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四重路徑共同推進新能源消納 電力現貨市場或是關鍵解

發布 2024-6-6 上午09:45
© Reuters.  中信證券:四重路徑共同推進新能源消納 電力現貨市場或是關鍵解
600999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2024年6月4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針對網源協調發展、調節能力提升、電網資源配置、新能源利用率目標優化等亟待完善的重點方向,提出做好消納工作的舉措。電力現貨市場將是適宜新能源發電特性的關鍵解,可通過銜接“可預測”“送出去”“存下來”“消耗掉”四重路徑,共促新能源消納。建議關注電力基建、調節性資源和電力IT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政策方面

2024年6月4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網源協調發展、調節能力提升、電網資源配置、新能源利用率目標優化等亟待完善的重點方向,提出做好消納工作的舉措。對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提出科學統籌確定分地區的新能源利用率目標,並繼國務院《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後再度明確“部分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可適當放寬,原則上不低於90%”。此舉意味着2018年以來的棄風棄光率紅線或由5%逐步放寬至10%,爲新能源發電機組進一步釋放裝機空間,同時也對新能源消納體系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新能源之於電力市場,並非一塊能夠輕易喫到的“可口蛋糕”,以現貨交易爲改革重點的電力市場交易機制可發揮平臺作用鏈接各方市場主體,共促新能源消納。

《通知》提出“加快建設與新能源特性相適應的電力市場機制”。此前中長期市場建設已相對成熟,而現貨市場方興未艾,處於各省級市場轉爲正式運行的關鍵時期。現貨市場在日度、小時或分鐘層面組織交易,在價格上呈現更高的交易頻率,進而在量上能夠近乎實時地補充調節電能供需,與新能源波動性和不穩定性高的特徵更加匹配。

現貨市場的本質功能是發現價格,其作爲平臺系統,能夠有效引導電力系統建立適宜新能源發電特性的市場機制,鏈接形成“測、送、儲、需”四條路徑:

“可預測”,提升發電功率預測精準度

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和間歇性特徵導致了新能源發電量與用電量的不匹配,而電力系統中“發電—輸電—用電”在一瞬間完成,需要保持發電出力(功率)和用電負荷(功率)的實時平衡。因此作爲電力的傳輸方,電網需要根據下游的用電需求提前作出發電規劃,並根據實時的電力平衡情況作出實時電力調控,由此產生了對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的需求。《通知》明確提出“發電企業要大力提升新能源友好併網性能,探索應用長時間尺度功率預測、構網型新能源、各類新型儲能等新技術,提升新能源功率預測精度和主動支撐能力”。

具體路徑上,中信證券認爲一方面可增強政策倒逼作用。此前2022-2023年間六大區域能源監管局已針對所在區域的《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和《電力併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又稱“兩個細則”)進行新一輪修訂,在預測準確率、合格率等維度進行修訂強化,且未達標時將按照發電裝機容量進行更嚴苛考覈懲罰;另一方面增強技術突破,促進省級/區域級新能源場站基礎信息和歷史數據共享,以及自然、時空大數據的整合盤活和商業化運用。

“送出去”,增強富餘可再生能源跨區調送

通過省間或區域間現貨市場能夠更有效地應對日內的可再生能源機組發力波動。這一路徑對於跨省輸送電通道建設的依賴度較高,進而提升了特高壓輸電線路及智能電網建設的必要性。2021年11月國家電網發佈《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試行)》,推動利用市場化機制開展省間電力餘缺互濟,促進新能源大範圍消納。根據中電聯數據,2022年,我國實現省間外送交易電量爲8999.8億千瓦時,電力直接交易量爲1266.7億千瓦時,佔市場化交易電量的17%,較2021年提升近4個百分點。

2022年全年,省間現貨市場清潔能源累計成交電量133.1億千瓦時,減少風電、光伏棄電47.7億千瓦時,有效地應對了棄風棄光問題,推動可再生能源消納提升。此次《通知》着重強調“加快推進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建設”,並公佈了2024年已開工項目37項(含新建輸電通道長度10686.2千米和主變容量7440萬千伏安)以及新投產項目33項(含新建輸電通道長度2474.3千米和主變容量4670千伏安)。

“存下來”,以市場化方式調度新型儲能電站

隨着電力現貨市場的建設提速,價格信號更加清晰,各類儲能的盈利空間將得到拓寬,進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市場進行削峯填谷,促進電力系統平衡。新型儲能近年來裝機成長迅猛,但仍面臨利用率較低、盈利方式受限等問題。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

2024年4月2日,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促進新型儲能併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顯著提升,抽水蓄能電站投運規模達到8000萬千瓦以上”“保障新型儲能市場化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建成”;5月29日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也將新型儲能十四五裝機目標由30GW上調至40GW。此次《通知》明確將開展對各類儲能設施、靈活性改造等一系列調節性能的評估認定,有助於合理佈局,科學安排投產時序。

中信證券表示,建議關注抽蓄電站的規劃建設、源側強制配儲向靈活配儲模式的轉變、用戶側分佈式儲能配置,以及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協調發展等領域。

“消耗掉”,充分調動需求側資源

需求側響應是爲保持電力系統的實時供需平衡,虛擬電廠、可控負荷、分佈式電源等需求側主體,在接收到電網端發出誘導性減少負荷的直接補償通知或電力價格上漲信號後,改變其固有的用電習慣,減少或者推移某時段的用電負荷進而實現電網平衡穩定的響應行爲。隨着電力現貨市場價格發現機制的逐步完善,充電樁、虛擬電廠、可控負荷、分佈式電源等用戶側資源能夠有效地參與市場近乎實時地平衡負荷波動,並獲得收益。

2024年初國家發改委等發佈《關於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動力電池作爲可控負荷或移動儲能的靈活性調節能力將逐步得到發揮。5月國家發改委修訂印發的《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試行)》也明確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含儲能企業、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納入電力市場成員。我們預計,後續政策層面將側重對需求側資源參與市場機制的明確和規範,以及適宜新型經營主體發揮調節功能的電力現貨交易體系的建設。

投資策略:

電力基建:《通知》着重強調加快推進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建設,並公佈一系列已投產和已開工電網端基建項目,拓寬新能源消納範圍,提升省間互濟和資源共享能力。建議關注特高壓、輸配電設備等領域。

調節性資源:《通知》提出積極推進系統調節能力提升和網源協調發展。預計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需求將逐步清晰,各類調節資源建設將優先受益。建議關注煤電靈活性改造、新型儲能、虛擬電廠、車網互動、負荷聚合商等。

電力IT:《通知》強調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進一步推動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我們預計後續各省、省間、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節奏將顯著提速,並優先利好電力IT板塊。建議關注電力交易系統、電力大數據相關領域。

風險因素:雙碳戰略推進不及預期;電力市場改革進展不及預期;新能源消納政策推進不及預期;宏觀因素引致電能需求不及預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