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一份剛剛出爐的文件和一場會議,讓我們窺見了醫學AI和影像大數據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
11月23日下午,國家醫保局傳來重磅消息,將人工智能輔助技術納入醫保立項指南,在放射檢查、超聲檢查、康復類項目中設立“人工智能輔助”擴展項,支持相對成熟的人工智能輔助技術進入臨牀應用,同時確保不額外增加患者負擔。
在此之前的11月20日,國家醫保局發佈了《放射檢查類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旨在整合現行放射檢查項目,推動價格合理;政策強調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和雲影像技術的支持,促進檢查結果跨地區、跨機構互享互認。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這兩條醫保新政的連續出臺,顯示了醫保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標誌着醫保改革進入了深水區。技術創新與現代醫療服務多元化需求的匹配,將成爲未來發展的新航道。
其中,助推雲存儲、雲計算等的技術創新,成爲醫保新增量政策。國家醫保局在價格項目立項指南中,將“數字影像處理、上傳與雲存儲”納入放射檢查的價格構成,將推動醫療影像上“雲”快速普及,這不僅將推動醫療影像技術數字化進程加速、標準化建設加強,也將促進雲存儲技術更加優化、雲計算技術快速普及。
更樂觀來看,率先走在醫療人工智能、雲影像等科技前沿的企業,將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迎來黃金髮展十年。
風勁好揚帆,掘金下一個醫療行業風口?
政策春風揚起,推動中國醫療影像大數據建設和應用起航。隨着數據價值的深入挖掘,醫療板塊相關細分賽道料將釋放更大的價值潛力。東吳證券也指出,國家醫保局近日出臺的雲影像價格新規,不僅將有效降低患者負擔、提升醫院診斷水平,也將有力推動雲存儲、雲閱片、雲計算以及AI輔助診療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和應用。
根據《指南》,放射檢查項目整合爲26項,按成像技術分類,推動檢查價格趨於合理;醫院利用人工智能進行輔助診斷的,執行與主項目相同的價格水平,但不重複收費,即推動了技術進步,又防止增加患者負擔;數字影像處理、上傳與雲存儲納入放射檢查的價格構成,促進醫療機構補齊雲影像服務供給短板,結果互認提高了醫療效率,同時也爲醫保數據與商業保險的數據共享提供了基礎。
11月23日國家醫保局的對外說明會,更對於AI輔助診斷技術首次被納入醫療服務的價格構成予以確認。深層次來看,這並非簡單的政策調整,而是首先選擇放射檢查、超聲檢查及康復等領域做試點,未來或將推廣到整個醫療服務的全體系流程。
當場景、政策和技術三方完成握手,創新的大河將開始奔湧,AI+醫學影像廣闊的市場需求大門已然打開,尤其是政策指向的第三方醫學影像大數據賽道將成爲下一個風口。
在地方層面,多地影像已率先上“雲”,夯實數據流通底座。比如山東省的“魯雲影像”和“魯醫互認”實現了290家醫療機構雲影像數據的跨機構調閱和529家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的互認共享,累計提供查詢2.6億餘次。江蘇省則統一建設了影像雲平臺、統一購買雲存儲服務,實現了全省1966家公立醫療機構的全覆蓋,實現了全省影像數據的集中存儲和標準化管理。
以常州市爲例,作爲影像服務收費政策先行先試地區,試點以來,物理膠片使用量環比下降96%,數字影像調閱次數環比增長216.37%,醫生跨院調閱檢查結果互認項目環比增長275.16%。
事實上,智慧醫療對檢查效果和精度提出更高要求,對擁有先進技術、能夠生產高精度放射檢查設備的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如生產高排數 CT、高端磁共振設備的企業。
以聯影醫療(688271.SH)爲例,其是中國僅有的產品線覆蓋全線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的企業,其向市場推出超過80餘款產品,在高端市場的份額超過邁瑞醫療、開立醫療兩者之和,屬於絕對的頭部。
聚焦在醫療大數據產業鏈上,受益的還有中游的數據層和應用層企業,比如AI影像識別企業,比如東軟集團和醫渡科技。這些公司在人工智能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涵蓋了從智能診斷、藥物研發到醫療資源優化等多個方面,推動了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慧發展。
從第三方醫學影像市場容量來看,美國影像市場規模1000億美元,其中40%來自第三方,中國僅2-3%,仍有巨大成長空間。雲影像服務市場需求將增加,相關企業迎來發展契機,需加快技術研發和服務能力提升,以滿足醫療機構對雲存儲、數據安全和高效傳輸的要求,與醫療機構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如一脈陽光(02522)。
以一脈陽光爲例,拆解醫保新政下的新質生產力
