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市值較最高點跌去96%後,小牛電動(NIU.US)正在靠出海自救?

發布 2024-5-21 下午04:49
市值較最高點跌去96%後,小牛電動(NIU.US)正在靠出海自救?
NIU
-

5月20日美股盤前,小牛電動(NIU.US)公佈了其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小牛電動當期營收同比增長21%,淨虧損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收窄。但二級市場的表現顯然與其上向的業績出現背離。智通財經APP觀察到,5月20日小牛電動股價低開低走,跌幅一度超過14%,最終收跌10.88%。

若將時間線拉長,投資者不難看到,這家創辦於2014年的兩輪電動車企,僅用時四年就在納斯達克上市,股價峯值曾達到過53.38美元,市值最高達41.4億美元,但現在小牛電動的市值已較高點跌去96%。

而這或許與小牛電動當前面臨的經營難題有關。財報數據來看,小牛電動在國內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其增長量目前主要還是來自海外市場,但隨着國內兩輪電動車出海潮到來,小牛電動能否靠自身的產品力順利“守城”,還是個未知數。

競爭白熱化,重營銷輕研發

財報顯示,小牛電動2024Q1季度的營收爲5.05億元,同比增長21%;當期淨虧損爲5480萬元,較上年同期淨虧損6030萬元進一步收窄。

從運營數據來看,當期小牛電動滑板車銷量爲12.91萬輛,同比增長36.8%。按市場劃分,中國市場電動滑板車銷量爲11.01萬輛,同比增長35.1%;國際市場電動滑板車銷量爲1.9萬輛,同比增長47.6%。

縱向對比來看,2024Q1季度的營收和利潤不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均出現一定回升,這也是小牛電動季度營收在連續6個季度停滯或負增長後,首次實現同比正向增長但在淡季影響下,相較去年Q2和Q3季度的營收規模仍有不少差距。

雖然從收入端來看,今年Q1季度小牛電動實現了一定的業績回升,但其在費用端表現並不理想。

數據顯示,小牛電動當期總運營費用達1.65億元,同比增長4.6%。雖然整體運營費用僅有個位數增長,但拆分來看,其銷售費用爲1.0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5.6%;相比之下,小牛電動的研發開支僅爲2893.10萬元,同比下降17.35%;管理費用爲3061.30萬元,同比下降39.17%。

費用端此消彼長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小牛電動在試圖穩定競爭更加激烈的國內市場的同時,還正快速拓展海外市場。

根據小牛電動的財報介紹,高端旗艦產品是小牛電動一季度銷售亮點。2月29日,小牛電動發佈的“新世代性能旗艦”電自NXT上市發售後受到市場追捧,一季度銷量佔國內整體銷量的26%。然而產品高端化並未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數據顯示,公司當期運營利潤率爲-14%,同期淨虧損率爲10.9%。對此公司的解釋是其“更改了國內IDR銷售政策,與分銷商分享更多的增長利潤,以重新奪回中國市場並加強新產品的地位。”

不過在面對市場競爭時,小牛電動的“高端化”似乎並未得到消費市場的認可。財報顯示,2024Q1季度,小牛電動每輛電動電動踏板車的營收爲3908元,同比下滑11.6%,從側面顯示出公司或正在通過降價優惠以應對市場競爭;另外,小牛電動應收賬款淨額達到8724.74萬元,佔當期收入的17.29%;庫存貨值高達4.81億元,同比增長22.39%。以上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小牛在國內競爭市場出現的困境。

爲了避免在國內市場過度“內卷”,海外市場似乎成了小牛電動未來增長的“救命稻草”。

出海即拯救?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小牛電動實際上是國內最早進入市場的智能電動車品牌,並在2021年及以前受到追捧追捧。

但隨着國內兩輪電動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九號、綠源等新興品牌以及雅迪、愛瑪等傳統巨頭均開始佈局智能化電動車市場。

小牛在智能兩輪電動車的份額和銷量已被同行趕超。安信證券數據顯示,以2022年銷量計算,雅迪、愛瑪、臺鈴成爲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銷量的前三,小牛電動僅在第9位。時至2023年,雅迪的兩輪電動車銷量達到1650萬輛、愛瑪1100萬輛、臺鈴800萬輛,而小牛電動則僅爲71萬輛。

在此背景下,潛力巨大的海外市場有望成爲小牛電動的新興增長點。

根據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rture發佈《電動兩輪車市場信息報告》指出,到2030年,兩輪電動車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約7000億元人民幣),2022年到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34.57%,這將是中國兩輪電動車企業的新機遇。目前來看,北美、歐洲和東南亞是中國兩輪電動車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北美方面,以美國爲主要典型出口國家,並且美國對中國兩輪電動車相對開放,2023年中國出口美國兩輪電動車的數量高達456.4萬輛,佔總體出口量的30%以上。

另外一個潛在市場便是東南亞地區。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因爲人口密集、消費水平較低、極端天氣少等原因,兩輪出行成爲了東南亞地區主要的交通方式,其也是全球摩托車保有量最高的區域之一。根據ASEANstats 數據,東南亞目前約有2.5 億輛的摩托車保有量。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電動化轉型成爲了東南亞兩輪車市場的大趨勢,但目前電動化滲透率仍然偏低。

目前東南亞摩托車電動化尚處於起步階段,5大主要市場(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中除越南外,電動滲透率均低於3%。根據Marklines,雅迪和Vinfast 在東南亞5 大主要市場電動摩托車2022年的銷量僅分別爲8.2 萬輛和8.8 萬輛,和油摩銷量存在顯著的差距,電動化未來發展空間大。

從小牛的全球佈局情況來看,在渠道建設方面,截至2024年3月31日,小牛電動在國內有2878家品牌體驗店及專賣店,並通過58家經銷商進入海外54個國家。根據2023年底公佈的數據,小牛電動在國內現有門店數量爲2856家,海外的銷售網絡包含56家經銷商、覆蓋54個國家。從財報來看,美國及歐洲市場的零售渠道已顯著推動了小牛在海外的銷量。

以2023年海外市場收入來看,小牛以3.5億元收入超過競品且其來自國際市場的單車售價爲3204元,遠高於中國兩輪電動車2131元的整車出口均價。

不過,目前雅迪、愛瑪和九號等品牌均在佈局海外市場,尋求兩輪電動車新增長。小牛的海外市場拓展也由此受到一定衝擊。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國際市場電動踏板車營收爲49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5330萬元下降8.1%。

所以爲保持在海外市場的先發優勢,小牛也在加大銷售投入,公司表示“還將會在國內外市場的品牌建設和渠道建設上面投入更多資金,因此國際市場的銷售和營銷費用仍然處於較高水平。”二級市場在Q1財報發佈後表現不佳,或許就是擔心小牛電動或在海內外市場陷入白熱化競爭,以致公司在短期難以觸及盈虧平衡線。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