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市場今日表現最穩健公司立即開始

國家衛健委等部門:推進糖尿病智慧健康管理 試點開展人工智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

發布 2024-7-29 上午10:45
US500
-

智通財經APP獲悉,7月29日,國家衛健委等十四部門聯合發佈《健康中國行動——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提出,推廣健康管理新技術。推進糖尿病智慧健康管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豐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推廣物聯網應用、可穿戴設備。試點開展人工智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持續葡萄糖監測等糖尿病健康管理新技術,提升健康管理效率和效果。實施糖尿病篩查和健康干預,強化篩查長效機制。加大糖尿病篩查和干預管理力度,優化糖尿病篩查管理模式,加強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查和干預管理。

原文如下:

《健康中國行動——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解讀

一、《實施方案》的起草背景是什麼?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四大類慢性病之一,也是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併發症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健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給人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糖尿病防治工作,將糖尿病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並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15個專項行動中設立“糖尿病防治行動”,明確提出工作目標,到2030年,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達到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達到70%及以上;糖尿病治療率、控制率、併發症篩查率持續提高。

國家衛生健康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持續完善慢性病防治政策支持體系。統籌各方資源,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配合,深入研究完善綜合防治策略,持續推進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科普宣教、早期篩查和干預、健康管理等工作。爲進一步細化《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任務目標,明確工作路徑,切實保障糖尿病防治行動落地生效,制定本方案。

二、《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包含什麼?

《實施方案》明確了2024—2030年糖尿病防治工作的總體要求,提出要堅持預防爲主,創新醫防融合機制,以基層爲重點,中西醫並重,強化政府、部門、社會、個人責任,推進“以治病爲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爲中心”轉變,形成有利於糖尿病防治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降低因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導致的死亡和傷殘,提升人民羣衆健康素養水平。《實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糖尿病防治工作需達到的目標,並圍繞工作目標提出具體工作措施。

一是加強危險因素控制,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開展糖尿病防治全民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建設健康支持性環境,加強重點人羣和重點場所糖尿病健康促進。

二是強化糖尿病防治體系,夯實醫防融合工作機制。推動糖尿病防治機構能力建設,強化糖尿病醫防融合工作機制,推動分級診療。

三是實施糖尿病篩查和健康干預,強化篩查長效機制。加大糖尿病篩查和干預管理力度,優化糖尿病篩查管理模式,加強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查和干預管理。

四是提升糖尿病診療能力,優化診療模式。加強診療規範化管理,完善診療質控體系,優化診療模式。

五是規範糖尿病健康管理,提升健康管理水平。規範糖尿病健康管理,加強“三高共管”;提升基層健康管理能力;推廣健康管理新技術。

六是加強中西醫結合,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提升中醫藥防治糖尿病能力,強化糖尿病中醫藥預防及早期干預。

七是開展糖尿病綜合監測,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強糖尿病防治綜合監測,提高監測效率和質量,加強有關疾病負擔評估。

八是實施綜合保障,減輕羣衆就醫負擔。採取綜合醫療保障措施,提高糖尿病藥物供應保障水平。

九是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加強糖尿病防治研究和協同網絡建設,集中力量加快科研攻關,加強糖尿病防治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三、《實施方案》有哪些保障措施?

爲保障各項目標的實現,《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提高認識,發揮主導作用,建立糖尿病防治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將糖尿病防治與健康中國各專項行動有機融合、一體推進;加強動態評估,對防治工作成效突出的,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廣泛宣傳和推廣。

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國衛醫急發〔2024〕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廳(教委、教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廳(局)、民政廳(局)、財政廳(局)、市場監管局(廳、委)、廣電局、體育行政部門、醫保局、中醫藥局、疾控局、總工會(工會),各金融監管局:

爲貫徹黨中央關於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要求,深入開展糖尿病防治專項行動,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羣衆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4個部門聯合制定了《健康中國行動—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財政部

市場監管總局         金融監管總局

廣電總局             體育總局

國家醫保局         國家中醫藥局

   國家疾控局       中華全國總工會

2024年7月15日

健康中國行動——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

爲貫徹黨中央關於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要求,紮實推進糖尿病防治工作,提升糖尿病防治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堅持預防爲主,創新醫防融合機制,以基層爲重點,中西醫並重,強化政府、部門、社會、個人責任,推進“以治病爲中心”向“以健康爲中心”轉變,形成有利於糖尿病防治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降低因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導致的死亡和傷殘,提高人民羣衆健康水平,爲共建共享健康中國奠定重要基礎。

到2030年,建立上下聯動、醫防融合的糖尿病防治體系,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達到60%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範管理服務率達到70%及以上,糖尿病治療率、控制率、併發症篩查率持續提高,糖尿病診療規範化、同質化基本實現,防治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糖尿病早死率持續下降,糖尿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強危險因素控制,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

