好滿足城鄉居民就近消費、便利消費。目前,縣及縣以下銷售額在全系統銷售總額中佔比達81.8%。在打通農產品流通關鍵環節方面,推進產地、銷地、集散地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系統擁有各類農產品市場4200多家,今年1-10月份,系統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同比增長7.6%。在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方面,深入實施供銷合作社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工程,紮實推進系統冷鏈物流骨幹網建設,着力推動冷鏈設施建設與農產品流通業務有效銜接。目前,全系統冷庫總庫容達1150萬噸。在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方面,引導商貿流通企業、電商平臺、行業協會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全系統2023年舉辦或組織參與各類產銷對接活動7800多場(次),有力帶動了農產品的銷售。持續拓寬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全系統線上線下累計開設消費幫扶專區、專櫃超過8300個;“832平臺”上線近5年來,累計已完結成交額480多億元。在發展縣域快遞物流方面,加強與郵政系統合作,整合各類物流資源,大力發展縣鄉村集配、快遞等業務,助力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工業品下鄉“最後一公里”。
下一步,供銷合作社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持續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平臺,加快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在促進農產品物暢其流方面更好發揮“大平臺”作用。一是組織全系統落實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任務,強化流通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升級改造縣鄉村流通設施,更好滿足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二是發揮全國供銷合作社農產品銷售平臺,日用品採購平臺作用,推廣“智慧農產品市場”運營模式,推進系統農產品市場向數字化、品質化方向發展。三是推進供銷合作社冷鏈物流區域網、省域網與國家冷鏈物流骨幹網有效對接,加快建設系統冷鏈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促進全系統冷鏈資源和業務的互通、互聯。四是創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模式,營造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電商、直播帶貨、直供直銷、即時配送等流通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服務鏈的水平。謝謝。
【上海證券報記者】:想能否請問一下農業農村部在十四五以來,在推動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方面的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杜曉偉】:農產品的產地市場是農產品流通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產地市場,感知農業生產形勢最直接和農民聯繫最緊密的,在促進農產品銷售,帶動農民增收,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產品產地市場培育發展,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統籌指導。編制印發《“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從優化市場佈局、補齊設施短板、提升運營效率、拓展服務功能等4個方面,指導各地推動產地市場與現代農業發展各項工作同步推進、同步實施。開展全國主要農產品產地市場統計監測工作,全面系統瞭解發展情況,加強交易服務、設施裝備等標準研究,引導產地市場高效發展。
二是推進體系建設。農業農村部已與20個省(區、市)共建了洛川蘋果、潛江小龍蝦等33個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確定了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等663個農業農村部定點市場,帶動各地建設一批田頭市場,初步形成以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爲龍頭、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爲節點、田頭市場爲基礎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
三是拓展服務功能。鼓勵農產品產地市場向生產端延伸,加強倉儲物流、精深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等設施集聚發展,創新發展“產地市場+種養”“產地市場+食品加工”“產地市場+直銷配送”“產地市場+新零售”等新業態,實現生產、加工與物流配送高效對接。
四是搭建合作平臺。成立全國農產品採購商聯盟,用好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載體,組織豐富多彩的營銷促銷活動,推動產地市場與集散地、銷地市場對接合作,提升市場綜合競爭力。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持續推進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研究編制《“十五五”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規劃》,積極推動加大產地市場政策扶持力度,引導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產品服務,培育現代農產品經銷隊伍,健全完善農產品監測預警機制,推動產地市場加快轉型發展,加快構建適應我國國情和農情的農產品市場體系,更好地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國家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背景下,供銷合作社如何有效推動健全城鄉廢舊家電傢俱等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助力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馬繼紅】: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是供銷合作社的傳統重要業務。近年來,全系統加快完善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在促進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全系統擁有再生資源回收站點3.5萬個、分揀中心超過470個,培育了一批行業龍頭,廢舊家電規範拆解量約佔全社會的3成。下一步,供銷合作社將加快推進“815工程”,更好發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生力軍作用。
一是推進《全國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五年專項規劃(2024—2028年)》落地落實。爲助力國家“兩新”行動和綠色發展,今年8月,供銷合作總社編制了5年專項規劃,提出加快構建以龍頭企業爲引領、縣域分揀中心爲支撐、鄉鎮(街道)中轉站爲節點、村(社區)回收網點爲前端、加工利用園區爲後端的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圍繞培育壯大龍頭骨幹企業、構建便捷高效的回收網絡、加快數字化賦能等重點業務,提出加快實施“815工程”,即培育壯大80家左右的骨幹企業,建設1萬個標準化、規範化回收站點,打造500個綠色分揀中心。目前,規劃正在有力有序實施。
