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三月大股東被強制平倉後,聖諾醫藥-B(02257)的管理層又爆出大新聞。6月3日港股盤前,聖諾醫藥發佈公告稱,其首席醫務官Francois Lebel、首席財務官葉永基已於5月31日雙雙離職。
這也是繼5月17日其首席戰略官戴曉暢因個人理由辭職後,聖諾醫藥再度辭職的2位公司高管。
公司關鍵管理崗位的相繼離職,引發了市場對聖諾醫藥戰略、研發及財務等多方面的擔憂。因爲在今年4月,公司宣佈獲得美國FDA關於其核心品種STP705所要求的C類會議的書面答覆,並根據FDA的指導建議啓動了所需的臨牀前研究。
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出現首席醫務官和CFO的離職,或會影響公司後續產品研發和商業化進程。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受此負面消息影響,6月3日聖諾醫藥股價收跌5.91%。年初至今,聖諾醫藥股價已累計下跌82.49%,目前市值僅剩5.54億港元。由於市值的急速跌落,聖諾醫藥的港股通股票身份也快要保不住了。
“港股通”身份或從利好變利空
對於上市企業來說,流動性對市值支撐的關鍵程度不言而喻。而在港股市場,進入港股通則是吸引內地資金青睞、增加流動性的最重要途徑,尤其對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更是如此。
回到2022年8月19日,當時恆生指數公司宣佈了2022年第二季度之恆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恆生指數成分股變動將在2022年9月5日生效。而根據檢討結果,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數目由 508 只增加至 518 只。其中,聖諾醫藥獲新納入。
當時,聖諾醫藥意氣風發地發公告表示,其已成爲包括恆生綜合指數、恆生港股通指數、恆生港股通中小型股指數、恆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數、恆生港股通中國內地公司指數、恆生港股通非AH股公司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及恆生小型股(可投資)指數在內的8個恆生指數成分股。
通常來說,港股上市公司被納入港股通也意味着得到了權威認證。要想進入港股通,需要具備“市值、業績、流動性”等諸多要求。市場上也一直存在“進入港股通公司等於優質公司”的說法。然而對上市企業而言,更重要的在於進入港股通能夠對企業的流動性起到較大改善作用。
數據顯示,自2014年底滬港通開通以來至今年4月底,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市場,累計淨買入港股3.1萬億港元,成爲港股市場重要買家。從日均成交量看,滬港通開通後的2015-2023年,港股日均成交金額躍升至905億港元,並且通過港股通日均買賣港股金額(雙邊)佔港股日均成交金額的比重逐步上升,從2015年的4.3%升至2023年的33.4%。足以說明南向資金持續流入對於港股流動性的改善作用。
對於聖諾醫藥而言,今年以來公司股價一路下滑,累計下跌超過80%,股價甚至在4月22日下探至上市新低5.64港元,但即便如此,聖諾醫藥在當天的成交量仍有131.79萬股。
從聖諾醫藥的港股通持股比例來看,從今年3月起,其港股通持股比例便一路走高,從3月1日的2.4%到4月最高的17.52%,雖然近期港股通持股比例有所下滑,但仍超過14%。
目前來看,恆生指數公司預計於今年8月中下旬公佈截至2024年6月30日之恆生指數系列季度檢討結果,相關變動有望於2024年9月初生效,當前剔除港股通的市值警戒線爲40億港元,很顯然由於市值長期低迷,聖諾醫藥的平均月末市值和最新市值都離40億港元都有不少差距,被剔除港股通的概率很大。
根據規則,一家企業被調出港股通後,內地投資者不能進行買入操作,只能將持有公司股票賣出。也就是說,隨着企業被調出港股通,內地投資者不僅不能繼續貢獻流動性,反而會成爲拋壓盤。截至5月9日,聖諾醫藥的港股通持股比例爲14.57%。一旦公司被調出港股通,超14%股份的拋壓盤或會對股價造成不小影響。
產品商業化遙遙無期,賣管線是唯一出路?
實際上,聖諾醫藥在今年股價大幅下跌,與其核心產品STP705“難產”不無關係。
去年11月30日,聖諾醫藥發佈公告稱,其執行董事兼首席醫務官Michael V. Molyneaux由於需要放更多時間處理其他事務而同時辭任公司執董和首席醫務官。與此同時,當時身爲聖諾醫藥臨牀前及臨牀開發高級副總裁的Francois Lebel被火線提拔爲首席醫務官。根據公告,Francois Lebel將作爲聖諾醫藥首席醫務官繼續主導適用於原位鱗狀細胞癌的主要候選藥物STP705(非黑色素瘤細胞癌的子類)的臨牀研發工作。
然而這位首席醫務官僅做了半年就離職,結合此前一任選擇“淨身出戶”式離職的情況,不免讓市場懷疑聖諾醫藥在覈心管線研發上是否出現了一些問題。
結合公司2023年財報,若無後續融資,聖諾醫藥的新藥研發或難以持續至今年6月,所以要想活下去,賣管線或者技術或許是一個選擇。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小核酸藥物作爲外源性藥物,其核心壁壘和技術難點之一是遞送系統的開發。憑藉較強的研發實力,聖諾醫藥目前已開發出4個專利遞送平臺,目前是全球擁有多個技術平臺,並且產品進入臨牀階段的3家企業之一,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而在產品端,去年6月聖諾醫藥公告顯示,治療原位鱗狀細胞癌(isSCC)的候選產品STP705進入後期臨牀研發階段。聖諾醫藥也在推進STP705用於治療isSCC的確證性臨牀研究。而此前STP705已經在100多位受試者中就治療isSCC及BCC進行了臨牀試驗。針對這兩種癌症適應證進行的臨牀研究安全性數據表明,STP705具備安全性,且沒有3級或更高的不良事件。初步療效數據顯示,大多數治療組的癌細胞已實現組織學清除。
從技術上來看,聖諾醫藥若選擇授出STP705的商業化權益,其潛在價值依舊值得認可。但從商業化角度來看,是否有其他藥企對小核酸藥物商業化感興趣還是個未知數。
對於目前的聖諾醫藥來說,在現金流趨於枯竭的背景下,核心品種研發尚在中期,商業化更是無從談起。在此背景下,此次首席醫務官和首席財務官的雙雙離職,或預示着其接下來的處境將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