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招商證券發佈研報稱,目前期貨行業發展目標明確,整體路徑清晰,政策暖風持續呵護市場,疊加行業剛性需求,共同支撐行業基本面向好。長期看,行業定位明確、發展路徑清晰,業務能力穩步提升,供需兩端持續發力,基本面有望走穩走強。而對比商業模式類似的證券業,期貨行業輕資產屬性更強,整體盈利波動相對更大,因此較之證券業估值應更高、彈性應更足,而當前期貨板塊估值偏低,建議積極佈局。
招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爲什麼在這個時點推薦期貨行業?
1)政策紅利已至,新週期即將開啓:《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其之於期貨行業的意義並不亞於多版“國九條”之於證券業的意義。
2)“一帶一路”推進提供“奪取大宗商品定價權”的實踐經驗: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資源品-技術品”循環貿易決定了我國在現貨市場的買方壟斷地位,加之人民幣國際化推動、沿線倉儲/物流基建完善,以我國爲主導的期貨市場將吸引更多境內外投資者進入,提高中國期貨價格的世界影響力。
3)剛性的風險管理需求:多變的市場環境下,產業客戶已然成爲期貨市場交易的“天然需求方”。伴隨組合保證金的推廣、做市商管理規則的完善,產業客戶參與套期保值的成本下行、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4)邊際改善的行業基本面:商品類期貨期權不斷推陳出新、金融類產品推出或得邊際放鬆,市場邊界有望進一步外延;商業銀行、中長期資金、境外合格投資者增量資金湧入,活躍市場。供需共振支撐基本面向好。
國內期貨市場快速成長,結構上差異化發展。
經過三十年發展,國內期貨市場交易活躍度顯著好於日本和歐洲,略遜於美國,2023 年,鄭商所、大商所、上期所和中金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貨期權成交量排名均位列前三十。結構上,區別於美國乃至全球以金融類爲主的成交結構,受監管導向和市場選擇共同影響,我國期貨市場以商品類和利率類衍生品爲主,股指類衍生品發展“不溫不火”。
期貨行業體量輕盈,盈利波動較大,集中度較高,伴隨政策紅利釋放、內生增長,整體行業將向“小而美”邁進。
無論從資產體量、營收和淨利潤規模來看,期貨“大市場、小行業”特徵明顯,2023年期貨行業營收和淨利潤不及頭部券商中信證券。行業結構上,頭部效應明顯、且持續增強。業務結構以傳統經紀業務爲主,單一的業務結構和充分的市場競爭使得行業ROE低於銀行業和證券業且波動較大。隨行業槓桿空間打開,創新業務成熟,接力傳統經紀成爲創收主力,行業有望向“小而美”邁進。
當前,經紀業務仍爲行業營收貢獻主力,政策爲盈利主要變量。
近年,經紀業務營收佔比穩定在九成以上。業務規模看,傳統產業風險對沖需求打底,政策態度同時決定了交易額邊際變化方向和市場交易增量空間的大小。業務費率看,充分的市場化競爭、投資機構化/產業化趨勢,削弱了期貨公司的議價能力,推動了佣金費率的下行;國內流動性維持寬鬆下,期貨保證金利率同樣承壓。後續,伴隨期貨市場的成熟,交易所返傭比例下滑爲大勢所趨,過度依賴傳統經紀業務的期貨公司存在被優先出清的可能。
資管收入去通道化後再出發。
資管新規後,期貨資管規模增速換擋,目前穩步發展,業務收入佔比穩定在2.5%;費率上看,減費讓利大勢所趨,管理費承壓顯著,多數期貨資管圍繞FOF 爲主線、發展CTA 策略資產以提振資管業務的綜合費率。業務格局上,券商系期貨資管受益於母公司的人員儲備、資金實力、品牌認可度,管理規模遙遙領先。
風險管理業務是行業創新轉型的支點,亦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
整體宏觀不確定性上行,風險對沖的難度和成本增加,風管收入、淨利潤波動較大。細分項看:
1)國內基差貿易:規模增速快、覆蓋範圍廣、效率高,後續業務人員儲備提升、貿易配套設施完善將繼續提升基差貿易的盈利能力;
2)場外衍生品業務:相較於券商和銀行,期貨公司在場外金融類衍生品市場競爭地位尚處於劣勢,未來聚焦商品類衍生品賽道差異化競爭或可走出一條坦途;
3)做市服務:做市業務快速成長,活躍合約月份不連續、部分品種交易清淡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南華期貨(603093.SH)、永安期貨(600927.SH)、瑞達期貨(002961.SZ)等。
風險提示:市場波動加劇,監管政策變動,市場程度激烈化,行業創新業務發展不及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