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概念是近兩年來最熱門的投資主題,甚至科技股的二級市場交易一度被AI板塊給“承包”了,相關指數的短期暴漲更是不必贅述。
頭頂“國產AI製藥第一股”光環,加之身爲首家通過18C的上市企業——晶泰科技-P(02228)自上市起便站在資本市場聚光燈之下。但就其資本市場表現而言,似乎頗爲曲折。
除了上市首日出現暴漲外(盤中漲幅一度高達25%),該股股價在之後迅速回落並呈窄幅震盪的行情,而且還時不時跌破發行價(5.28港元)。但近四個交易日(8月7日至12日)以來,晶泰科技開始放量大漲,日均成交量達到313.4萬股。截至8月13日收盤,晶泰科技報6.25港元/股,成交量達242.5萬股,總市值約爲213.47億港元。
從破發到“收復”發行價,甚至展現其試圖回到最高點(6.58港元)的大躍進,這樣的行情大逆轉究竟是否是一場泡沫?此外,一旦解禁後,基石投資者選擇拋售,將引起該股股價不小的震盪反應。若面對約34%的股本解禁,晶泰科技的基本面能接得住嗎?
基石資本會否上演“大逃亡”?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此次IPO,晶泰科技引入了8名基石投資者,包括Successful Lotus,IntelliMed,Mammoth Medical Solutions,海棠壹號,Bradley L.Pentelute教授,Ginkgo Fund I,百奧賽圖及FaaS Capital Longevity Limited,以上合計認購逾3.37億元等值股份,共計6392.3萬股,佔發售股份比例約爲34.12%。
此外,從晶泰科技上市後主要股東架構來看,聯合創始人(賴力鵬、馬健、溫書豪)合共持股21.46%、騰訊持股12.91%、紅杉持股7.8%、五源資本持股7.51%、國壽成達持股6.91%、人保健康養老基金持股3.51%、其他前期投資者持股34.4%、公衆股東持股5.5%。
根據各輪融資數據,公司Pre-A輪融資到B++輪融資,這6輪融資的每股成本在0.002美元至0.224美元之間。按照當前匯率計算0.224美元的每股成本,約爲1.75港元;而C輪融資0.376美元每股的持倉成本,按當前匯率計算約爲2.94港元。
如果按照8月13日的收盤價算,Pre-A輪融資到B++輪融資目前賺2.57倍,C輪融資大約賺1.12倍。而基石投資者按照5.28港元的認購價來算,目前賺18.37%。總的來看,此番股價回到發行價上方,對基石股東也算有所交代。
具體來看,是哪些資金將晶泰科技股價拉至發行價以上呢?根據近五個交易日買賣經紀商席位來看,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作爲最大買方,淨買入6219.1萬股,復星國際、華泰金控、花旗銀行、中銀國際、美林分別買入105.3萬股、56.2萬股、50.23萬股、41.2萬股、33.7萬股。有買就有賣,摩根大通銀行作爲最大賣方,淨賣出6180.6萬股,中信證券、滿好、中國銀行、耀才和中信里昂分別賣出93.8萬股、48.5萬股、30.6萬股及21.6萬股。
從買賣方席位來看,賣方量似乎更爲均衡,尤其是第五至第十位賣方數量分別爲21.6萬股、18萬股、17.5萬股、15.5萬股及14.43萬股;而同席位買方數量分別爲33.7萬股、8萬股、4.7萬股、2.7萬股及1.8萬股,可見買方似乎出現後繼乏力現象。
若晶泰科技股價不振,基石投資者虧損的可能性極高。這樣一來,基石投資者選擇在解禁期拋售股票達到止損的目的,就不難理解。而由於拋售,相當於流通股的供應大幅增加了,除非短期有大量的資金增持,否則就會形成供過於求的局面,導致股價狂瀉的概率很大。
具體來看,晶泰科技的8名基石投資者中持股比例最高的海棠壹號,背後是國盛資本。而國盛資本近一年也減持了多家股份,比如採取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華建集團(600629.SH)約1618萬股;減持上海建工(600170.SH)8904萬股,套現約3.19億人民幣等。頻繁套現的前車之鑑下,晶泰科技恐怕難逃被減持的命運。
