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智庫聲音 |​ 於佳寧:香港Web3.0崛起,DeAI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發布 2024-3-29 下午01:32
智庫聲音 |​ 於佳寧:香港Web3.0崛起,DeAI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BTC/USD
-

2024年3月22日(周五)下午,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香港財華社、Uweb協辦的財華智庫「雙循環時代的金融全球化」系列沙龍第十七期《解放新質生產力,香港擁抱Web3.0投資機遇》以線上直播+現場分享形式舉辦。

會議特别邀請港股100強研究中心顧問、Uweb校長於佳寧博士分享精彩觀點,以下為發言實錄:

非常感謝!我剛才聽了幾位嘉賓的觀點,我覺得非常的有收獲,應該說確實A股從去年觸底反彈到最近已經有了回升,當然整個市場還是要有一個逐漸回暖的過程。但是另外一個市場也就是數字資產這個市場,香港現在重點發展的數字資產市場其實現在也有一些新的變化。

從2022年年底香港開始全力以赴發展web3.0、數字資產,應該說已經初見成效。同時總書記在去年提出了新質生產力,同時在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所以我們重點討論一下web3.0和新質生產力是什麽關系。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一直從事web3.0的教育工作,對於web3行業,我們也進行了非常透徹的討論和深入思考。同時,我們也出版了很多相關的書。從我的理解來看,我最近學習的新質生產力,它毫無疑問地分成新和質兩個部分,兩者既有差别又有融合。新質生產力主要以高新技術的研發應用為基本特徵,同時也以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作為支撐。而科技創新在全要素領域將發揮主導作用,在新質生產力時代,新技術需要創造新的價值,適應新的產業,重塑新的動能。而這些邏輯基本上也是現在香港全力以赴發展web3.0的底層邏輯。

香港發展web3.0,一方面是希望能夠使香港金融體系更加多元化,更具健康性,為未來留下更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香港的金融本質上也是為了反哺國家的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從新到質再到新質的融合,正是香港未來5年内即將走過的光輝之路。

所以,如果理解了新質生產力的含義,就能真正明白為什麽香港要大力發展web3.0。而且,我們一直堅持認為,在香港發展這種新質生產力其實是離不開人才,離不開教育的。剛才主持人也介紹了,我們在過去的很多年間一直從事的是這個領域的教育工作。為什麽我們認為這個領域非常重要?最核心的還是認為,任何技術到應用的過程,最核心的還是要有人才的支撐,教育的支撐。其中,生產力的幾個關鍵要素如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等,在新質生產力的層面,勞動者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因此,我們在香港開展相關教育,本質上也是為了服務國家整個新質生產力變革的大局。接下來,我們說新質生產力與web3.0最緊密的關系體現在幾方面:

一個就是新質生產力,它底層的生產資料、生產要素是絕對離不開數據的,離開了數據,web3.0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新質生產力的一個廣泛特點就是全行業全產業的數字化。那麽,如何解鎖數據的價值,如何讓數據變成真正的生產要素?其實,區塊鏈技術使得很多數據可用而不可得,可用而不可見,既保護數據隱私又發揮數據潛力。我一直認為這是web3.0未來重要的應用場景。

另一方面,雖然最近大家討論AI比較多,但AI現在確實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而web3.0其實融合了區塊鏈、AI、元宇宙等多種要素,形成了下一代互聯網。這些要素共同支撐了新勞動者、新生產資料、新生產對象,以及新產業和新動能,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但更重要的是,web3.0不僅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同時也在塑造與新質生產力對應的新質生產關系,這是非常重要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認為在web3.0時代,一個非常核心的點在於,我們過去可能認為區塊鏈和AI是兩條獨立的發展路徑。然而,現在香港開始全面發展web3.0,我發現AI和區塊鏈的融合與碰撞變得愈發關鍵。

在全球範圍内,生產資料和生產關系層面之所以出現變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各種技術的融合與發展。比如,我們最近看到的ChatGPT,以及我國自主研發的大模型,它們都在引發廣泛的討論。我也特别喜歡某家公司,經常使用他們的產品。而在今年過年期間,某些話題的火爆也引發了關於未來世界虛實定義的討論。

毫無疑問,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將是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這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新質生產力的提出,其實是在世界底層運行方式即將發生變革的背景下,對應匹配而提出的一種新質生產力和發展方式。除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叠代,XR設備、空間計算設備等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以前說起元宇宙、VR,大家可能只認為是遊戲或玩具,但當你真正開始體驗,你會發現它們已經在很多領域,如醫療和建築,成為了生產力工具,而不僅僅是娛樂工具。