(一)開展糖尿病防治全民教育。豐富糖尿病防治健康科普資源,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積極參與糖尿病科普創作。發佈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和知識要點,廣泛宣傳合理膳食、科學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中醫養生保健等健康科普知識。規範糖尿病防治健康科普管理,鼓勵開發適宜健康科普工具,指導科學開展糖尿病健康宣教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糖尿病防治宣傳教育,充分利用短視頻、直播、動漫等新媒體傳播形式,根據不同人羣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科普知識宣傳。(國家衛生健康委、廣電總局、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強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樹立主動健康觀念,提高居民對糖尿病危險因素的認識,指導大衆科學開展自我健康管理。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深入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和“體重管理年”等專項行動,開發推廣健康適宜技術和支持工具,增強羣衆促進和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倡導糖尿病高危人羣和患者定期測量血糖、血脂和血壓,維持健康體重,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三)建設健康支持性環境。加快完善營養促進支持性政策,促進居民營養均衡,改善糖尿病患者膳食結構。鼓勵營養指導員開展社區營養干預,推廣營養干預方案。進一步增加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場所數量和覆蓋範圍,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向公衆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加強運動評估干預,支持引導羣衆積極參與健身活動。開展肥胖防控行動,加強以控制超重和肥胖等爲重點的健康知識教育和主動健康管理。積極推進無煙環境建設,深入開展控煙宣傳,持續推進控煙措施。(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體育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重點人羣和重點場所糖尿病健康促進。制定糖尿病健康促進分類技術指南,指導學校、企業、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單位開展健康促進活動。企事業單位完善職工年度健康體檢和健康檔案,開展健康膳食、體育健身、心理減壓等各類健康促進活動。落實65歲以上人羣健康管理服務,積極推進健康老齡化。加強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制定兒童青少年營養促進和體育健身健康策略,保障在校運動時間,校園內限制銷售含糖飲料並避免售賣高糖、高脂食品,控制肥胖等相關危險因素,提升兒童青少年健康素養。(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體育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疾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糖尿病防治體系,夯實醫防融合工作機制

(五)推動糖尿病防治機構能力建設。加強縣級醫院(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縣級醫院)內分泌專科建設,配備具備內分泌系統疾病診治能力的醫師,提高糖尿病綜合防治能力。規範基層糖尿病門診建設,提升糖尿病防治同質化水平。鼓勵發達地區糖尿病防治專業機構通過輸出人才、技術、品牌、管理等支持中西部建設,提高資源不足地區糖尿病整體防治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中醫藥局配合)

(六)強化糖尿病醫防融合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控機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機制。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建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切實加強對糖尿病防治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組織與領導。承擔區域糖尿病防治職能的醫療衛生機構建立轄區糖尿病防治協作網絡,推廣適宜防治技術,組織開展培訓、質量控制。各級疾控機構負責糖尿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流行病學調查、人羣干預等。積極發展以縣級醫院爲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進內分泌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建設。強化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宣傳教育、健康諮詢及指導、高危人羣篩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協作。強化臨牀醫生的預防知識培訓和技能提升工作,更好爲公衆和高危人羣及患者提供防治結合的專業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配合)

(七)推動分級診療。以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建設爲抓手,牽頭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上下聯動、分級診療的管理機制。對於病情控制穩定的,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糖尿病基本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對於控制不穩定或不適合在基層診治的、以及基層不具備開展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查條件的,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明確診斷並進行治療,病情穩定後,上級醫療機構可將患者轉診至常住地轄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後續的治療和隨訪管理服務,並加強支持指導。(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四、實施糖尿病篩查和健康干預,強化篩查長效機制

(八)加大糖尿病篩查和干預管理力度。制定糖尿病城鄉社區篩查和健康干預指南及工作規範,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糖尿病篩查能力。開展糖尿病高危人羣危險因素干預,以糖尿病前期人羣、肥胖人羣等爲重點,開發營養及運動等干預適宜技術。建立工作機制,加強篩查與後續診療的銜接,實現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全程健康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九)優化糖尿病篩查管理模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開展糖尿病風險評估服務,指導居民瞭解自身患病風險。引導糖尿病高危人羣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並接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指導;引導糖尿病前期人羣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或餐後2小時血糖,每年到醫療機構進行1次糖尿病風險評估;提倡40歲及以上人羣每年至少檢測1次空腹血糖。鼓勵區縣級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糖尿病一體化管理模式,加強對轄區糖尿病篩查的技術指導。(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十)加強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查和干預管理。提高醫務人員對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早期發現、規範化診斷和治療能力,及早干預治療糖尿病腎臟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病等併發症,延緩併發症進展,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制定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城鄉社區篩查和干預管理指南及工作規範,提升基層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查能力,推進及時干預管理和規範轉診。(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五、提升糖尿病診療能力,優化診療模式

(十一)加強診療規範化管理。完善糖尿病診療指南、臨牀路徑。鼓勵三級醫療機構通過醫聯體建設和專科技術協作等方式,開展糖尿病診療能力培訓和適宜技術普及。加強糖尿病藥物的臨牀應用管理,完善用藥指南,發揮臨牀藥師作用,推動醫聯體內藥學服務下沉,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完善診療質控體系。建立糖尿病診療質量控制指標體系。依託各級內分泌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開展指導工作,對醫療質量相關指標進行持續性監測,促進糖尿病診療質量持續改進。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糖尿病相關檢查檢驗能力。持續開展處方抽查及評價,開展用藥監測與評價。(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國家中醫藥局配合)