此外,儘管老股東的安全墊夠厚,但也不免其優先選擇套現離場。比如老股中五源資本即原先的晨興資本靠早期投小米、快手、歡聚時代、小鵬汽車等公司獲利近1000倍成名,但隨着被投公司上市解禁期到後,其多次給公司上演“清倉式”減持。參考五源資本退出的歷史與速度,很難不讓人質疑其面對已賺的“盆滿鉢滿”晶泰科技,待解禁期一到,會毫不猶豫“清倉式”退出。
晶泰科技面對啊120天后的基石投資者解禁,以當前近幾日平均300多股的交易量,在約6400萬股的解禁壓力下顯得微不足道。一旦基石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且晶泰科技的基本面不夠強硬的狀態下,減持或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屆時將對晶泰科技股價將產生不小的震盪。
值得關注的是,8月6日收市後,恆生指數公司將公佈恆生系列指數半年度審議結果,涉及恆生、國企、恆生科技等港股主要旗艦指數,以及與港股通投資範圍密切相關的恆生綜指。中金預計25間公司有望納入港股通,其中包括晶泰科技。一旦入通,一方面能夠在二級市場獲利,另一方面實際上爲解禁提供安全承接墊。
三年虧損約55億元
基石股東能否擁有陪企業長跑的底氣,與公司的基本面有關。就目前來看,晶泰科技的大規模虧損或成爲其最大“硬傷”。
根據晶泰科技的商業模式,其屬於AI CRO類型,業務模式上更接近臨牀前CRO,主要集中在藥物研發的前中期階段,從其業務細節可以看到,AI參與到藥物研發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提質增效。
區別於AI Biotech企業需要親自下場做藥,晶泰科技主要承接下游客戶的訂單,完成約定的臨牀前研發環節,並據此確認收入。這種模式相對安全,無需承擔新藥研發失敗的風險,也能避免研發階段無收入的窘境。受益於此,晶泰科技近年來業績增長較爲穩健,2021至2023年分別實現年度收入6279.9萬元(單位:人民幣,下同)、1.33億元、1.74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66.7%。
營收的高增長,源於客戶資源的穩定。公開資料顯示,晶泰科技已爲全球300多家機構提供服務,其中不乏全球頂尖的生物技術與製藥巨頭。2020-2023年,公司的客戶留存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
優質客戶資源背後,得益於其強研發能力,這也就導致公司研發費用居高不下。2021到2023年,公司的研發支出從2.13億元激增至4.81億元,年複合增速高達50%,,分別佔經營開支約52.4%、53.5%及49.8%,佔收入的比例維持在338.5%、269.2%、275.6%。
高昂的研發費用,導致公司持續處於虧損狀態。2021年-2023年的虧損淨額分別爲21.37億元、14.39億元及19.06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55億元。
作爲一家未商業化公司,晶泰科技公司預計2024年將繼續虧損,主要是由於與實施商業化計劃(尤其是在美國及歐洲)及以股份爲基礎的付款開支增加相關的預期成本及開支。
目前看來,晶泰科技的發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市場的景氣度。
然而,縱觀全球AI製藥版圖,不難發現,這個朝陽產業正處於一個較爲尷尬的處境:一方面,技術進步和產業應用正在不斷深入;另一方面,商業化落地尚需時日。據瞭解,全球尚未有任何一種由AI技術研發成功並順利上市的藥物,僅有少數幾家公司的藥物管線進入了臨牀一期階段,其中國內有2家,國外有8家企業。目前的局面使得自2021年以來,資本對AI製藥的熱情逐漸冷卻,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資本都開始從過去的“講故事”轉向更加務實的“看成績”。
對於仍需要大量融資支撐長遠發展的晶泰科技,亦會面臨商業化不及預期、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在此現狀之下,投資者們能否耐心陪跑,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