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上市公司財報披露季,二級市場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憂”。然而,無論財報帶給股價多少波動,其都屬於短期事件,最終公司的市場估值將綜合取決於行業板塊、業務基本面與市場資金偏好等多方面因素。
五一長假結束後的兩個交易日,卓爾智聯(02098)股價連續兩日下跌,結束了財報披露後一個多月以來的連續上漲行情。截至5月7日收盤,公司股價跌至0.4港元附近,且成交量顯著縮窄,迴歸交投極度不活躍的常態。
財報數據顯示,受益於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收入增加,卓爾智聯2023年實現營收1252.9億元,同比增長12.97%;淨利潤約6567.6萬元,爲2020年以來首次實現盈利。
淨利轉正可喜,但公司股價與成交量的“退燒”,似乎表明盈利業績的背後,仍然有着不少的隱憂。
細分賽道千億營收,爲何不受市場資金青睞?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卓爾智聯旨在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爲應用,構建“B2B交易服務+供應鏈服務+數字技術雲服務”的架構體系。公司業務涉及農業、鋼鐵、化工塑料等多個行業,旗下擁有中農網、卓鋼鏈、化塑匯、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及漢口北等多個B2B交易平臺。
2023年,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依然是公司最爲重要的營收支柱,收入佔比超99%。其中,中農網貢獻營收408億元,卓鋼鏈、化塑匯分別貢獻營收245億元、241億元,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貢獻營收80億元。
業務層面,報告期內,中農網持續開拓細分品類,將甜味業務拓展到製藥用糖、烘焙用糖、乳飲用糖等服務領域;卓鋼鏈深耕下游終端基建、汽車、光伏新能源、電力電網等細分市場,與衆多大型央國企及行業龍頭建立合作,服務350個民生工程及高端製造項目;化塑匯立足化工塑料市場,新增PET、滌綸短纖等業務,並依託華南塑化產業帶優勢在東莞設立分公司,爲企業重點提供ABS、PC等品類的共享採購、寄售等服務。
簡單來看,公司基本面整體較爲穩健,並無特別的不利因素,這也是財報數據能夠帶動股價上漲的原因之一。但若拉長時間線來看,就會發現,卓爾智聯在港股市場中資金關注度並不高。自2019年年中以來,公司股價長期位於1港元以下。深究其中原因,有着行業與公司兩方面的因素。
在融資熱度方面,相比於科技、新能源等熱門概念,卓爾智聯所屬的產業互聯網賽道顯得“門前冷落車馬稀”。網經社發佈的《2023年度中國產業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產業電商領域的融資數量與融資金額同比雙降,全年共發生40起融資,同比下降46.67%;融資總額60.5億元,同比下降39.38%。
而橫向對比產業電商上市公司,卓爾智聯則呈現出“高營收、低盈利、低市值”的特徵。以2022年營收計,卓爾智聯是10家產業電商上市公司中唯一營收超千億元的公司,與排名其後的上海鋼聯、慧聰集團等都拉開了較大差距。
但值得注意的是,營收一騎絕塵的卓爾智聯在市值方面卻明顯落後。網經社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盤,12家產業電商上市公司總市值爲805.91億元人民幣,平均市值約67.16億元,其中,卓爾智聯以28.26億元的市值排在第9位。
不受資金青睞的原因,實際上就隱藏在卓爾智聯的財報中。相比同行,卓爾智聯是少數持續數年虧損的公司之一。在2023年年末市值排名前五的產業電商公司中,僅有2023年年底上市的一家未盈利,其餘4家公司在近五年中均保持盈利爲正。
對於卓爾智聯的投資者來說,2023年轉虧爲盈的財報,無疑讓他們等了數年之久。但這樣的業績是曇花一現,還是表明公司真正具備了自我造血的能力?我們深入業務層面進行分析。
實際上,卓爾智聯過去一年業績改善的背後,離不開食糖價格行情的劇烈波動。2023年,公司旗下中農網實現營收408億元,爲營收最高的板塊,而其中甜味板塊全年營收約309億元,在中農網營收佔比約爲75.74%,在公司總營收中佔比也將近四分之一。
2023年,白糖價格呈現先漲後跌、整體上漲的趨勢,上半年因印度食糖減產且實施食糖出口限制,加上國內食糖減產,階段性供需矛盾推動食糖價格快速上漲;下半年,巴西及國內廣西食糖開榨,且預估產量不斷上調,全球供應預期改善,食糖價格維持在相對低位。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2023年年初一級白糖均價爲5786元/噸,年末均價爲6704元/噸,年度上漲15.87%;年內白糖最高價格爲7538元/噸,最低價格爲5754元/噸。
展望後市,糖價預計將爲卓爾智聯的業績提供一定支撐。2024年一季度,白糖平均價格6541元/噸,環比下跌6.6%,同比上漲10.36%;儘管23/24榨季全球糖產需預計過剩,但國際貿易流的供需因印度出口政策的不確定仍存在偏緊的風險,使得業內預計糖價或將維持高位震盪。
激進擴張策略,或將進一步蠶食利潤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持續數年虧損的狀態下,卓爾智聯仍然採取加速規模擴張的市場策略。據智通財經APP瞭解,2023年卓爾智聯進軍紡織行業,上線湖北省第三家省級供應鏈平臺“華紡鏈”,爲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企業提供產業資訊、撮合交易、集採服務、數字工廠、供應鏈融資、質量檢測、數字化管理、設計師對接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在目前公司業務已覆蓋農產品、化工塑料、鋼鐵、能源、批發市場、跨境貿易等行業的基礎上,公司還在年報中指出,未來將進一步通過內生或併購方式發展其他板塊,並繼續加大對數字技術的研發。
相對於公司超千億的營收,不足7000萬元的淨利潤,顯得相當微薄。再加上顯得激進的擴張策略,或將進一步蠶食利潤,也增添了投資者對於公司業務“多而難精”的擔憂。
在此情形下,綜合各種因素來看,公司股價中長期走勢,進一步上漲的動力預計將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