(十三)優化診療模式。推動二、三級醫療機構建立糖尿病多學科診療模式,提升綜合診治水平。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遠程會診、臨牀輔助決策等服務,提高基層診療能力和效率。(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中醫藥局配合)

六、規範糖尿病健康管理,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十四)規範糖尿病健康管理,加強“三高共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要求,爲轄區內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規範的健康管理服務,對2型糖尿病高危人羣進行鍼對性的健康教育。進一步加強健康管理的質量控制,提升管理效果,糖尿病管理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持續提升。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大血壓、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構建慢性病醫防融合健康管理新模式。(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十五)提升基層健康管理能力。加強《中國糖尿病健康管理規範》《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培訓,爲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養具備糖尿病預防、診療和健康管理等能力的醫師,推動預防、治療、護理、康復服務有機銜接,形成“病前主動防,病後科學管,跟蹤服務不間斷”的糖尿病一體化健康管理模式。開展糖尿病醫防融合綜合干預工作,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要加強合作,爲糖尿病患者提供飲食控制指導和運動促進健康服務,並對患者開展自我血糖監測和健康管理進行指導。(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十六)推廣健康管理新技術。推進糖尿病智慧健康管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豐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推廣物聯網應用、可穿戴設備。試點開展人工智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持續葡萄糖監測等糖尿病健康管理新技術,提升健康管理效率和效果。(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七、加強中西醫結合,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

(十七)提升中醫藥防治糖尿病能力。加快構建糖尿病中西醫結合防治網絡,依託和整合現有資源,形成糖尿病中西醫結合分級管理和診療體系。進一步加強中醫醫院內分泌科建設,鼓勵開設糖尿病專病門診,發揮國家、省級、市級中醫內分泌優勢專科輻射帶動作用,建設中醫內分泌專科集羣。加大《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中醫藥內容及適宜技術推廣力度。積極應用中醫藥技術方法,爲糖尿病患者提供綜合治療。(國家中醫藥局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配合)

(十八)強化糖尿病中醫藥預防及早期干預。發揮中醫“治未病”作用,梳理中醫糖尿病預防保健知識,納入糖尿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內容。綜合運用現代診療技術和中醫四診(望、聞、問、切)等檢測方法,早期發現高危人羣,推廣應用糖尿病前期治未病干預指南。(國家中醫藥局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配合)

八、開展糖尿病綜合監測,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十九)加強糖尿病防治綜合監測。依託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工作,完善糖尿病及其慢性併發症等監測評價內容,逐步擴大糖尿病防治綜合監測的覆蓋面,提高監測效率和質量,加強有關疾病負擔評估。規範信息管理,保護患者隱私和信息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九、實施綜合保障,減輕羣衆就醫負擔

(二十)採取綜合醫療保障措施。按規定做好糖尿病患者基本醫療保障有關工作。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糖尿病防治相關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增加糖尿病健康保險供給,提供病前、病中、病後的綜合性健康保障管理,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推動提高健康管理費用在健康保險中的列支比例。(國家醫保局、金融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提高糖尿病藥物供應保障水平。規範開展糖尿病藥品使用監測和臨牀綜合評價。加強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強化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提高藥學服務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十、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加快創新成果轉化

(二十二)加強糖尿病防治研究和協同網絡建設。加強糖尿病防治科研系統佈局,建設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和科研機構協同的研究網絡,完善糖尿病防治研究體系及協同創新網絡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完善梯隊建設,健全多層次、多學科、複合型糖尿病防治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公共衛生人員和基層衛生人員糖尿病防治技能。(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二十三)集中力量加快科研攻關。聚焦糖尿病發病機制、防治技術等關鍵領域,加強科技創新。依託衛生健康領域相關國家科技計劃,推進發病機制、防治關鍵技術、精準化防治方案的臨牀轉化研究,加強糖尿病數字醫療、智慧健康管理和防治政策的評價研究。(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四)加強糖尿病防治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打破醫學研究、臨牀診療和公共衛生之間屏障,加快基礎前沿研究成果在臨牀和健康產業發展中的具體應用,支持新技術、新產品在糖尿病防治領域推廣應用。結合糖尿病防治需求,遴選有應用前景的糖尿病預防、診療、健康管理適宜技術及具備數字化、智能化、便攜式特點的創新產品等,加快成果轉化以及在基層和邊遠地區的應用推廣。研製和用好符合我國人羣和患者特點的相關診療規範和指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組織實施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發揮主導作用,建立糖尿病防治工作領導協調機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具體防治行動方案,明確省級技術支持單位;加強統籌協調,密切協作配合,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加強糖尿病防治行動與健康中國其他有關專項行動的有機融合、一體推進,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營造羣防羣控的良好氛圍;加強對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動態評估,對防治工作成效突出的,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廣泛宣傳和推廣。(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本文編選自“國家衛健委官網”,智通財經編輯:徐文強。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