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受多重因素的影響,港、A兩市曾一度大幅承壓,令不少投資者心碎。
本周,二級市場風格出現顯著轉變,港股市場似乎已率先發起反攻行動,恒生指數連續五個交易日呈現上漲態勢。與此同時,A股市場亦在4月26日迎來重要轉折點,迎來了爆發時刻。
港股及A股市場後市走勢是否值得期待?
港股先飙,A股跟上
4月22日,恒生指數跳漲1.77%,彼時投資者並沒覺得有什麽特别,漲漲跌跌實屬平常。然而,接下來的4個交易日恒指接連跳漲,5個交易日放量上升了8.80%,這也是12年來最強單周表現,有點亮眼。
更關鍵的是,從個股來看,港股「一哥」騰訊控股(00700.HK)在同期内累漲了14.68%,阿里巴巴-SW(09988.HK)則上漲了12.89%,美團-W(03690.HK)大漲了21.30%,小米集團-W(01810.HK)、京東、百度、攜程、快手也都迎來上漲。
上述這些互聯網龍頭是港股的精華所在,是市場中的明星,也是很多投資者心目中的「指向標」,其集體上漲是不容忽視的關鍵信號。
據分析,近期港股大漲或許有三方面的原因:
1)政策面支持,包括證監會稱將與香港方面深化合作等;2)A股高股息行情外溢,體現在南下資金呈現持續流入趨勢,且買入的多是高股息方向;3)互聯網行業基本面韌性實際上被市場明顯低估。
相較於港股市場,A股市場近期稍顯沉寂,上證指數一直在3000點至3100點之間來回波動,讓人昏昏欲睡。
然而,就在4月26日,A股市場迎來了改變,主要指數全線收漲,兩市成交再度突破萬億級别。其中,創業板指放大量上漲了3.34%,深證成指放量上漲了2.15%,滬深300放量上漲了1.53%,上證指數放量上漲了1.17%。
另外,北向資金素有「聰明錢」之稱,是一些投資者的重要參考指標。民生證券數據顯示,進入2月以來,北向資金其實已經連續處於淨買入狀態。
而在4月26日,北向資金今天單邊淨買入224.49億元,創下陸港通開通以來新高;其中,滬股通淨買入113.23億元,深股通淨買入111.26億元。
此前A股大幅承壓之時,北向資金多在流出,對投資者的影響不小,此次淨買入額創歷史新高同樣是一個很關鍵的信號。
另外,從基本面來看,進入2024年以後,A股市場繼續推進改革,對於回饋股東方面抓得很嚴。其中,在4月12日發佈的新「國九條」中,還新增了分紅風險警示内容。
以主板為例,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為正值,且母公司報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潤為正值的公司,其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低於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年均淨利潤的30%,且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分紅金額低於5000萬元。
除了分紅外,A股市場在退市、財務造假等方面的監管也更加嚴格。
這些改革措施將有望塑造一個更健康,能持續發展的A股市場。
多家機構看好港、A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也有多家研究機構表達了對港、A兩市潛力的看好。
近日,國際大行瑞銀加入看漲香港股市,以及整個中國股票市場的行列,上調了對整個港股市場的推薦評級,並上調面向海外投資者的中國股票基準指數——MSCI中國指數。
瑞銀將MSCI中國指數和港股市場的評級上調至「增持」,理由是企業盈利彈性和政策強力支持。
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機構也在近期發佈報告指出,全球資金正呈現重返中國股市的趨勢。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還提到,區域主動型基金已經開始增持中國成長型股票和科技股。
高盛也在報告中表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情緒、風險、偏好和興趣正在改善,預計即便是不考慮基本面情況,隨著A股資本市場制度的完善與規範,股市仍有較多的價值可以釋放,估值提升潛力約20%,樂觀預計或有高達40%的潛在上漲空間。
高盛從基本面到政策面,再到資本市場估值以及上市公司業績,全面看多A股。
中信建投也指出,近期外資在亞太地區的配置重心重新由日本轉向港股,港股流動性得到大幅改善。内資方面,在政策利好和高股息行情雙重驅動下,近期南向資金大幅增長,進一步鞏固了港股的上漲趨勢。中信建投認為,今年港股最佳的做多窗口已經到來。
結語
過去一兩年,在英偉達(NVDA.US)等巨型科技股拉動下,美股市場接連上漲,此外日本股市等資本市場也都有著強勁的表現。
不過,如今AI熱潮有所「退燒」,再加上資金獲利了結及高位避險情緒的累積,大量資金要從美股、日股等資本市場流出,尋找窪地,而在另一邊中國經濟穩定增長,股市尚處於低位,自然會成為這些資金的首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