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涼茶大王”王老吉和國產頂流男性健康產品這兩大“拳頭產品”,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雲山”)曾一度是廣藥集團旗下名氣最大的上市公司。
不過,近年以來,白雲山(00874)卻似乎進入了多事之秋。無論是早年捲入“撤網”風波,在山西、安徽、貴州、山東等省份的部分藥品被取消掛網採購資格;還是其子公司廣州醫藥IPO折戟,又或者是2024年以來高層管理動盪、業績下滑等,都預示着白雲山的發展,或許並不順利。
要知道,白雲山早在2001年就登陸A股資本市場,與雲南白藥、片仔癀並稱國內中藥快消“三劍客”,營收規模在業界也首屈一指。
那麼,20多年過去,白雲山爲何“淪落”至此,其過去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又帶給行業什麼樣的啓示?我們抽絲剝繭、尋根溯源,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中藥企業集體承壓,白雲山難以獨善其身
2024年以來,資本市場中醫板塊集體承壓。在第三季度業績報告相繼披露後,同花順中藥板塊72家企業中,僅37.5%的企業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5家企業前三季度業績承壓。
報告期內,以白雲山、健民集團、太極集團爲代表的多家中藥龍頭企業淨利潤下滑,尤其是第三季度降幅較大。據分析,中藥材漲價、中成藥集採、消費不景氣是該類企業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白雲山,2024年前三季度,白雲山實現營收590.6億元,同比微增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59億元,同比下滑16.68%。這也意味着,白雲山前三季度,交出的是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績單。
單看第三季度,報告期內,白雲山錄得營業收入180.17億元,同比下降1.08%;而淨利潤6.09億元,同比下降37.82%。對於該季度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白雲山公司表示,業績下降主要受宏觀經濟波動、市場競爭及行業政策等因素影響。
實際上,白雲山的業績下滑,早有預兆。早在2021年,作爲國內首個萬艾可仿製品,其男性健康拳頭產品的毛利率高達91.28%,足以與茅臺比肩,其銷售量更是高達9849.82萬片,爲白雲山貢獻了近10億元營收。
也正是在這樣的發展勢頭下,白雲山喊出了邁向“千億市值俱樂部”的宏偉目標。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白雲山該款拳頭產品次年的銷量、增速都雙雙出現了超10%的下滑。隨之而來的,也是其連續10年增長的淨利潤,開始出現下行拐點,公司市值也一再縮水。截至11月14日收盤,白雲山474.41億元的市值,與其千億市值的目標,已經漸行漸遠。
對於其業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一些券商機構分析認爲,根本原因在於其核心產品不再暢銷,“拖累”了其整體業績水平。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國內超二十個同類製品廠商外,海外生物科技企業,也是其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一手好牌,卻沒有打出“王炸”
實際上,作爲中藥三劍客之一,白雲山曾經也頭頂“老字號”的光環。而且,從公司整體業務佈局來看,旗下經營板塊包括“大南藥”“大商業”“大健康”“大醫療”,範圍甚廣。可以如是說,白雲山手握一把好牌。
不過,相比發展這些傳統產業,白雲山似乎更加偏愛通過“貼牌”躺賺的生意。據媒體統計數據顯示,通過這種方式,白雲山每年可以躺賺超億元。而且,該板塊的業務正在高速發展,甚至成爲白雲山各大業務板塊中,成長最快的業務。
不過,貼牌“收費”的商業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甚至讓白雲山屢陷品牌信任危機。各種關於其貼牌產品涉嫌虛假宣傳、傳銷的事件,也經常讓白雲山背上罵名,甚至被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值得一提的是,在控股股東期望甚高的大南藥板塊,有12家中華老字號藥企。其中21家制藥歷史在百年以上,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然而,傳統的老字號中成藥市場反饋不佳,其大南藥板塊的營收增長,也有些差強人意。
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1年,除去主打男性健康的“明星藥品”的銷售額,大南藥板塊營收分別爲108.97億元、93.66億元、98.01億元,同比增長率僅爲個位數,2020年更是出現負增長。此外,12家中華老字號,也沒有爲白雲山的業績做出多少貢獻。
例如,以陳李濟爲代表的400年曆史老品牌,雖與同仁堂齊名,但是市場反響卻遠不及同仁堂。橫向對比其研發費用,白雲山也同樣不敵同行。
