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河南:力爭到2025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

發布 2024-5-6 下午03:14
© Reuters.  河南:力爭到2025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

智通財經APP獲悉, 近日,河南省商務廳等19部門印發《河南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在全省開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力爭到2025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二手車、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更加規範完善。

推動汽車報廢更新。嚴格執行機動車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要求,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引導車主綜合油耗、故障率、維修成本、車輛殘值以及更新補貼等情況,自主淘汰符合引導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

鼓勵二手車置換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市縣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的方式支持汽車置換更新,對轉讓本人名下的乘用車併購買新汽車的消費者給予補貼,省財政根據各地工作進展情況給予適當獎補。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各市縣可根據實際加大對置換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力度。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開展二手車置換補貼和疊加優惠讓利活動,與市縣財政補貼形成疊加效應。

原文如下:

河南省商務廳等19部門關於印發《河南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豫商運〔2024〕12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範區、航空港區管委會: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河南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南省商務廳 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河南省公安廳 河南省民政廳

河南省財政廳 河南省自然資源廳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 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河南省體育局 河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

中國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南監管局

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 鄭州海關

河南省供銷合作總社

2024年4月30日

河南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爲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商務部等14部門關於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及《河南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有關要求,在全省開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順應消費市場新趨勢,以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爲牽引,實施汽車以舊換新、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工程,中央財政與地方政府聯動,通過政府引導、企業讓利、金融支持等方式,暢通消費品更新換代鏈條,推動更多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更好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需要。

力爭到2025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二手車、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更加規範完善。

 二、實施汽車以舊換新工程

以支持汽車報廢更新爲重點,加快老舊汽車淘汰,鼓勵二手車置換和出口,全鏈條促進汽車以舊換新。

(一)汽車報廢更新行動

1.推動汽車報廢更新。嚴格執行機動車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要求,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引導車主綜合油耗、故障率、維修成本、車輛殘值以及更新補貼等情況,自主淘汰符合引導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省公安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轄市政府、濟源示範區和航空港區管委會均爲責任單位,不再列示)

2.強化政策支持引導。統籌使用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落實全國汽車報廢更新政策,由消費者通過全國汽車流通信息管理系統網站或“汽車以舊換新”小程序提交補貼申請,各地按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印發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受理審覈,財政部門按國家相應政策標準和程序發放補貼。(省商務廳、財政廳、稅務局、公安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完善回收拆解體系。因地制宜優化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產業佈局,引導企業提升回收服務水平,推廣上門收車服務模式。鼓勵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規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經營行爲,依法查處非法拆解等違法活動,有效防範安全環保風險。支持各地爭取將資源循環利用重點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支持範圍。(省商務廳、生態環境廳、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公安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汽車置換更新行動

4.鼓勵二手車置換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市縣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的方式支持汽車置換更新,對轉讓本人名下的乘用車(取得有效的《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併購買新汽車的消費者給予補貼,具體補貼標準和方式由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實施(補貼標準原則不超過報廢更新補貼金額),省財政根據各地工作進展情況給予適當獎補。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各市縣可根據實際加大對置換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力度。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開展二手車置換補貼和疊加優惠讓利活動,與市縣財政補貼形成疊加效應。(省商務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促進二手車放心便利交易。支持二手車銷售由經紀轉經銷,落實二手車銷售“反向開票”、異地交易登記等便利化措施,破除各類隱形障礙。推動新能源二手車動力電池檢測和估值平臺建設,引導二手車經銷企業提供並展示車輛狀況表,明示車輛基本信息、重要配置、價格等內容。(省商務廳、公安廳、交通運輸廳、市場監管局、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擴大二手車出口。落實二手車出口管理措施,提高二手車出口質量,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申報二手車出口資質。優化二手車出口許可證辦理、報關通關、車輛註銷等流程,支持其提升國際競爭力,持續拓展海外市場。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對二手車出口業務給予獎勵支持。(省商務廳、交通運輸廳、鄭州海關、省公安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汽車流通消費創新行動

7.健全汽車消費配套措施。統籌省級相關專項資金,鼓勵各地出臺支持政策,完善充電、停車、智慧交通等基礎設施。積極爭取國家城市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健全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建設汽車全生命週期信息交互系統。支持汽車改裝、汽車租賃、汽車賽事、房車露營、傳統經典車等汽車後市場規範發展,促進汽車從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間轉變。支持各地繼續對轄內新購汽車的消費者給予補貼。(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體育局、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家電以舊換新工程