國家醫保局的新政不僅是對一脈陽光、聯影醫療等企業的直接利好,更是對整個醫療行業的一次深刻變革。通過發揮價格機制在市場機制中的核心作用,反映着國家在大力支持醫療行業相關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標誌着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和支持,預示着醫療行業將進入一個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作爲國內最大的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運營商,一脈陽光不僅擁有龐大的醫學影像中心網點數目、設備數目和執業影像醫生數目,還在醫學影像互聯互通、醫學影像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研究開發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現已形成線下“一張服務網”,線上“一條貫通線”,以醫療服務+數據信息服務連通市-縣-鄉的區域共享模式,實現互聯互通互享互認。
通過拆解醫保新政,我們可以更直觀瞭解公司未來在醫學影像服務賽道的核心競爭力。
其一,政策將數字影像處理、上傳與雲存儲納入放射檢查的價格構成,推動雲影像服務的發展。一脈陽光的一脈雲平臺提供雲端服務,解決遠程醫療、數據存儲和調閱的痛點和難點,實現互聯互認,符合醫改方向。此外,一脈陽光的核心業務影像中心服務下的區域共享型中心和專科醫聯體中心都是紮根基層,其雲服務能力幫助各網點相互連接,助力基層醫學影像能力的提升。從業務模式佈局來看,公司致力於推動建設市-縣-鄉影像醫聯體區域共享模式建設,通過與市-縣-鄉建成醫聯體,將區域內的資源整合、設備共置、人員共管、信息共享、結果互認、監管一致,從而達到優化醫療資源、提高利用效率、提升服務能力、方便患者的目的。
其二,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的應用,據公司消息,一脈陽光接連完成與影禾醫脈、華爲雲及聯仁健康的戰略合作,共同立足醫學影像,利用數據科技實現智能應用,加深在智慧醫療、醫學發數據基建和人工智能前沿領域的緊密合作。據悉,影禾醫脈爲一脈陽光的參股企業,針對於影像就診鏈條中的細節找到AI應用和研發的切入點,創新建立更適用於現實實用場景的AI大模型,在醫療數字化轉型方面具備先發優勢。
其三,醫學影像中心有強大的數據收集能力,從不同的影像設備和系統中高效地獲取影像數據。這包括了CT、MRI、X光等影像設備產生的大量數據,這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產。未來,在滿足創新合規的技術要求下,整合不同來源的影像數據,建立統一的影像數據中心,實現數據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可見一脈陽光會在“數據處理、分析、研發”上加速發力,推進數據增值服務。
另外,數據應用和研發的前提和基礎是數據的標準化,標準化能力是確保數據質量、互操作性和高效利用的關鍵,可以看到一脈陽光已經在進行相關標準化建設,聯合國家相關標準制定部門聯合制定並推廣行業標準。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政策支持醫學影像行業的發展,針對性政策涉及:醫學影像設備、獨立影像中心、線上影像平臺、影像信息化,包括鼓勵公立醫院採購國產醫療設備、扶持民營醫院新增設備需求;加強醫療信息化建設基礎,構建雲端醫療數據庫,推動醫療大數據的應用開發等;全面推進分級診斷,鼓勵民營資本流入建設獨立檢查檢驗中心、遠程醫療等。這將帶來一系列影像設備擴容需求、影像數據處理需求、影像智能化診斷需求。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醫療影像人工智能市場規模2024年將達到58.6億美元,預計2029年將達到204億美元,2024-2029年複合增長率爲28.32%。洞見未來預測,2024-2030年中國AI醫學影像行業市場規模平穩上升,2030年中國AI醫學影像行業市場規模358.47億元。
從二級市場來看,在過去的3個月裏,一脈陽光的股價成長了1.8倍,助力期市值超過181億港元。以目前的市值、每日成交量和公司所在行業,一脈陽光有望在下一次臨檢時成爲納入港股通的有力競爭者。
從行業前景來看,AI+雲影像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隨着國家醫保局對以上技術的認可和支持,以及一脈陽光在醫學大數據賽道技術方面的深厚積累和創新優勢,“政策利好+基本面預期積極+龍頭業務”三大層面優勢,是支撐其業績高速成長的關鍵。
百億市場規模,一脈陽光作爲行業龍頭目前的營收體量尚不足10億元,可見業績遠未爆發,順着國家政策和市場擴容東風,公司增長空間廣闊。
資本市場上,只有那些能夠持續創新、適應市場變化並實現穩健增長的企業,才能在長期內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和市場的獎勵。從確定性出發,率先走在醫療人工智能、雲影像等科技前沿的企業值得長期關注。而一脈陽光能無懼醫療器械與服務板塊調整,走出穩健的獨立行情,與其突出的成長性及標的稀缺性不無關係。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隨着醫學影像大數據的發展,社會對第三方影像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一脈陽光作爲國內第三方醫學影像龍頭,業務亦會迎來“質”與“量”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