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原本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股票市場,不過9月末受内地刺激經濟措施推動,港股經歷了一場短暫但波瀾壯闊的漲勢,從而推動了大盤指數今年以來的表現。
按現價20,600.26點計,反映港股大盤表現的恒生指數(HSI.HK)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為20.84%,高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US)的累計漲幅12.80%(按42,514.95點計)。從恒生指數走勢圖可以看到,恒生指數今年年初以來的表現並不算特别出彩,到9月中才開始發力,到10月7日到達階段高位23,099.78點,漲幅高達35.50%,隨後回落。
反映科技股表現的恒生科技指數也一樣。按現價4558.10點計,恒生科技指數(HSTECH.HK)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為21.09%,而從其走勢圖可以看出,該指數今年前三個季度的表現平平,到9月中旬才開始發力,一下子將全年累計漲幅撐到了20%以上,追上美股市場反映科技股表現的納斯達克指數(IXIC.US)累計漲幅21.75%。
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十月中以來出現回落,大家或許更關心,這樣的回落會不會持續,港股表現會不會僅僅是昙花一現?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
經濟刺激措施的正面影響尚未釋放
9月中,港股市場與A股市場大幅攀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中央接連推出多項利好政策的支持,隨後回落,或主要因為這些措施實質推出的時間未如市場預期的那樣早。
然而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些政策的細則尚未全面發佈或執行,對經濟甚至上市公司的影響更無從談起。退一步來說,如果一開始宣佈框架措施就帶動了市場信心,證明資本市場的空間、容量還是存在的,現在缺少的只是信心。
隨著政策的實際執行落地,影響逐漸體現,應可對港股市場提供支持。
近日,加拿大央行和歐洲央行均降息以刺激經濟,美聯儲的降息周期也將持續,或釋放資金大潮。
港股估值仍偏低
儘管港股經歷了最近的上漲後,今年以來的表現開始跟上美股市場,但是從估值來看,港股仍普遍偏低。
Wind的數據顯示,恒生指數的市盈率只有9.93倍,遠低於道指的30.17倍;恒生科技指數的市盈率只有25.64倍,遠低於納斯達克指數的43.76倍。
資金追逐風險資產,增長前景與估值都是考量的重要因素:從增長前景來看,得益於中央的刺激經濟措施和全球寬松貨幣政策的提振,港股上市公司有望見底反彈;而從估值來看,港股市場不僅低於美股,也低於周邊的市場,包括印度(印度Sensex30指數的市盈率為23.06倍),日本(日經225指數的市盈率為21.27倍),韓國(韓國綜合指數當前的市盈率或為14.61倍)等。
重磅成分股應可得益於自身的改革和經濟復蘇
騰訊(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京東集團-SW(09618.HK)、美團-W(03690.HK)均為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的重磅成分股。
從9月數據來看,恒生指數權重最大的三家上市公司分别為阿里巴巴(BABA.US)、騰訊和美團,權重分别為9.18%、7.86%和7.82%;恒生科技指數權重最大的三家公司分别為京東集團(JD.US)、美團和阿里巴巴,權重分别為9.39%、8.53%和8.10%。
這四家大型科技企業,參與到全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方方面面,從消費、到物流、到外賣、到企業服務、到金融服務等等,可以說最能從刺激經濟措施中得益。
除了能從政策得益外,這四家科技企業都在自己的細分領域擁有領先位置。
騰訊為全球領先的社交媒體巨頭,通過社交平台微信/WeChat不斷探索新的變現模式,例如小程序、廣告、小遊戲等。從Wind的數據來看,按現價420.80港元計,其2024年預期市盈率僅20.43倍,遠低於Facebook的母公司Meta(META.US)的26.93倍,見下表。
阿里巴巴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以集中資源發展核心業務,優化效率和降低成本。按現價93.60港元計,Wind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的2025財年(截至2025年3月末止財政年度)僅16.29倍,遠低於美國電商同行Ebay(EBAY.US)的21.58倍,更優於韓國電商平台Coupang,後者仍為虧損中,市值卻比盈利的Ebay還高。
外賣平台美團,外賣業務與新業務均見改善,2024年上半年,其經調整EBITDA利潤率按年提升了3.8個百分點,至14.8%,經調整溢利淨額按年增長60.4%,達到210.95億元人民幣。按現價188.50港元計,Wind的數據顯示美團的2024年預期市盈率為35.23倍,相比之下,美版「美團」DoorDash(DASH.US)當前仍處於虧損狀態,而從華爾街的分析師提供的預測數據來看,其2024年或可扭虧為盈,但盈利水平仍極低,與其市值不成比例,遠不及美團當前估值合理。
物流巨頭京東的港股現價為154.50港元,Wind的2024年預期市盈率為16.11倍。同樣以自營電商業務為主,而且同樣建立起物流倉儲解決方案優勢的美國同行亞馬遜(AMZN.US),2024年預期市盈率高達42.18倍。
此外,這四大港股上市科技巨頭都斥巨資進行回購。
阿里巴巴和京東主要在美股市場上回購,根據Wind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和京東在美股市場分别合共回購了47.86億美元和22.34億美元,約合371.81億港元和173.55億港元。
騰訊和美團則為港股市場上回購金額最高的科技企業,今年以來的回購金額分别為905.58億港元和281.58億港元。
此外,四大巨頭接下來還會進一步回購和派息,例如京東8月時宣佈了50億美元的新股份回購計劃,美團也表示會不時在市場回購不超過10億美元,阿里巴巴到2024年9月30日時還有220億美元(約合1,709億港元)的回購額度。
這些措施以及穩健的基本面都應可為其股價提供支持,而由於這四大科技股為大盤指數的重磅股,它們的股價企穩,也可為指數(及股市)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總結
鑒於其可靠的基本面,這四大科技股為競逐「港股100強」的有力競爭對手。
「港股100強」 以專業、客觀、公正、準確為宗旨,致力於評選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中發展良好及擁有投資價值的上市企業,為港股投資者樹立投資標桿,促進香港資本市場的健康繁榮發展。
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財華社、富途安逸協辦,香港大公文匯財經公關集團等媒體機構支持的2024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一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將於2024年11月11日下午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
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和京東會在本屆的「港股100強」中獲得怎樣的名次?請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