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港股與A股市場在表現上相對疲軟,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進行股份回購的企業數量,以及所涉及的資金規模均呈現出顯著增長的趨勢。
其中,Wind數據顯示,從2024年年初至7月28日,共有207家港股公司實施回購,較去年同期增加81家;合計回購金額達1560.9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571.69億港元增長了173.04%。其中,回購數量及回購金額均創同期歷史最高紀錄。
騰訊繼續霸榜
從回購數量來看,東嶽集團年内回購5.21億股居首;還有5家公司年内回購數量超過2億股,包括匯豐控股(00005.HK)、北京能源國際、友邦保險(01299.HK)、小米集團-W(01810.HK)、美團-W;此外騰訊控股(00700.HK)、中國軟件國際、創維集團、周黑鴨等公司的回購數量也較多。
與回購數量相比,回購金額更能顯示出企業維護股價的誠意。
Wind數據顯示,從回購金額來看,今年以來(截至7月28日),騰訊控股以613.64億港元回購金額排在首位,且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
據悉,近兩年騰訊控股遭到了南非大股東Naspers的持續減持,股價也因此承壓。為了對衝大股東持續減持的影響,騰訊控股也在積極回購,僅在2023年就回購了494.33億港元,是去年港股市場的「回購王」,遠超排在第二、第三的友邦保險、匯豐控股。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24年騰訊控股還加大了回購力度,年内的回購金額已超去年全年,並且根據此前的公告,騰訊控股號稱2024年度將投入不少於1000億港元回購股份,這也表明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騰訊控股還將繼續「大劑量」回購。
此外,匯豐控股、美團-W位居二、三名,年内回購金額分别為240.82億港元、233.26億港元;友邦保險、東嶽集團位居四、五名,回購金額分别為169.75億港元、36.99億港元;小米集團-W、恒生銀行、快手-W、太古股份公司A、長實集團、藥明生物、百勝中國的年内回購金額也都超過10億港元;此外還有34家公司年内回購金額處於1億港元-10億港元區間;餘下的161家公司年内回購金額則低於1億港元。
從行業分佈角度來看,科技、銀行、地產、醫藥等行業龍頭公司成為2024年港股回購主力軍。
雖然今年港股市場的回購金額大幅增加,但回購金額主要是騰訊控股、匯豐控股等少數幾家頭部大企業貢獻的,多數企業雖積極參與回購,但金額都比較低。
回購飙升背後:上漲行情正在蓄力
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港股市場共經歷了五輪回購潮。歷次回購潮一年後,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平均累計漲幅分别為19.0%和52.9%。在2019年港股回購潮的一年後,恒生科技指數的反彈幅度達到了創紀錄的107.3%。
有業内人士稱,港股公司通過回購尤其是注銷式回購提振市場信心,回購本身也具有提升每股盈利、促進股價上漲的作用。隨著港股龍頭公司「回購潮」的持續,港股市場快速脫離底部震蕩回升,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均較今年1月低點出現上漲,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指數中表現較為亮眼。
中泰國際近期發佈研報指出,中國基本面料保持溫和修復,政策基調延續「以穩為主」,料出台強刺激政策的機會不大,「生產強、需求弱」的格局會維持一段時間,企業盈利修復或較波折。美國通脹及就業有序放緩,經濟溫和增長,預計美聯儲最早於今年9月降息,邊際利好港股流動性。恒指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上市公司積極回購及加大分紅有望提升估值修復空間,預計港股下半年有望呈現震蕩式上漲的態勢。
總的來看,雖然近兩年港股整體表現疲軟,但經過大幅下跌後,市場也出現了創歷史紀錄的回購規模以及積極分紅的情況,好的迹象正逐漸積累。有一些研究機構也認為,2023年以來的港股熊市已在今年1月結束,市場已進入震蕩式的多頭行情。
如果市場如預期般發展,港股投資者將逐漸迎來「春天」,而香港交易所(00388.HK)或許是最直接受益的港股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在出席活動時稱,近年來,香港交易所做出了諸多改革。相信這些改革會進一步提升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受惠於市場回暖和持續不斷的改革,已經看到香港新股市場復蘇的迹象。
陳翊庭還強調,今年以來,已經迎來了40家新股,就新股發行數量而言,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三。目前準備來香港上市的公司仍然絡繹不絕,正在處理的上市申請有10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