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日收盤,上證指數已從底部反彈約12%,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别從底部反彈約18%、17%,不少個股更是反彈超過50%,市場情緒高漲,甚至有人調侃「牛回速歸」。
3月4日,兩會召開。作為每年年初的重磅會議,牽涉到國家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一系列的宏觀經濟及產業政策等等,自然和資本市場關系很大。屆時,A股市場將如何表現,指數能否繼續走強,相關板塊又蘊藏怎樣的投資機會,是很多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一位公募人士表示,隨著宏觀環境的修復、股市政策的持續發力、春節後股價強勢反彈等多重因素疊加,當前市場情緒較為樂觀,A股一向「日歷效應」明顯,今年兩會期間可能像往年一樣呈現「維穩行情」,短期不排除有小幅震蕩調整,但中長期來看,A股底部有望穩步擡升。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從2010年至今的統計數據來看,A股在兩會前兩周、前一周表現較好,兩會期間表現略差,各大寬基指數上漲概率均有所下降,會後上漲概率提升。具體來看,兩會結束後一周和後兩周,主要寬基指數上漲概率均超過50%,其中小盤風格總體佔優,中證1000、中證500、創業板指上漲概率達64%。
背後的原因在於,兩會之前,市場往往對即將到來的「政策大禮包」有一些樂觀的預期,兩會政策博弈之下,融資資金活躍,做多情緒高漲,市場風格偏向小盤風格。
兩會來臨,具體板塊如何投資佈局?
中金公司認為,往未來看,階段性的超額收益或來自受益於我國產業政策支持、產業趨勢明確的科技成長賽道。中信建投亦看好成長,其認為,伴隨高股息資產持續上漲後股息率下降,高景氣成長風格優勢逐步凸顯。重點關注消費電子產業鏈(華為、MR等)、AI產業鏈、半導體設備、存儲、智能駕駛等。
值得一提的是,復盤近些年的兩會工作報告可以發現,新興概念或政策往往會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如2018年的制造強國、2019年的科技創新、2020年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2021年的雙碳、2022年的新舊能源轉換、2023年的穩增長等。時至2024年,「新質生產力」在資本市場或反復演繹,相關概念股具備超額收益的可能。
中信證券表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且高質量的先進生產力。從產業視角看,新質生產力涵蓋了絕大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從政策視角看,培育新質生產力相關政策或從科技自強、數字經濟、綠色轉型三方面發力。應重點關注相關主題投資機會,包括半導體設備、工業母機、新材料、AI、算力、數據要素、氫能、核能、儲能、電網設備、電力IT等。
而招商證券則表示,兩會來臨,消費板塊亦大有可為。政策主要聚焦培育新型消費(智能家居、文娛消費、國貨)、穩定傳統消費(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近期召開的財經委會議也再次提到了設備更新及消費品以舊換新,後續配套政策如設備更新專項再貸款等政策工具,也有望進一步出台。
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均壽命的延長,我國正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銀發經濟相關投資機遇值得關注,此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銀發經濟」的概念,未來有望成為市場演繹的主線。
養老產業鏈主要分為幾個部分,上遊包括養老醫療設備、養老保健品、部分科技產品(包括家居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環節,中遊是養老服務市場,包括社區養老等,下遊包括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金融產品。
也有一部分機構認為,2024年初至今高股息資產與科技成長風格輪番佔優,當前宏觀復蘇較為曲折,高分紅資產作為配置底倉的中期投資價值依然凸顯,煤炭開採、運營商、順周期龍頭等值得重點關注,但短期需重視部分行業微觀交易結構及配置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