正如移動互聯網離不開移動支付一樣,未來的web3.0世界和新生產力的發展也需要對應的金融體系去支撐。香港在數字資產和新型數字財富方面的發展,以及這些技術的融合,都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技術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新質與市場關系的協調也是必不可少的。AI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極大地推動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但區塊鏈或web3.0在更大程度上能夠更有效地重塑新質生產關系。無論是數據的開放透明、數據的可用性,還是整個生態的開放性、價值的共享性、全球的協作性,web的區塊鏈技術都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以無人駕駛為例,AI無疑是其重要的應用場景。然而,無人駕駛能否在未來在國家的各個產業中得到有效應用,不僅取決於技術突破,還需要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新型價值分配機制的建立。

我們越來越能看到,在web3.0的賦能下,它能夠實現從萬物互聯到萬物互信、萬物交易,最終到萬物協作的躍升過程。具體的例子在我書中有所描述,大家可以在網上查閱。

雖然AI在現在確實越來越重要,但也可能在未來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瓶頸。由於西方國家在AI算力方面的制裁,許多大模型公司,無論是語言模型的訓練還是應用,都面臨一些困難。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採用新的更高維度的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例如,實現AI算力的平等化和公平化,分佈式AI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關鍵路徑。從算法開源、模型構建,到數據使用標注、共享,再到算力的分配、購買採購,以及模型訓練結果的形成與應用,每個環節都可以與區塊鏈結合,實現去中心化的方式。

破解算力難題還需要充分利用低頻的機會。未來的基礎設施算力不會僅被少數巨頭所掌握,而是會通過低頻和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全球範圍内算力的無縫交易和共享。這樣,任何制裁或限制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此外,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領域,今年我們還應該關注更多的新興技術。因為技術應用是一個不斷叠代和融合的過程,一個點可以擴展成線,線再組成面,不斷推動我們的生產力發展。

今年web3.0領域開始出現了所謂的牛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批準了以太坊ETF。隨後,比特幣的生態網絡也蓬勃發展,各種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無論是以太坊的DeFi還是比特幣的閃電網絡,都開始逐漸嶄露頭角。與此同時,AI產業也開始逐漸去中心化,比例生態、低頻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RV同城化等一系列新興方向都預示著web3.0產業已經步入了高速發展、繁榮的新階段。

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強烈建議朋友們來香港看一看,了解一下Web3.0的發展方向。香港經過兩年多的準備,已經做好了迎接新一輪生產力牛市的準備,也做好了服務全國新興生產力發展大局的準備。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自己,我們是一家非常聚焦於Web3.0教育的機構,立足於香港,影響全球。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Web3.0頂級學府,用教育賦能更多人走進Web3.0時代。我們線下提供豐富的課程,線上則利用AI技術提供學習工具,讓大家能夠更便捷地學習。

我們在香港開設了多門課程,涵蓋多個行業,邀請了很多頂級人士來授課。同時,我們在新加坡也有課程,並與全球各大機構合作。在即將到來的萬科城嘉年華期間,我們將舉辦更多優秀課程。今年年初,我們還與香港知名媒體Txt合作發佈了《2022-2024年Web3.0數字趨勢報告》。

如果你需要這份報告,可以在網上搜索,如果找不到,可以通過直播號截圖後添加我的微信號,我會直接發給你。此外,我們每周都會有一系列線上活動,幫助大家了解Web3.0的最新發展方向。每個月,我們也會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城市舉辦線下活動,邀請當地的知名人士和行業專家來分享關於Web3.0的見解和主張。

非常歡迎並期待各個機構與我們進行更多的合作與交流。今天,我們特别感謝財華社、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以及中港金融菁英交流中心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與外部機構一起合作舉辦這次會議。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與財華社和港股100強研究中心進一步深入合作。稍後我們將進行簽約儀式,標志著我們將開啓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香港Web3.0走向黃金時期,助力各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化及更高維度的轉型進程,並為全球和全國性質的生產發展貢獻我們的綿薄之力。

今天的演講就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大家的聆聽與支持。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建立一個國際知名的具有領先地位的開放式研究平台,依託港股100強的品牌和資源優勢,堅守開放、包容、前瞻的研究視野,匯聚政商學界頂尖專家團隊,通過學術研究、應用研究、政策研究和金融實踐,推動行業發展,產生可觀的經濟與社會價值。研究中心以「緊隨國家戰略,服務國家發展」為己任,致力於在國家經濟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為香港資本市場提供有價值的觀點,樹立專業化的投資指引,為用戶提供權威與前瞻性的投資參考,成為參與和影響政府決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