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225於2023年二季度開始上行,2023全年漲幅30.13%,牛冠全球。2024年截至1月23日,再度上漲10%,繼續領先全球其他主要股指。
同時,日經ETF在近期的嚴重超買,也反映了國內投資者對日本市場顯著的熱情。
爲什麼日本股市會重回高點?
由於2023年的表現實在是過於亮眼,很多分析文章於是將重點放在了日本經濟和股市去年以來的變化上。例如:
日元疲軟有助於吸引疫情後的遊客(2023年日本迎來了2500萬遊客,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最大數量,遊客消費總額達到創紀錄的5.3萬億日元),提振了日本脆弱的經濟;
2023年日本告別通縮、通脹達到了4%左右的水平;
在職員工的薪酬獲得增長,2023年4月日本企業平均加薪3.6%,消費動力增加;
以巴菲特爲代表的外資大幅加倉,帶動全球資本增持日本股市,投資者情緒也呈現回暖跡象,等等。
物價上漲,工資上漲,民衆消費和投資的慾望提高。當越來越多的日本當地民衆意識到,產品價格會上漲,其消費動力便會增加。社會進入通脹社會後,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繼而經濟增長。這樣形成正向循環,推動了日本企業的盈利提升和日股的估值提升。
分析得都很有道理。
但我們把時間跨度拉長來看,並不難發現:日本股市是在經歷了25年的漫長熊市後,又經歷了長達10年的牛市,纔回到了1990年的高度。
換句話說,即便是刨除2023年的表現,2022年之前的大概10年間,日本股市表現也頗爲可圈可點。上圖顯示,日本股市決定性地進入右側的時間點,大概在2012年9月之後。
這說明,2012年底2013年初,日本股市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出現了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是什麼呢?
自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以來,日本陷入低增長的泥潭,學界稱之爲“失去的30年”。由於經濟增長失速,薪資不漲,生活成本高企及老齡化,整體社會消費低迷,通縮也始終困擾着日本。爲了提振經濟,日本央行於1999年9月將貨幣基準利率調降至零。
關鍵的變化發生在安倍晉三第二次執政。安倍在2013年提名了“安倍經濟學”的支持者黑田東彥出任央行行長。黑田執掌日本央行10年,他主導採取負利率、無限量化寬鬆、收益率曲線控制等策略。這一系列非常規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正是日本股市回升的外部環境。日本長期維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爲股市流動性提供了支撐。
至於內部變革,也正在悄然發生。2013 年開始,一場長達10餘年的上市公司治理改革揭開了帷幕。
不良的資本配置是日本股市此前被低估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戰以後,大型銀行在日本公司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不僅向企業提供貸款,還通過將員工調往貸款企業的會計總監等重要職位來施加影響。通過這些安排,銀行財團在企業內部形成了以自身爲核心的內部圈層。這導致企業的諸多決策,優先考慮有利於公司的管理層、客戶、供應商和銀行,並不優先考慮股東回報最大化,少數股東被邊緣化。於是,日本企業在利用公司資產進行再投資方面缺乏緊迫感(一半以上日本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趴着不小規模的閒置現金),企業決策阻礙了其健康發展。
安倍政府於 2013 年宣佈,快速推進公司治理改革勢在必行。隨後分別於 2014 年和 2015 年推出《管理守則》和《企業管治準則》。
《管理守則》爲機構投資者遵守並繼續塑造日本企業的治理格局制定了指導方針。根據該準則,資產管理公司需要有明確的投票政策指導方針,並需要披露其投票活動。這改變了資產管理公司對行使投票權的保守態度。資產管理公司在資產所有者的壓力下,反過來越來越多地與被投資公司接觸。
東京證券交易所於 2015 年推出《企業管治準則》,它提出“遵守或解釋”的方式:上市公司要麼遵守準則指引,要麼在不遵守的情況下提供完整的解釋。要求日本企業更加積極有效地利用資本,無論是發放股息、股票回購、參與併購還是用於研發,否則將面臨摘牌風險。
2023 年 3 月,東京證券交易所更是採取史無前例的舉措,要求公司披露計劃將資本回報率提高到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以上,特別關注股票交易價格低於賬面價值的公司。
東京證交所採取的措施之一是,如果股價與賬面價值之比低於1,則指示公司“遵守或解釋”——這表明一家公司可能沒有有效利用其資本。東京證交所警告稱,這類公司最早可能在2026年被摘牌。
以上諸多舉措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決了長期困擾日本市場並使全球投資者望而卻步的金融保守主義問題。相關政策也導致了廣泛的公司治理變革,日本許多大型上市公司董事會結構開始變化,對資本配置進行反思,改變此前存在太久的“佛系”態度,實施回購、提高股息,從數十年的無所作爲中恢復過來。
高強度的利好政策,對準了日本股市
