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在微博上公開分享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頭發淩亂的女主在雨中眼神透露出堅毅,與對面被淋成落湯雞的男主說道:活下去,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
上月底,威馬汽車相關破產重整案件新增開庭信息,案件關聯公告顯示,威馬汽車破產重整案將在今年3月開庭。
威馬汽車的倒下,只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市場出清提速的一個縮影,除了威馬汽車,昔日「老頭樂」龍頭雷丁汽車和愛馳汽車也均已申請破產。
乘聯會:2024年是新能源車企站穩腳跟的關鍵年
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孕育出了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雖然市場龐大,但競爭者明顯過多。
長安汽車(000625.SZ)總裁王俊近日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多達126個品牌。
每家車企都想在市場中活下來,並奪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難免會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對於各大新能源車企來說,活下來的也都不容易。在2023年,在如此多家新勢力中,完成了自己年初目標的只有理想(02015.HK)(LI.US)和問界。由此可見,車企的夢想都很美好,但現實卻是如此殘酷。
乘聯會對此也表達了觀點,2月8日,乘聯會在發佈2024年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時提到,2024年是新能源車企站穩腳跟的關鍵年,競爭注定非常激烈。
2024年剛開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已開始「卷」了起來。特斯拉(TSLA.US)年初率先掀起價格戰,隨後,理想也加入價格戰。這對於那些尚未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來說也將是一次重大打擊,或會加重這些企業扭虧的難度。
在此背景下,國内多數廠商也不得不加入混戰。據不完全統計,年初以來,包括蔚來(09866.HK)(NIO.US)、零跑(09863.HK)、哪吒、阿維塔、極氪等在内的多個品牌都推出了限時購車權益,優惠程度在1.3萬-3.7萬元不等。
乘聯會終端調研數據顯示,1月初乘用車總體市場折扣率約為20.4%。業内普遍預計,2024年汽車價格戰將會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車市的價格戰僅是表象,其背後則是國内汽車市場供給過剩與需求不足的矛盾。乘聯會在《2024年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中表示,近期乘用車市場價格戰的根本原因是新技術取代舊技術,新能源車對燃油車的替代過程,在建立市場新秩序過程中,新老廠商替代的競爭激烈,預計這一過程會持續幾年的時間,直到新的格局形成。
市場供需關系失衡加劇,加上行業越來越卷,那些卷不動的玩家,結局只有一個:掉隊,乃至倒下。
此外,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增長的同時,也面臨增速放緩的問題。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949.5萬輛,同比增長37.9%,滲透率為31.6%。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2024年汽車市場會呈現緩慢增長的狀態。
另一方面,有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設定了雄心勃勃的2024年銷量目標,其中,理想和埃安在2024年的銷量目標均為80萬輛,分别同比增長約113%及約65%。因此,在2024年,預計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參與者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
行業面臨盈利難問題,馬太效應是大勢所趨
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至今也只不過短短幾年時間,銷售數量和銷售額增長的背後,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新能源汽車企業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
這種增收不增利的撕裂感,籠罩著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
目前,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只有特斯拉、比亞迪(01211.HK)(002594.SZ)、理想和埃安4家實現了盈利,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在虧損。並且,虧損持續擴大的車企也不在少數,如蔚來在去年第三季度淨虧損達45.57億元,同比擴大10.8%。
對於新能源車企來說,只有在有銷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擴大規模,才會有足夠空間去盈利。
對於當下新能源汽車企業盈利有哪些堵點,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決策科學教授方躍表示,「先從成本來講,電動車最核心的零部件電池是一塊很大的成本;其次,各個企業在全鏈路研發投入上成本也是非常高;對很多車企來講,目前銷量還跟不上,因此缺少經濟規模,形成不了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
王俊預測,隨著市場競爭強度的增加,新能源汽車行業集中度會快速提升,未來在剩下的126個品牌中,TOP10車企會佔85%以上的份額,剩下的116個品牌分享剩下的15%份額,大部分車企會關停並轉,汽車行業正在迎來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