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内地產行業繼續深入調整,「因城施策」措施不斷擴大,萬眾矚目的「取消公攤」正迎來歷史的拐點上。
肇慶宣佈:取消公攤面積
近些年來,民眾對「取消公攤面積」的呼聲越來越高,公攤面積帶來的信息不透明、購房成本增加等問題讓民眾所诟病。
在近幾年地產行業深度調整之際,來自廣東省的肇慶市,打響了國内取消公攤面積的第一炮。
4月30日,肇慶住建局發佈了一則重磅公告,公告表示,為進一步規範商品房銷售行為、減少因房屋面積、計價造成的矛盾糾紛,維護公平競爭、誠實信用、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從2024年5月1日起,肇慶市範圍内商品房實行按套内面積計價宣傳銷售;各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應當對每套商品房進行明碼標價,並在銷售場所醒目位置放置標價牌、價目表或者價格手冊,標價内容與套内面積單價保持一致。
肇慶此次購房新政出爐後,引起市場熱烈反響,有網友表示「早該如此」,也有網友稱「取消公攤可以,麻煩把當時多收的公攤房價還給現在的業主」。
實際上,在肇慶之前,國内有少數城市也嘗試過取消公攤面積。
比如,早在2002年,重慶就規定商品房銷售以套内建築面積作為計價依據。但是,重慶的此次探索是雷聲大雨點小,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並非所有地區都實行以套内建築面積計價的方式,並且重慶二手房市場仍採用建築面積計價,整個政策對地產行業來說不具備普遍性和全面性。
此外,去年8月,合肥首次提出積極探索商品房銷售按套内面積計價,但時至今日也未見落地。
肇慶吹響取消公攤面積「號角」,在當下房地產市場變天的背景下,具有更重大的意義。
當下,為了激活房地產市場,全國多城密集頒佈新政策,歸根到底就是為了降低購房者成本和減少購房者顧慮。
隨著肇慶率先走出取消公攤面積第一步,不排除會有很多城市陸續跟進。雖然取消過程存在挑戰,但對當下環境來說利大於弊。作為公攤面積發源地的香港,於2013年徹底廢除了公攤面積,從而大大增強了市場的競爭和透明度,值得中國内地市場借鑒。
告别公攤面積的利與弊
公攤面積,是指在住宅樓或小區中,除了每個業主的私人住宅空間外,所有業主共同擁有和使用的公共空間的面積,包括樓梯、走廊、綠化區域等。
一直以來,由於公攤面積的大小由開發商決定,缺乏行業統一標準,造成價格混亂,缺乏透明度,購房者很是受傷;另一方面,購房者還需為公攤面積支付取暖費、物業費等費用,嚴重影響購房體驗。
告别公攤面積後,可大大提升透明度,提升市場信心,促進市場公平交易。
對於取消公攤會不會導致房價上漲的問題,海通證券在研報中認為,使用套内建築面積計價僅為計價方式的改變,會在短期造成新房房價上升假象,但並沒有實際拉動房價增長。長期而言,該行認為相比市場自身供需結構而言,用套内面積計價更不會對銷售價格與銷售面積有實質影響。
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建剛也認為,理論上取不取消公攤面積和房價沒有必然的聯系,市場價格不會因為取消或不取消公攤面積而發生一個斷裂函數的變化,主要還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投資熱度,和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決定的。
此外,「套内計價」可能會提高物業管理收費水平。目前,物業費大多是以建築面積計算,如果換作以套内面積進行計算,收費單價也可能會相應提高,最終購房成本不一定會降低。
因此,取消公攤面積計價,需綜合考慮後續的管理和維護責任分配,以及相關稅費制度的配套調整,以確保市場改革的實質效果。
長期看,新加坡、日本以及我國香港地區取消公攤面積制度的案例和經驗表明,減少或取消公攤面積有助於提高市場效率、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期望國家早日出台配套政策法規開展過渡,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