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市場監管總局:2023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14次 同比增長4.9%

發布 2024-3-13 上午11:31
市場監管總局:2023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14次 同比增長4.9%
TSLA
-

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2023年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情況的通告。2023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14次,涉及車輛672.8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4.9%和49.9%。實施新能源汽車召回72次,涉及車輛160.3萬輛,佔全年召回總數量的23.8%。新能源汽車召回數量同比增長32.3%,創歷史新高。實施遠程升級(OTA)召回6次,涉及車輛117.3萬輛,同比增長32.2%,OTA逐漸成爲汽車召回實施的重要方式。受市場監管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召回27次,涉及車輛399.6萬輛,同比增長127.2%,佔全年召回總數量的59.4%。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2842次,涉及車輛達1.03億輛。

原文如下: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2023年

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情況的通告

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創新高,新能源車增速較快,消費品市場持續穩步發展。市場監管總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強缺陷汽車和消費品召回管理,保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和社會公共安全。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和《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等,現將2023年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有關情況通告如下:

一、2023年召回實施情況

(一)汽車安全召回

2023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14次,涉及車輛672.8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4.9%和49.9%(見圖1)。實施新能源汽車召回72次,涉及車輛160.3萬輛,佔全年召回總數量的23.8%。新能源汽車召回數量同比增長32.3%,創歷史新高。實施遠程升級(OTA)召回6次,涉及車輛117.3萬輛,同比增長32.2%,OTA逐漸成爲汽車召回實施的重要方式。受市場監管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召回27次,涉及車輛399.6萬輛,同比增長127.2%,佔全年召回總數量的59.4%。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2842次,涉及車輛達1.03億輛。

圖1 2004—2023年汽車產品召回的次數與數量

從缺陷線索看,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收到消費者提供的汽車缺陷線索報告共2.32萬例,涉及電器設備(佔17.0%)、發動機(佔16.0%)、車身(佔14.0%)、制動系(佔8.5%)、傳動系(佔7.6%)、動力電池(佔5.7%)、轉向系(佔3.3%)、車輪和輪胎(佔2.8%)、輔助系統(佔2.4%)、其他(佔22.7%)。其中,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報告5216例,反映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問題的佔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報告的24.9%、反映駕駛輔助系統問題的佔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報告的5.0%。

從缺陷涉及的系統看,發動機和電器設備是主要缺陷產生部件,佔總召回數量的84.9%。因發動機缺陷實施召回81次,涉及車輛405.3萬輛,佔總召回數量的60.2%;因電器設備缺陷實施召回54次,涉及車輛166.3萬輛,佔總召回數量的24.7%;因制動系缺陷實施召回11次,涉及車輛48.9萬輛,佔總召回數量的7.3%;因車身缺陷實施召回30次,涉及車輛44.3萬輛,佔總召回數量的6.6%,詳細分類見圖2。相比上年,發動機成爲主要的缺陷產生部件,而因電器設備缺陷實施召回數量較上年降低了24.1%。

圖2 2023年汽車缺陷涉及總成召回數量分佈

從缺陷原因看,因製造原因召回71次,涉及車輛237.3萬輛,佔總召回數量的35.3%;因設計原因召回134次,涉及車輛435.5萬輛,佔總召回數量的64.7%;因標識原因召回4次,涉及車輛0.002萬輛,佔總召回數量的0.03‱,因其他原因召回5次,涉及車輛0.02萬輛,佔總召回數量的0.3‱。因製造原因召回數量較去年增加了37.3%,但設計原因仍是最主要的缺陷原因。

(二)消費品安全召回

2023年,我國共實施消費品召回771次,涉及產品1042.0萬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1.7%和4.6%(見圖3)。受市場監管部門調查影響召回次數爲699次,涉及產品612.8萬件,分別佔召回總次數和召回總數量的90.7%和58.8%,缺陷調查仍是推動消費品企業實施召回的主要方式。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已累計實施消費品召回4885次,涉及產品達1.01億件。