短期來看,日本經濟仍有至少三方面的邊際積極信號,包括:“春鬥”漲薪預期高漲(市場預計一年一度的薪資談判窗口在2024年4月份到來時或還會有4%~5%的加薪),居民通脹預期和內部需求在逐步改善,日本的貿易和商業條件在日元相對企穩後改善,有望受益於外部需求的回升和產業鏈轉移等政策。
從貨幣政策角度考慮,日本央行的“正常化”之路預計仍謹慎剋制,流動性難以顯著收緊。日元兌美元的貶值趨勢也有利於資金在過去湧入日股,但近期需要注意日央行貨幣財政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此外,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儘管目前日經225指數市盈率高於其他市場,但其市淨率則仍處在相對低位,在公司治理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有望實現估值進一步抬升。
日本政府還在繼續頻發出臺股市新規,以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吸引投資者。2024年已經有明確時間表的舉措是:
1月:新的NISA啓動
日本政府正在提高投資者向NISA的投資額度,並使資金存入賬戶變得更容易,以提振日本家庭的投資。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除其他措施外,新規定取消了對NISA免稅持有期限的限制。所謂的Tsumitate NISA的年度投資限額從目前的40萬日元增加到120萬日元(8260美元),增長賬戶的年度投資限額將從120萬日元增加到240萬日元。Tsumitate NISA主要面向那些更願意定期進行小額投資的年輕用戶。
SMBC日興證券分析師Hikaru Yasuda和Keiichi Ito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通過新NISA的投資規模達到日本政府目標的水平,那麼通過該計劃每年流入日本股市的資金可能達到約2萬億日元。
1月15日:披露資本效率計劃
東京證券交易所公佈了自願公佈提高資本效率計劃的公司名單,這是該交易所改善公司治理努力的一部分。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和大阪證券交易所合併後成立的持股公司日本交易所集團(Japan Exchange Group)表示,到目前爲止,在東京證交所主要板塊上市的公司中約有40%披露了這類計劃。
4月:更多部門收益報告
一項新的法律將取消企業必須發佈比收益報告更全面的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監管財務報告的要求。每個季度都需要編制財務報告,這對公司來說是一種負擔,因爲它們與收益報告有很多重疊。上市公司仍需每半年提交一次更爲詳盡的財務報告。隨着重點轉向季度收益報告,東京證交所將要求企業披露每個業務部門的收益和現金流信息。這將讓投資者更好地瞭解公司的運營情況。
11月5日:開盤交易時間延長
東京證交所將把交易時間延長30分鐘,至當地時間15:30。摩根大通證券日本有限公司日本量化和衍生品策略師Masanari Takada表示:“對於歐洲的早起鳥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對沖基金來說,他們可能能夠在流動性充足的幾個小時內進行必要的交易,這對他們來說可能是有價值的。即使是30分鐘的延長交易也有助於增加市場的流動性。”
日本股市還有上漲潛力?
2024年美聯儲確定降息,日本有退出負利率的預期,日元升值可以說是大概率事件。日本基準股指之一——東證指數進入超買區域,短期內的拋售信號也正在閃爍。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投資機構仍看好日本股市在外資流入量助力之下,未來將進一步上漲,直至突破歷史最高位。
華爾街大行美國銀行在本月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球範圍的投資者對日本股票的熱情可謂遠勝其他的亞洲股市,僅僅在亞洲地區,59%的亞洲基金經理選擇增持日本股票,印度股市則以18%的比例遠遠不及日本股市,排在第二位。
日本財務省週四(1月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上週淨買入1.2萬億日元(合81億美元)的日本股票,這是自去年10月以來的最大買入額。
SMBC日興證券首席股票策略師Hikaru Yasuda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隨着日經225指數在創下歷史新高,該指數可能會突破40000點。
Yasuda寫道,儘管該指數近期的漲勢類似於2023年4-6月的反彈,但動能更爲強勁,表明海外養老基金和主權基金正在進行"長期博弈"。
今天下午,日本央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符合市場普遍預期。根據聲明,日本央行將短期利率目標維持在-0.1%不變,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0%左右。日本央行沒有就可能結束負利率的時間給出明確信號,這進一步推低了日元匯率。
日股會往何處去?我們且行且看。
對於大A而言,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經濟環境不一樣,面臨的貨幣政策和資金條件也不一樣;但在公司治理改革以及吸引投資者入市方面,是否能參考借鑑日本,也實施一些強有力、且能切實落地的舉措呢?