以支持廢舊家電回收體系改造提升爲重點,打造回收網絡化、運管數字化、服務便捷化、循環產業化的回收體系,暢通家電更新消費循環。

(四)家電回收體系提升行動

8.發揮財稅政策引導作用。建設國家級、省級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統籌使用中央財政安排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充分利用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現有資金渠道,改造提升家電回收網絡,支持回收網點、分揀中心、拆解設施等項目建設,提高回收、中轉和集散效率。落實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相關資金政策,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發展,暢通回收處理全鏈條。推廣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的做法。落實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增值稅簡易徵收政策及所得稅徵管配套措施,優化稅收徵管標準和方式。(省商務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完善回收網絡規劃佈局。強化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公益屬性,各地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規劃,科學佈局“社區回收點、街道中轉站、縣(區)分揀中心”三級回收體系。推動生活垃圾收運網絡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在規劃、建設和運營等方面“兩網”融合。鼓勵大型家電生產、銷售、回收、拆解等企業建立社區直營回收網點,延伸回收鏈條。鼓勵回收企業以連鎖經營、協議合作、特許經營等方式,承擔廢舊家電回收責任,整合個體回收經營者,提高組織化程度。(省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自然資源廳、供銷社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培育多元化規模化回收主體。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典型城市,省財政給予支持。引導家電生產企業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逆向物流回收體系,或委託家電回收、拆解等第三方企業回收。鼓勵商超、家電賣場、電商平臺等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加強合作,發揮產銷銜接、商品集散的渠道優勢,促進廢舊家電回收。支持企業利用售後維修服務網絡開展逆向回收業務。(省商務廳、財政廳、供銷社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探索創新回收模式。支持回收企業綜合運用專業APP、應用小程序等開展“線上預約、線下回收”,提供家電收舊、送新、拆裝“一站式”服務。支持各地推廣“以車代庫”等靈活回收模式,指導流動回收車定點、定時進入街道、社區回收廢舊家電。支持供銷社等回收企業與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共同構建廢舊辦公設備、辦公傢俱統一回收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向供銷社等回收企業推廣“公物倉”模式。(省商務廳、供銷社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綠色智能家電換新行動

12.舉辦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鼓勵各地對消費者交售廢舊家電並新購綠色智能家電、智能電子產品給予補貼,具體補貼標準和方式由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省財政對各地實際財政支出按照不超過30%給予獎補。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開展疊加讓利,對家電以舊換新的消費者給予優惠。支持大型平臺企業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省商務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全面提升售後服務水平。遴選培育一批實力強、模式新、示範帶動作用突出的家電售後服務領跑企業,進一步擴大規範售後服務覆蓋範圍。引導家電售後服務企業提供在線下單、預約上門、配件自選等個性化服務,不斷提升維修服務規範化水平。(省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家裝廚衛“煥新”工程

以支持房屋裝修、改造爲切入點,推動家裝廚衛消費品“煥新”,促進家居消費潛力釋放。

(六)智能家居“煥新”行動

14.培育家居消費新增長點。鼓勵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局部升級改造、適老化改造、加裝採暖設備等,推動智能家居在智慧廚房、健康衛浴、家庭安防、養老監護等更多生活場景落地。鼓勵企業創新打造體驗式、交互式家居消費場景,推動家裝樣板間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鼓勵各地對購買綠色智能家居產品給予補貼,具體補貼標準和方式由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省財政對各地實際財政支出按照不超過30%給予獎補。(省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民政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5.提升便民服務水平。鼓勵街道、社區和居民小區設置“家裝便民服務點”,開展“誠信家裝進社區”活動,提供傢俱臨時存放、家裝信息諮詢等服務。鼓勵企業與社區共建公益維修隊,開展入戶檢修、評估,提供家裝服務和傢俱產品團購套餐。推廣“互聯網+回收”等模式,支持企業提供家居廚衛等消費品上門“送新”、返程“收舊”服務。(省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抓好組織實施

(七)加強組織領導。省商務、財政、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牽頭,會同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公安、民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體育、機關事務管理、人行、稅務、海關、金融監管、供銷等部門單位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研究解決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各地要按照本實施方案細化落實舉措,明確任務分工,層層壓實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強化要素保障。各地要加強對中央財政、省財政相關資金安排使用的指導監督,抓好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推進工作,強化對參與企業的教育、指導和監督。對弄虛作假騙補行爲,要追回補貼資金,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加大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建設項目用地支持力度,將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設施用地納入地方公共基礎設施用地範圍,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因地制宜,對廢舊家電、傢俱等回收車輛通行區域、上路時段等予以支持和規範。各地可參照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相關做法,研究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省商務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公安廳、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優化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具體發放比例,開展智能家居、家庭裝修等消費信貸業務,給予更優惠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鼓勵保險機構進一步豐富汽車保險產品和服務,合理確定新能源汽車等保險費率,爲消費者提供有效充足的風險保障。(省委金融辦、人行河南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河南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辦好促進活動。開展政策宣傳解讀,宣介汽車、家電、廚衛電器、竈具、潔具等消費品的建議使用年限、維修保養週期等標準和信息,倡導綠色、安全消費理念。突出“消費促進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支持舉辦新能源汽車消費季、家電換新消費季、家居煥新季等活動,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各地每季度末報送消費品以舊換新情況。(省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本文選自“河南省商務廳”官網;智通財經編輯:陳筱亦。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