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華泰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上週英偉達破2萬億以後,全球半導體市場如何達到1萬億美元成爲熱門話題。該行認爲,HPC是主要增量,到2030,AI芯片可能會是一顆擁有1萬億晶體管(10x)採用1nm工藝的芯片。在實現1nm芯片的路上,會帶動EUV光刻機,先進封裝設備在內產業鏈的發展。
華泰證券觀點如下:
背景:2030年半導體市場規模1萬億美元逐漸成爲業內共識,關注實現路徑
最近包括AMD CEO Lisa Su、Intel CEO Pat Gelsinger在內半導體業內領先領袖都提出,全球半導體市場有望從2023年的5200億美金成長到2030年的1萬億美金(近1倍的增長,9.8% CAGR)。2月22日, 英偉達業績超市場預期,帶動市值超2萬億美元,成爲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如何實現1萬億美元成爲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ISSCC(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EEE)是全球最主要的半導體技術論壇之一,本次論壇上,臺積電等的分享爲投資人提供了思考這個問題的一些啓示。
啓示1:數據中心取代手機成最大增量,HPC 2030年佔據40%全球市場
本次大會上,臺積電認爲AI/HPC取代手機成爲半導體最大需求,到2030年有望貢獻全球40%市場規模。根據彭博一致預期,2023年英偉達、Intel、AMD、Marvell及博通五家HPC芯片領域主要廠商相關業務收入合計爲1381億美金,對應未來7年AI/HPC全球市場有接近2倍成長空間(16.4% CAGR)。當前英偉達在訓練芯片佔據壟斷地位,4Q23在全球份額達60%。推理芯片上呈現百花齊放態勢。此外,AI芯片用HBM(海力士、三星等)有結構性增長機遇。
啓示2:摩爾定律繼續演進,2027年有望達到1.4nm
臺積電指出,將在2025年量產的2nm節點採用Nanosheet(GAAFET)結構,未來可能採用三維垂直堆疊的CFET晶體管結構。Intel也表示將在2024年量產的Intel 20A工藝上,引入GAA設計的RibbonFET晶體管架構,2027將量產Intel 14A。IEEE預測,通過微縮數字塊區域等方式,到2031年有望實現1.0nm。當前全球7nm及以下的先進製程廠商僅剩臺積電、三星和Intel,Intel制定了較爲激進的4年5節點技術路線。對於設備企業來講,該行認爲先進製程演進將拉動High NA光刻機(ASML)、刻蝕設備及薄膜沉積(AMAT、Lam、TEL等)、量檢測(Lasertec, KLA)等設備用量。
啓示3:單芯片晶體管數量增長至10倍,先進封裝、硅光等是核心技術
臺積電指出:1)基於TSV、混合鍵合等技術的3D堆疊/SoIC封裝,未來可能實現和SoC內部die幾乎相同的互聯密度,且可將單芯片晶體管數量擴展至10倍達1萬億個;2)整合硅光的CPO封裝,將顯著提升AI芯片計算能力和解決功耗問題。
Intel指出:下一代先進封裝技術的玻璃基板,與現有有機基板相比,具有更好的熱性能、物理性能和光學性能,可將互聯密度提升10倍。先進封裝日益重要的背景下,該行認爲背面減薄(DISCO)、鍵合(Besi、ASMPT)、模塑(Towa、Yamada)等設備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風險提示:半導體週期下行,技術研發不及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