圖3 2008—2023年消費品召回的次數與數量

從缺陷線索看,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收到消費品缺陷線索報告1.53萬例,涉及電子電器(佔83.1%)、日用紡織品和服裝(佔6.9%)、其他交通運輸設備(佔6.2%)等產品,問題主要涉及電子產品過熱、電路故障、電池鼓包等,家居產品化學元素超標、有害物質泄漏,電動自行車產品行駛中動力中斷、充電故障等。

從產品類別看,召回數量較多的是兒童用品264次,涉及產品822.0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78.9%;家用日用品42次,涉及產品87.1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8.4%;食品相關產品74次,涉及產品49.8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4.8%;電子電器146次,涉及產品39.8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3.8%;其他交通運輸設備127次,涉及產品21.3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2.0%,詳細分類見圖4。

圖4 2023年消費品召回產品類別召回數量分佈

從缺陷原因看,因設計問題召回221次,涉及產品123.3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11.8%;因製造問題召回509次,涉及產品876.2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84.1%;因標識問題召回41次,涉及產品42.5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4.1%(見圖5)。

圖5 2023年消費品缺陷原因召回數量分佈

從缺陷類型看,因標準符合性問題召回757次,涉及產品921.7萬件,佔召回總數量的88.5%,標準符合性問題仍是消費品召回的主要原因。兒童用品、家用日用品、食品相關產品、電子電器和其他交通運輸設備分列召回數量的前五位,應當引起生產企業關注。

(三)機動車排放召回

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與生態環境部密切合作,共同推進機動車排放召回工作穩步前進。全年共收集排放危害相關線索1402條,聯合組織專家技術交流7次,啓動調查案件4件,督促生產者實施排放召回10次,涉及車輛181.1萬輛。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已累計實施排放召回31次,涉及車輛327.2萬輛。

二、2023年召回管理工作

一是加強召回技術機構建設。爲提升產品安全監管效能,更好服務產業發展和消費需求,2023年12月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正式成立。新機構聚焦產品安全,減少產品傷害,維護公共安全和利益,以高水平安全助力高質量發展。二是突出重點產品和社會熱點問題調查。針對特斯拉汽車意外加速問題,督促特斯拉公司就再生制動系統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問題召回車輛110.5萬輛,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三是穩步推進汽車安全沙盒監管試點。發佈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等首批試點技術名單並指導部分企業開展深度測試,進一步降低安全風險。四是深化無人機產品安全召回監管。發佈《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微型、輕型、小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質量安全監管的通知》《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對微型、輕型、小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施召回管理的公告》,進一步明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召回監管要求。五是加強全國消費品召回區域協作。指導相關省市建立粵港地區、黃河流域、長三角地區等區域性消費品召回技術協作機制,有效促進區域協同和技術聯動。

三、2024年召回管理工作重點

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將強化“保安全”底線思維,全面落實產品安全責任,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產品安全召回監管。圍繞大中型商用汽車、新能源汽車等重點機動車產品,電子電器、兒童用品等重點消費類產品,加大缺陷調查力度,動態監測行業安全狀況,及時督促企業實施召回。

二是優化產品安全召回監管體系。擴大產品召回範圍,完善軟件遠程升級(OTA)備案及安全評估流程,優化缺陷調查及召回實施程序,提升高新技術產品召回監管能力,適應新技術和新業態形勢下召回實踐的需要。

三是深入推進產品質量安全沙盒監管制度。針對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民用級無人駕駛航空器等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探索建立質量安全“沙盒監管”制度,開展深度測試和產品安全評估,爲新產品新業態發展提供容錯糾錯空間。

四是提升缺陷產品召回技術支撐能力。依託新成立的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加強基礎研究與缺陷調查技術能力建設,組織開展缺陷產品調查協作基地評估工作。大力開展產品傷害監測,完善產品危害識別和試驗驗證體系,提高產品缺陷與失效分析、事故復現與場景重構等技術能力。

特此通告。

本文編選自“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智通財經編輯:陳雯芳。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