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省錢找熱門股。InvestingPro 高達55%折扣,就在黑色星期五獲取優惠

中信證券25年港股策略:悲觀預期或逆轉 順週期、估值彈性較大行業相對受益

發布 2024-11-12 下午01:40
© Reuters.  中信證券25年港股策略:悲觀預期或逆轉 順週期、估值彈性較大行業相對受益
0005
-
0011
-
0388
-
0941
-
HSCE
-
HSCC
-
HSH35
-
0086
-
HSTECH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當前全球維度港股的估值優勢非常顯著,而我國價格壓力導致的收入端問題料也會逐步緩解。其次,2024年前十個月南向已累計流入近6300億港元,整體中資相對外資的話語權大幅提升,特別是在中小市值板塊。最後,在國內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投資者預期有望轉向。行業配置上,2025年上半年順週期、估值彈性較大的行業會相對受益。待國內的地產週期逐步企穩,消費復甦,更爲看好相關行業的業績復甦兌現行情。

展望2025年,隨着我國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投資者預期持續改善,港股將迎來反轉行情,建議關注:1)強β屬性的非銀金融,尤其是保險和港交所;2)科技及消費板塊有望迎來持續的估值修復行情,包括互聯網、消費電子、生物科技和教培等。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悲觀預期逆轉,估值修復延續可期

港股市場在2021年春節往後,在連續三年的負面事件衝擊下,下跌時間遠超1998年以來任何熊市週期,並且期間內港股在全球主要市場的表現也最差,悲觀情緒持續積累。然而,在內部政策的支持推動流動性和交易環境改善下,港股今年以來經歷的兩輪上行行情已充分反映了悲觀情緒的逆轉。

自9月24日以來,港股的流動性大幅抬升,且風險偏好回暖,市場賣空佔比顯著回落,均顯示港股投資者情緒顯著抬升的趨勢。而即便經歷了今年的強勁上漲,當前港股市場在估值和盈利匹配的維度仍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展現顯著的吸引力,並且無論是股權風險溢價還是動態市盈率,當前仍處於適當水平或甚至還在歷史低位,後續隨着投資者情緒的持續扭轉,港股有望進一步迎來估值修復的延續。

港股業績增速下滑階段已過,將迎來營收壓力緩解

恆生綜指2022年以來的盈利收縮趨勢,在24H1迎來增速轉正,營收的收縮趨勢也出現明顯扭轉,結合市場當前對未來的業績預期(彭博一致預期,下同),港股業績增速下滑的階段或已結束。展望2025年,港股寬基指數2025年營收增速預期都要較2024年更高,或也意味着價格下行壓力的緩解,雖然盈利增速預期小幅低於今年,但仍匹配其2025年的營收增速預期。

行業方面,3/4的一級行業2025年營收增速預期都要好於2024年,其餘的雖然增速預期下滑但仍維持較高的增速,反映港股營收修復的預期跨行業存在;二級行業來看,2025年營收與盈利預期匹配且增速較高的行業,且預計增長還將較2024年加速的行業會集中在成長板塊,包括支援服務(教育)、半導體、汽車、醫保設備與服務、藥品與生物科技等;另外工業工程與其他金融也有較高的業績增長預期。

市場信心穩步修復,港股有望獲南向資金持續增配

回顧歷史上兩輪南向大幅流入、港股成交額顯著抬升時期,南向資金或是真正的“聰明錢”。隨着近年來南向在港股市場中的持倉佔比穩步抬升,未來南向資金的“定價權”或越來越強,其配置偏好變化也具備更高的指引意義。而2021年以來,內地公募港股持倉市值相對內地公募全部持股市值及相對南向資金整體持倉規模比重分別回落2.5/8.4個百分點至7.0%/13.2%。未來在南向資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場的過程中,內地公募增配力度或更加顯著,尤其是2021年中以來持倉比重相對下滑較高的可選消費、信息技術、金融等板塊未來具備更大的增持空間。

進一步來看,2024年10月以來南向資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場過程中,半導體、技術硬件、生物科技、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成長板塊普遍獲南向資金的青睞。而近期外資除配置生物科技、家電以外,亦表現出增持券商資管、多元金融、建材等板塊的趨勢。此外,判斷未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走勢將主要由兩國經濟基本面的相對變化所驅動,無需過度擔憂外資或因潛在的貿易擾動而持續流出港股市場。

2025年港股市場展望:迎來反轉行情

中信證券認爲,2025年港股市場或迎來反轉行情。首先,當前全球維度港股的估值優勢非常顯著,而我國價格壓力導致的收入端問題料也會逐步緩解。其次,2024年前十個月南向已累計流入近6300億港元,整體中資相對外資的話語權大幅提升,特別是在中小市值板塊。最後,在國內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投資者預期有望轉向。行業配置上,2025年上半年順週期、估值彈性較大的行業會相對受益。待國內的地產週期逐步企穩,消費復甦,更爲看好相關行業的業績復甦兌現行情。

1)關注強β屬性的非銀金融,尤其是保險和港交所。假設在國內一系列政策推出下中國地產週期企穩,我們判斷金融板塊將最爲受益。而保險行業有望受益於估值反彈、外資迴流、“息差損”擔憂緩解;具備稀缺性且強β屬性的港交所也將得益於港股交易的反彈。

2)科技及消費板塊有望迎來持續的估值修復行情。在房價企穩、財富效應撬動居民的超額儲蓄下,也看好港股消費以及有強消費屬性的科技股表現。其中降本增效且持續提升股東回報的互聯網、受益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消費電子、海外貨幣寬鬆利好的生物科技、行業高速增長的教培板塊均有望迎來持續的估值修復行情。

風險因素:

1)中美科技、貿易、金融領域摩擦加劇;2)我國政策力度、實施效果及經濟復甦不及預期;3)海內外宏觀流動性超預期收緊;4)俄烏、中東地區衝突進一步升級;5)我國房地產銷售量價回穩不及預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