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近一年後,籠罩在華興資本(01911)身上的迷霧又有了新動向。
近日,華興資本發佈公告稱,將宣佈委任謝屹璟爲代理首席執行官,正式負責公司的管理工作。而此前擔任該職位的包凡則因健康原因及希望將更多時間用於處理家庭事務的考慮,已辭去本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提名委員會主席、執行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委員的職務,自2024年2月2日生效。
此前,由於首席執行官兼控股股東包凡失聯,華興資本的財報審計工作遲遲無法完成,其香港上市股票遭到停牌。而據最新消息,華興資本稱已經制定了替代方案,並取得了一定進展,預計可以發佈經審計的2022年財務報表。
在互聯網創投圈,包凡歷來有着“資本紅娘”、“併購之王”、“中國新經濟金融服務之王”等諸多名號,在他的帶領下華興資本也因參與多箇中國互聯網企業併購案而名聲大噪。
2015年,包凡被美國財經雜誌《彭博市場》評爲第五屆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位列第22位;2016年,華興資本獲批券商牌照,2018年9月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一時風頭無兩。
2023年2月,包凡忽然失聯,引起資本圈一陣轟動。後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包凡與工銀金融租賃公司原總裁叢林因涉及行賄案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有消息人士透露稱,此案涉及船舶租賃的違規操作,涉及金額或將達到兩千萬美元。
而此次在危難之際“接棒”華興資本的謝屹璟同樣也是公司創始人之一,自2015年3月以來擔任醫療與生命科技事業部負責人,負責管理集團醫療行業部門的財務顧問業務。
自包凡失聯以來,華興資本股價已從11.72港元的高點跌落至7.27港元,業績也受到了一定負面影響。不過隨着管理層成功“換帥”,公司財務報表有望恢復正常披露,華興資本也存在了復牌的可能。
根據聯交所規定,若未能在連續停牌18個月內糾正導致其停牌的問題、履行復牌指引並完全遵守上市規則以使聯交所滿意,並未能恢復股票買賣,或將被取消上市資格。按照規定,如華興資本在今年10月仍未復牌,或將被港交所除牌。
而在復牌事宜有所進展之外,從公司業績來看,華興資本似乎也已逐步擺脫負面消息的陰影,重新迴歸正軌。
中期虧損收窄 觸底回升跡象初顯
縱觀過往業績,2022年公司業績有大幅下滑,跌穿盈虧線,全年淨虧損達到5.64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2023年上半年虧損有所收窄,總收入及淨投資收益爲6.1億元,同比增長19.3%,釋放出觸底回升的信號。
分具體業務來看,上半年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及淨投資收益爲3.3億元,同比增長77.1%,佔公司總收入貢獻的54%。期內該分部已實現附帶權益近1億元,淨附帶權益逾2500萬元,顯着高於去年同期水平。
儘管市場環境充滿挑戰,公司基金管理費保持相對穩定,在資產管理實現持續退出的情況下,產生管理費的資產管理規模期末爲257億元,總資產管理規模在401億元。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截至期末,累計未實現附帶權益32億元(未實現淨附帶權益9億元),其中超過半數來自於2013年至2015年募集的基金,預計亦會成爲未來資管業務收入以及公司業績的重要來源。
而在投資銀行業務方面,華興證券亦取得良好表現,期內總收入和淨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增長217%,上半年完成1單三房巷可轉債項目發行和芯愛、馭勢、崑崙芯等硬科技財務顧問項目;另有國動通信等項目已協助客戶完成融資,多單保薦、併購重組類項目穩步推進,多單財務顧問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多多金APP累計註冊用戶超16萬戶,客戶資產規模近9億元,較去年末增長近3倍。零售業務正不斷探索和完善貨幣化模式,收入逐月攀升,有望成爲新的收入支柱。
據公司方面表示,此前2022年的業績下行主要受到港美股IPO市場和二級市場表現疲軟的拖累,而本次公司業績回暖,部分亦來自於成本的削減。2023年上半年,公司總經營開支同比減少6.5%至5.48億元,薪酬及福利開支減少15.6%至3.2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有639名員工,相比2022年底人數減少約15%。
報告期內,資產負債表較爲穩健,債務保持在較低水平。截至期末,公司的現金等高流動性資產高達40.4億元,付息債務佔總資產的比例僅爲6.9%。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資產負債比率爲17.1%,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爲32.4%。
佈局新經濟領域 靜待市場回溫
自2021年初高點算起,港股已有近三年時間位於弱勢調整階段。由於海外利率持續上行、全球經濟復甦路徑承壓,外資持續流出港股市場,拖累整體市場表現。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恆生指數下跌13.82%,恆生科技指數累跌8.83%,不乏明星個股出現“腰斬”走勢。
據富途牛牛顯示,2023年港股市場有217只個股累漲超50%,103只個股累漲超100%,漲幅靠前的多數是成交額較小、市值不超過10億元的中小企業;465家公司累計跌超50%,17家公司跌超9成。
從具體板塊來看,服飾、旅遊與觀光、餐飲、乳製品、啤酒、藥品分銷等各細分行業板塊表現均較爲萎靡。權重較高的地產行業資金流動性持續承壓,互聯網巨頭年內股價也多數下跌,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導致各家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二級市場的“寒意”同樣影響到了IPO的積極性。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港股合計約有70家新股掛牌,除陸控(06623)、嘉創地產(02421)以介紹形式上市外,其餘68家公司融資總額約達469.70億港元。對比2022年同期,上市融資的公司數量和整體的融資金額分別下滑了17%及53%。
來自德勤的數據顯示,資本市場寒冬之中,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公司數量也出現了顯著下滑。2023年港交所收到約124家公司的上市申請,較2022年的177家同比減少30%。而在已上市公司中,2023年港股前十大IPO的融資額同比縮水七成,有約4成的新股IPO以下限定價,僅有9%的新股以最高價發行,且以10至20倍市盈率上市的新股比重大幅增加。
IPO市場的疲軟部分要歸結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高企,美聯儲的加息週期幅度和力度超出預期,全年累計加息幅度達到了100基點。
市場低迷之際,新經濟重要領域的戰略佈局成爲華興資本倚賴的新增長點。智通財經APP瞭解到,2023年上半年,來自新能源、新材料和先進工業賽道的收入佔私募融資業務收入49%,相比去年同期的3%有大幅增長。公司完成了大秦、太藍等融資項目,在通用人工智能領域的基座模型、AGI應用、多模態、具身智能等熱點領域有多個市場領先企業的融資項目完成或是正在進行中。
縱觀市場層面,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高企,美聯儲的加息週期幅度和力度超出預期都是2023年市場疲軟的主要原因,美聯儲全年累計加息幅度達到了100基點。而進入2024年後,隨着美聯儲降息預期大幅提前,有利於港股估值回升和國際資金迴流,港股行情有望迎來逐步修復。
而對華興資本而言,業績是影響投資者看法的重要因素,擺脫虧損已然成爲了擺在管理層面前的第一要務。放眼更長時間線來看,隨着金融反腐行動推進,以往靠“關係”進行利益輸送的空間將越來越小,而失去包凡的華興資本若想要回到其巔峯時刻,恐怕並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