近年以來,白雲山的研發費用,甚至僅爲東阿阿膠、華潤三九的一半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白雲山在廣告營銷方面卻毫不吝嗇。
例如,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進一步增加,其中廣告費宣傳突破10億元,平均每天狂砸近300萬元。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再度下滑的研發費用,已減少至8億元以下。
與此同時,2023年,白雲山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比例進一步下降。而2022年,公司資本化研發投入爲2.5億元,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比例爲23.53%;2023年,白雲山資本化研發投入爲7004.9萬元,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比例下降至8.22%。
由此可見,手握衆多百年老字號品牌的白雲山,並沒有將一手好牌打出王炸的效果,而是在整體業績方面有些差強人意。尤其是在其“重營銷、輕研發”的發展策略下,也讓資本市場對其信心開始動搖,股價與市值也一再縮水。
高管動盪,白雲山恐難走出困局
除了業績下滑讓人揪心外,白雲山的高層管理頻繁動盪,也讓投資者充滿擔憂。
2024年7月中旬,據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白雲山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宣佈公司董事長李楚源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執行董事及董事會戰略發展與投資委員會主任的職務。
此後的9月初,白雲山又披露公告稱,收到公司董事張春波辭職報告。報道內容顯示,因個人原因,張春波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預算委員會委員等任何職務。
高管頻繁變動,也爲白雲山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要知道,目前的白雲山,業績增長承壓,正是公司扭轉業績頹勢的關鍵時期。商業巨輪缺少資深舵手的潛在危機,不言而喻。
以2024年上半年數據爲例,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收同比微增2.68%至410.43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9.31%至25.50億元。
而分業務板塊來看,除了大商業板塊收入保持增長外,大南藥、大健康板塊營收均同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以上三大板塊的毛利率就開始明顯下降,均同比減少了1個百分點上下幅度。最終整體毛利率爲19.0%,較上年同期下降1.83%。
與此同時,由於公司及下屬子公司購買原料及藥品支付現金增加,公司期末經營性活動現金淨流出逾20億;而且,公司期末短期債務合計逾百億,公司債務結構主要以短期債務爲主,而白雲山的現金短債比也較2023年末走弱。
更爲致命的是,2024年第三季度,這樣的頹勢並沒有好轉的跡象。白雲山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爲17.70%,同比下降2.35個百分點;淨利率爲5.57%,較上年同期下降1.18個百分點。
從單季度指標來看,下滑趨勢更爲明顯。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爲14.75%,同比下降3.6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8個百分點;淨利率爲3.45%,較上年同期下降2.08%,較上一季度下降0.07%。
這也意味着,白雲山過去的高毛利時代,已成過往,而其盈利能力也在明顯下滑。
除了業績波動、高端動盪外,白雲山也頻繁因爲觸及監管紅線,而引發投資者的關注。
據媒體報道,2022年8月,國家醫保局通報了李楚源執掌白雲山十餘年期間,對白雲山旗下天心製藥、白雲山製藥總廠等三家企業虛增原料藥價格、虛抬藥價套取資金有關情況,李楚源也因此被查。
此後,白雲山官方也對相關事件進行了澄清。雖然真相爲何,三言兩語難以說清,但是由此足以說明,在醫療反腐大潮之下,業績出現頹勢的白雲山,也面臨公司合規等內部經營管理的挑戰。
而隨着其公司多位核心人物“出走”,白雲山未來的發展將會如何,也將充滿了變數。
結語
作爲與雲南白藥、片仔癀齊名的中華老字號。白雲山在中藥行業擁有的優勢,不言而喻。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手握一手好牌的白雲山,卻並沒有拿出“大殺四方”的勢頭。以至於其此前定下的千億市值目標,幾乎成爲泡影。
而在二級資本市場,白雲山的市值,也不及雲南白藥的二分之一,僅爲片仔癀的三分之一左右。
因此,無論是橫向對比同行的品牌價值,還是縱向對比其歷史業績,白雲山恐怕都難以高枕無憂。
期待這個昔日頭頂衆多光環、手握諸多優質資產的白雲山,能夠早日重振雄風,實現其宏偉目標。
本文轉載自“於見專欄”微信公衆號,智通財經編輯:陳筱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