二是發揮供銷合作社各類經營服務網點“一點多能、一網多用”作用,積極拓展再生資源回收業務。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縣域經營服務網點多、分佈廣的優勢,深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城鄉環衛清運網絡“兩網融合”,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拓展廢舊家電傢俱、農用車輛、農機具、廢舊農膜等重點品種回收渠道,進一步提升城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是發揮系統骨幹企業支撐作用,服務國家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鼓勵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企業與家電生產、銷售、平臺企業合作,承接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帶來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任務,暢通家電、傢俱更新消費鏈條。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進智能化、精細化拆解,擴大廢舊家電規範拆解規模。
四是推動數字化賦能增效,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標準化、規範化發展。引導系統再生資源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打造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暢通回收、中轉、分揀、拆解、加工、利用鏈條,逐步形成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線上一張網”。同時,發揮好總社所屬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和天津再生資源研究所作用,積極承接再生資源國家標準體系建設任務。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作爲全國首批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成都在探索建立超大城市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陳志勇】:感謝大家對成都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試點的關心與支持。試點工作開始以來,成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商務部、財政部指導下,結合成都實際,對照試點目標,創新工作思路,圍繞“四個聚焦”,積極探索、統籌推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試點。
一是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加快構建宜居宜業商貿流通體系。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統籌謀劃全域消費空間格局,構建四級商圈體系,打造81條特色商業街區,11大類特色消費場景。加快建設12個國家級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累計認定了217家消費類企業總部,落戶全球、全國、西南首店超3400家,創新塑造新“十二月市”城市消費品牌。從多層級、多維度加快完善城市商貿流通體系,不斷滿足超大城市市民羣衆的消費需求。
二是聚焦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縣域商業體系。推動簡陽市、都江堰市等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加快鄉鎮商貿中心、村級便民商店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暢通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通道。發揮骨幹市場、區域市場、菜市場等多級資源優勢,創新拼團、衆籌等營銷模式,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打造地域特色鮮明的農產品網絡品牌。
三是聚焦超大城市治理,加快構建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支持大型樞紐市場向功能綜合化、內外貿一體化轉型升級,支持重點企業加快建設冷鏈基地和設施。推動成都菜籃子保供中心等項目投運,推動重點保供企業新建改造週轉基地、倉儲配送中心。鼓勵傳統批發零售門店提升終端保供能力,整合供應鏈平臺,創新流通保供模式,滿足“平急兩用”消費需求。建立成渝雙城經濟圈,聯保聯供對接機制和成、德、眉、資同城化聯保聯供對接機制,推動市級重點保供企業建立大型農產品生產採購基地。
四是聚焦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構建健康可持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支持重點企業建設再生資源中轉站點及分揀中心,推動區(市)縣建設“分揀中心爲平臺、回收網點爲支撐、現代運輸爲紐帶”三位一體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立集展示、維修、交易、運輸配送等功能爲一體的廢舊商品流通體系,發展中古店、跳蚤市場等二手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豐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深化智能稱重、智能分類、智能控制等智能技術應用,推進“互聯網+回收”與“天府市民雲”平臺對接,構建智能回收新業態。
下一步,成都將繼續按照試點工作總體部署,紮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力爭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試點經驗,爲全國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貢獻成都力量。謝謝大家!
【央視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商務部今年啓動了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建設,能否請李司長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李佳路】:爲貫徹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部署,加快建設城鄉融合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2024到2026年,商務部、財政部將分三批開展全國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工作。中央財政將對試點城市給予支持。重點包括5個支持方向,分別是:完善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完善城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動城鄉商貿流通融合發展、培育現代流通骨幹企業。希望通過試點探索、先行先試,把試點城市打造成爲商貿流通領域改革創新的“排頭兵”,城鄉商貿流通融合發展的“先行區”,商貿流通數字化、標準化、綠色化發展的“新高地”,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做法,通過複製推廣,引領加快全國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前期,在地方推薦基礎上,按照優中選優原則,20個城市正式進入2024年試點名單,除了成都外,還有天津、石家莊、大連、哈爾濱、上海、杭州、寧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濟南、青島、鄭州、武漢、廣州、深圳、西安和銀川。這20個試點城市的GDP總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超過了全國總量的1/4,不少城市是全國和區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物流樞紐、產業鏈供應鏈創新中心,在推動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促進批發零售業轉型升級等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總的來看,第一批試點城市商貿流通節點效應明顯、工作基礎紮實。下一步,我們將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指導有關地方和城市圍繞國家和區域發展重大戰略,按照試點實施方案,加快推動項目落地,高水平高質量推進試點城市建設。謝謝。
【何亞東】: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我們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裏。感謝各位發佈人,感謝各位記者朋友。
本文編選自“商務部”官網,智通財經編輯:劉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