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銀河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自2月下旬以來,低迷已久的豬價呈現出震盪上漲的走勢,生豬現貨價自2月23日的13.55元/kg上漲至14.92元/kg(博亞和訊網),漲幅10%,同期生豬期貨價由14655元/噸漲至15545元/噸,漲幅6.1%,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對豬週期拐點的關注。該行分析發現,二次育肥、出欄偏緩屠宰下滑導致供應縮量是主因,而並非需求端主動回升帶動。現階段處於仔豬、二次育肥補欄的旺季時間窗口期,多數養殖主體有持續滾動壓欄操作,支撐周內價格重心不斷攀升。
銀河證券觀點如下:
自2月下旬以來,低迷已久的豬價呈現出震盪上漲的走勢,生豬現貨價自2月23日的13.55元/kg上漲至14.92元/kg(博亞和訊網),漲幅10%,同期生豬期貨價由14655元/噸漲至15545元/噸,漲幅6.1%,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對豬週期拐點的關注。該行分析發現,二次育肥、出欄偏緩屠宰下滑導致供應縮量是主因,而並非需求端主動回升帶動。
春節後超大肥豬與標豬價差持續走闊,刺激養殖端增加體重,生豬銷售轉化爲二次育肥。
自2月9日至3月15日,超大肥豬與標豬之間價差由0.27元/公斤逐步走擴至3月初的0.85元/公斤,至上週收窄到0.57元/公斤,但仍遠高於2023年0.35元/公斤的均值。在肥標價差擴大的影響下,部分養殖單位選擇階段性低價進行二次育肥,導致企業收購價格上漲並收緊了流入屠宰端的適重豬源,從而推高了豬肉價格。同期大肥豬與標豬價差則由0.21元/公斤平緩收窄至上週的0.11元/公斤,這主要是因爲,經過持續增重,目前集團豬場主流出欄體重逐步上升至大肥豬體重,進入超大肥體重生豬數量相對較少,增重需要時間,因此超大肥豬與標豬價差仍較大。總之,肥標價差的持續將吸引上游二次育肥活動熱度升溫,導致短期內豬肉供應的收窄。
2出欄偏緩屠宰下滑,反映上游二次育肥熱度依舊高漲。
出欄進度方面,截至3月20日,全國平均出欄進度完成率在63.33%,屬於整體略微偏慢的節奏,主要跟豬價上升後,集團增重後移出欄有關。屠宰進度方面,2月存在春節效應影響,3月份集團和規模屠宰廠屠宰量的周規模分別達到80萬和50萬以上,3月第一週的屠宰量分別爲86.8和55.9萬,第三週屠宰量分別爲82.5和50.5萬,環比分別下降5%和9.7%。在出欄整體平穩的情況下,屠宰量下滑顯著,反映上游二次育肥熱度依舊高漲,導致短期豬肉供應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